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民局长的65万“幸运狂想”
两年时间,宁津县邮政局储蓄银行刘营伍支局局长刘勇以支付一分、一分三、一分五的月息为诱饵,共向社会募集资金65万元。
“刘勇利用邮政局长的外壳,给行骗带来了一定便利,但受骗人贪图高额利率对刘勇的骗术丝毫不加质疑,也值得反思。”济南源达明华律师事务所律师王传茹告诉《齐鲁周刊》记者。
一张欠条,五万元打了水漂
迈出德州市宁津县刘营伍乡邮政局的门,王涛忍不住吹起了口哨,抑扬顿挫的小曲就像他此时的心情,一声一声透着说不出的喜悦和畅快。
简直是天上掉下个生财的机会!2006年12月4日,原本在刘营伍乡邮政局存有5万元一年期定期存款的王涛,得知存款到期后打算去邮局继续办理定期储蓄业务。
在邮局大厅,王涛碰到了刘营伍乡邮政支局局长刘勇。
听完王涛的讲述,刘勇将其拉到角落,悄悄告诉他现在邮局物流这块利息高,叫他把钱存到物流中心。本就和刘勇相熟的王涛双眸一亮,毫不犹疑地就把存单交给了刘勇。
“爽快利落”的刘勇大笔一挥便把到期后应得的利息兑付给了王涛,又给他开具了一份宁津县邮政局物配中心的收据,经手人写的是刘营伍邮政局刘勇,并且盖上了邮戳。
“他以宁津县邮政物配中心的名义给我打了欠条,并盖有刘营伍邮政支局的邮戳,我认为这钱是借给刘勇单位的,肯定黄不了。”
同样被“好事”砸中头的不止王涛一个人。
孙华(化名)是刘营伍邮政局的一名储蓄代办员,和刘勇私交甚好。2006年3月,刘勇给孙华打电话称邮政局搞物流买化肥需要资金,局里资金不够,向他筹点钱,月息一分。
眼见天上掉馅饼,手底下没钱的孙华不忍心让好事生生错过,便把刘勇高息借款的事告诉了朋友孙海,孙海一听利息挺高就答应借给刘勇3000元。当天刘勇就找孙海借走了这3000元,并给孙海写了月息一分的借条。
单位物流囤货、一分三、一分五的高利息、刘营伍邮政支局局长的签字、刘营伍邮政支局的邮戳,一切都合情合理,谁都没想到自己的钱会打了水漂……
高息诈骗竟因百万大奖梦
2009年3月2日,因涉嫌集资诈骗,刘勇被宁津县公安局刑事拘留。
经公安机关查证,2006年至今,犯罪嫌疑人刘勇以刘营伍邮政支局搞物流需要资金为名,以支付一分、一分三、一分五的月息为诱饵,采取流动吸资、以新还旧的方法,利用其支局长的身份、使用宁津县邮政局物配中心收据,并加盖邮政日戳来骗取群众信任,共向社会募集资金650492.5元,所有资金均已无法追回。
消息传出,受骗者愤慨难当,刘勇的亲朋也满心疑窦“他私募巨资何用?资金去向何处?”
案发前刘勇曾是亲朋好友羡慕的对象,年轻有为、事业有成,毕业后在宁津县邮政局储蓄银行工作,1998年局机关调整竞争上岗24岁的他成为全局最年轻的支局局长。
然而风光无限背后刘勇却并不满足。2006年,他已在刘营伍邮政支局干了8年局长,当初就任时的激情和干劲日渐消退,再次升迁的机会很渺茫,且外表光鲜的他只靠有限的工资过活,日子显得十分落寞。
怎样才能尽快摆脱窘境?
一天,他在电视上看到某地农民只花十几元买彩票中得100余万元的大奖,无意中获知的信息顿时让他眼前一亮:这可是无本万利的好门路啊!
于是,从那天开始,宁津县城建行、农行、电影院广场附近的几个彩票投注站便经常晃动着他的身影。可惜事与愿违,家中1万余元的积蓄很快落空,刘勇开始着急起来,“得想法借钱,中了大奖好把自己的积蓄捞回来”。
可这钱到哪去借?刘勇想出了高息行骗的招数。
手里有了钱,他马上又投身彩票站点,钱花完了就再去高息行骗。
“我想中大奖后一起归还。”幸运之神终也没有惠及他。短短几年间,他已非法诈骗集资65万元,绝大部分用于购买彩票,少部分用于高档消费。
受骗者的贪婪也给了行骗人可乘之机
针对本案,记者采访了济南市源达明华律师事务所律师王传茹。王传茹告诉记者,本案中最突出的一点,便是利益跟贪婪的驱使,“彩票本是一种用较小代价博取很小概率的中大奖机会的消费行为,刘勇正是想通过运气一夜暴富”。
“刘勇一案并非孤例,近年来利用职务之便挪用公款,病态赌徒般购买彩票的案件层出不穷”,王传茹说,“图赚大钱,缺乏对彩票的理性认识,认为自己运气好、通过选号可增加发财的机会,把彩票当成获得意外收获的投资渠道”。
刘勇的悲剧由贪婪起,而受骗者呢?是否一时贪心也助长了刘勇畅行无阻的诈骗?
王传茹律师表示:“国家关于银行利率有明确规定,虽说刘勇利用邮政储蓄局长的外壳给行骗带来一定便利,但受骗人贪图高额利率对刘勇的骗术丝毫不加质疑,也值得反思”。
最后王传茹告诉记者,“在一些彩票发展较成熟的国家,往往采取两种方式预防过度博彩。一是构建实名购买彩票制度,二是设立过度博彩投诉机制和‘戒赌’机制”。
而在我国,“目前法律并没有规定对多大数额的购彩者进行规劝,投注站主也没权对别人的购彩自由进行限制。因为投注站挣的钱是与销售额直接挂钩的,所以销售人员都希望有大户来买”。
相关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