当前位置: 主页 > 新闻 > 封面故事 >

体育明星从政记(4)

2009-06-22 21:46 《齐鲁周刊》/ 丁爱波 /

水晶鞋派:回归平淡更需要勇气

代表人物:伏明霞 郭晶晶 何雯娜 


  2004年12月12日,下午。26岁的伏明霞在香港玛丽医院剖腹产下一个3公斤的健康男婴。与当年轰轰烈烈的爱情和第一次生下女儿时的备受关注不同,媒体这次只做了简短的报道,人们已经习惯接受一个平淡而又幸福的母亲。虽然,这个母亲留给大家更多的印象,还是那个当年用她甜美的笑容和辉煌的成绩感动过无数国人的小女孩。


  就是这个著名的女孩,在2001年3月1日应邀出席在香港君悦酒店举行的一年一度香港“杰出领袖”颁奖礼,并出任颁奖嘉宾。她第一次遇到了梁锦松——当时的香港财政司司长。梁锦松曾说:“我和伏明霞一照面,就有一种触电的感觉。”


  从13岁在柏斯拿到世锦赛第一面金牌到23岁悉尼奥运会最后一面金牌,伏明霞写下了中国跳水史上最为浓重的一笔,但也经历了十年的艰苦训练和残酷竞争,退役后,参观悉尼跳水队时,她连再跳一次的表演也不愿意:“不要说站到跳板,就是想起,肌肉已经紧张,我不想让大家看到我不好的一面。”当中央电视台邀请她担任雅典奥运会的解说嘉宾时,她也拒绝了重返奥运的机会,理由依然是要照顾女儿。


  现在,她和丈夫、孩子及自己的父母一起住在浅水湾半山上的一栋别墅里,岁月静好,现世安稳。对于伏明霞来说,嫁给梁锦松可说是她人生的最佳一跳:“女孩子到了二十几岁,不管曾经多辉煌,最终还是要有一个归宿。”


  也许正因为此,网友们除了对伏明霞的婚姻由当初的口水到现在的祝福,甚至在网络上评选出了中国体坛“最应早点嫁人”的十位美女。


    郭晶晶,一直被看作伏明霞的“复制版”——同样是跳水女皇,同样的美丽,事实上,她与霍启刚之间欲说还休的爱情故事已经让人乏味,现在人们最关心的就是她何时变成霍家少奶奶。“晶晶姑娘,如果真要嫁,那么还是学学师姐伏明霞吧。像她那样嫁得干脆,切忌拖泥带水。有网友如是说。


下里巴人派:冠军归零,从头再来

代表人物:艾冬梅 邹春兰


  莫泊桑曾言:“生活永远没有你想像得那么好,生活也永远没有你想像得那么糟。”她们的生活仍将继续。


   “老妹,坚持住,金牌是咱们辛辛苦苦换来的荣誉,不能卖啊。大姐在电视台唱过一首歌叫《阳光总在风雨后》,你要记住这道理啊!”两年前的4月,邹春兰在电话中对艾冬梅说。


  当时,昔日全国长跑冠军艾冬梅为生活所迫,欲卖奖牌维持生计的消息在全国传得沸沸扬扬,退役运动员的生活保障问题再度为社会所广泛关注和讨论。


  同大部分在退役后为生活所困扰的运动员相比,从全国举重冠军到搓澡女工,邹春兰也曾被媒体聚焦,而又由搓澡女工变为洗衣店老板、由洗衣店老板跃升为全国妇女创业典型,邹春兰不能不说是一名幸运儿,但这其中,又有多少不为人知的辛酸?生活已经好转的她在物质方面对艾冬梅进行支持还是力不从心,但运动生涯的艰辛却令两颗心灵找到了共鸣……论起年龄,邹春兰是姐,艾冬梅是妹。


   “姐啊,做买卖太难了!现在在北京卖衣服,5元钱1件的衣服还有人想讲价,把我气得啊,真想踹他们两脚!”艾冬梅诉苦。


  在艾冬梅不断慨叹命运的同时,邹春兰对她说:“活着就得面对现实,以前是冠军但现在不是了,就得从头再来。”一个月后,北京通州区万意服装市场内还没有太多顾客,市场内多位摊主却很兴奋地聊着一件事:在各方的资助下,前马拉松冠军艾冬梅也成了他们的同行……


  艾冬梅们是顶着奥运冠军称号的明星,而在荣归故里之后,又不得不去残酷地面对当今社会优胜劣汰的法则,或许这才是芸芸众生的真实生活,他们不过从云端又回到了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