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狱中十大富豪
从“首骗首富”牟其中到“神秘富豪”仰融,从“赌命富豪”杨斌到“上海首富”周正毅,从风光无限到四面楚歌,从呼风唤雨到坐穿牢房……昔日光彩照人的黄光裕、顾雏军、唐万新等“狱中十大富豪”,遭遇到了相似的命运——被调查、被起诉、被批准逮捕、被逮捕以至被判刑,仿佛构成了另类的富豪沦陷榜。福布斯富豪榜几乎成了“追魂榜”!成了通缉令!
如此高“伤亡”率的中国富豪,问题到底出在哪里?中国狱中十大富豪的一切,无不值得我们回味和思索。

“第一桶金”的成色迷局
攒数百万美元的资产,于大部分人而言,往往需要三代以上;而“狱中富豪们”那些天文数字般的第一桶金,难免带着“与生俱来的原罪”。
杨斌公司的一位管理人员如此描述这位“金正日义子”:“杨斌总是能干出一个又一个让人意外的事情。”
从昔日父母双亡的苦孩子,到只身漂泊海外的穷小子,到亿万身价的富豪,再到朝鲜新义州首任特首,杨斌的一生充满传奇。
然而“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这样一句话,现在看来,竟然成了昔日中国二号富豪杨斌的命运咒符。充满传奇色彩的杨斌,最后一次出场是在2003年6月11日的法庭上,接受包括涉嫌虚假出资、非法占用农业用地、合同诈骗、伪造金融票证、行贿等6项罪名的指控。同年7月,杨斌被沈阳法院判处十八年重刑,40岁的他成为了阶下囚。
按杨斌自己的说法,孤儿的他少年时靠奶奶摆茶水摊赚钱抚养长大,25岁移居荷兰。上个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由于敏锐地把握到东欧解体、市场解冻蕴含的商机,杨斌靠勤工俭学攒下的1万多美元,开始在中国和波兰等国之间进行棉制品、纺织品、成衣的进出口贸易,两年内资产达到2000万美元。
但一位曾到杨斌家中做客的荷兰留学生徐弘炯称,杨斌自称赚到2000万美元时,他的妻子和孩子都在拿荷兰政府的救济金,荷兰一位曾与杨斌合伙的华人餐馆老板也怀疑说,杨斌在荷兰绝对没有赚到2000万美元。
杨斌的第一桶金到底从何而来,目前仍是谜团。
而发家速度极快、资本原始积累迷雾重重,显然不止是杨斌一人的特征。关于问题富豪的“第一桶金”,有着数不尽的传说和真真假假的报道,譬如“中国最年轻的上市公司董事长”张海,更是神乎其神。
早在1988年,年仅14岁的张海考入河南大学武术专修班时,就已经以“特异功能”“著称”,据说他可以将冬青树叶含在嘴里,使之变小后再吐出,但是树叶的轮廓却不改变。
在就读武术专修班期间,张海结识了藏密气功的一个信徒,并经他的引荐,与藏传佛教大师夏日东活佛有了交往。4年后,张海便以夏日东活佛弟子的身份在各地开设藏密健身中心,招揽学徒,传授“密法”,收入颇丰。
据称,这便是张海的“第一桶金”。于是在1995年,当张海举家迁居广州的时候,他已经“摇身”变成了拥有名车和豪宅的富豪。
透过长长的富豪沦陷榜,人们不难发现个中发家史在资本原始积累过程中的“污点”!
暴富之后的投机窠臼
问题富豪们之所以折戟落马,与他们的市场行为仍然带有浓厚的“原始积累”色彩,仍惯性沿用投机手段,关联莫大。
“浩浩申江水,毕竟东流去”。这是“上海首富”周正毅在农凯集团公司画册的扉页——“总裁箴言”上的一段话,曾是香港媒体和富豪圈的宠儿、四家上市公司最大股东的周正毅,没想到却由此印证了他今日的命运:2003年5月,周正毅因涉嫌操纵证券交易、虚报注册资本被判处有期徒刑三年;2007年1月21日周再次被捕。被上海市第二中级法院判处其16年徒刑,处罚金335万元。
透过周正毅早年的经历分析,不难发现,“以投资的心态介入,以投机的心态操作。”可算作是他平步青云的财富基因路线图。早年周正毅开过点心店、服装店,上世纪八十年代后期去日本和美国淘金,因而“学到了如何做生意的本领”,回到上海后,周正毅在股市里积累了巨大的财富,旗下有4家上市公司,包括农业、房地产、高速公路、贸易以及金融。
然而,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特别是逐渐融入世贸体系的情况下,过去那种暴富机会将越来越少,游戏规则变得越来越严。在早些年掘得了第一桶金的周正毅,却依然故我,仍惯性沿用着他们的投机手段:操纵证券交易、虚报注册资本、骗取贷款,玩空手道资本游戏。
据业内专家分析,周正毅等上海三富豪之所以折戟香港,正是由于他们不了解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的“游戏规则”,他们的市场行为仍然带有浓厚的“原始积累”色彩,寻求与权力的结盟,包括与金融机构的不正当交易。于是,当香港廉政公署刮起“六月风暴”的时候,他们苦心经营的经济帝国也面临着覆灭的危险!
再纵观股价操纵、洗钱、行贿、空壳上市、偷税、漏税的黄光裕,虚假注册资本罪、虚假财会报告罪、挪用资金罪、职务侵占的顾雏军,信用证诈骗的牟其中等人莫不如是!
“暴富”之后“暴卒”的“狱中富豪”们在完成原始资本积累之后,仍然摆脱不了转移社会资源而猎取财富的投机窠臼。他们不断地玩资本游戏,不断制造概念,不断用小钱换取大钱,用担保换担保,制造所谓现金流,制造泡沫。折戟落马,实属理所当然。
高智商+高欲望+行业“富豪加工厂”
小学文化、早年被社会排斥、过人的智商、膨胀的欲望、一小笔钱、下大赌注、诡秘的历程、十年时间迅猛膨胀、突然被当下的喧嚣气氛追捧、又顷刻间崩溃……是“狱中富豪”的共同特征,而除此之外,中国的富人更多分布在房地产业与传统制造业,两大行业堪称是中国富人的“加工厂”。
牟其中,“中国第一民间企业家”、“大陆超级富豪之首”、“中国首骗”,中国改革开放进程中最具争议的人物之一。他曾用罐头食品从前苏联换回了飞机。
1989年,中苏贸易日益频繁。当时苏联极度缺乏轻工、食品等生活用品,而中国的轻工业品过剩。当年10月,牟其中与前苏联达成了购买T-154客机的协议。随后,用五百车皮罐头食品换回了四架T-154客机。
他经常说,他曾有过的成功,正是一次一次地被打击的结果。“如果不遭受打击,我现在不就是重庆市万州区山里的一个退休老工人吗?”。
“神秘富豪”仰融在越南打过仗,1988年受了一次大伤,腿断了,头也打开了,三进手术室,奇迹般地、没有残废地活了下来,以后便开始既珍惜又藐视生命。
电器大王黄光裕,家境清贫,16岁辍学,曾拾过破烂、捡过垃圾,跟着20岁的哥哥从老家广东汕头北上内蒙古做生意,17岁随兄弟至京,白手起家,贷款3万元进行家用电器经销……
的确,牟其中、仰融、黄光裕们身上具备着几乎所有“狱中富豪”的特征:过人的智商、膨胀的欲望、坚韧的品质、早年被社会排斥、一小笔钱、下大赌注、诡秘的历程……
而除此之外,行业却也是他们致富的另一个“命门”之一。
2009年出版的5月号《新财富》,再一次吸引了人们的视线。
这份榜单将上榜的500富豪归入23个行业。通过排名可以发现,中国的富人更多分布在房地产业与传统制造业,占500富豪总财富的39.3%。
富人榜一直以来都是行业经济的晴雨表,上榜代表其从事行业的发展现状。但这张榜并不平静,从中清晰可见:房地产、传统制造业两大行业仍然是中国富人的“加工厂”。而一份来自权威部门的调查报告却验证了这两个行业的生财特征:相当一部分财富来源于游离社会监管体系之外的“灰色地带”,掺杂着浓重的冒险家和暴发户的味道。
“问题富豪”是否能经得住行业考验和洗礼?
■链接
问题富豪今何在?
郭建新:特别怀念家乡的风味小吃
郭建新身材高大,两鬓微微有些白发,但说话精神气十足,两眼炯炯有神、十分明亮。“我们12个人一个房间,每天5:30起床,9:30睡觉,一天劳动8个小时,非常之紧张。”。
“特别怀念家乡的风味小吃,”郭建新说:“监狱里的饭菜有些不习惯,早上是稀饭黑馒头,中午和晚上则往往吃黑馒头加土豆、白菜。”
牟其中:依旧大放卫星
目前,外界无从知晓牟其中的资产和债务的真实数额。但牟其中认为,一旦宣告无罪,他可以在3年内把南德恢复到1996年以前的水平,其中包括还清南德的国内外负债,并达到年税后利润5亿元人民币的经营规模。牟其中的信心来自哪里?外界难以判断这是否又是“大话”。
仰融:重出江湖
相隔7年,带着庞大而惊人的计划,仰融要重出江湖。地点仍是中国,行业仍是汽车,而后可能涉及生物科技、能源、金融等领域。这家新成立公司的中文名为正道,取自毛泽东诗词“人间正道是沧桑”。仰融给出的另一个解释是,其要立足未来汽车产品的正道——节能、环保。
相关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