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风尚 > 品牌 >

芭比54年:时尚变形记

2013-03-15 16:20 未知/ □海欣 /

 

  1959年3月9日,芭比娃娃在美国国际玩具展览会上正式推出,迄今芭比已迎来54岁生日。芭比娃娃(Barbie)是20世纪最广为人知及最畅销的玩偶,54年间,芭比娃娃已经销往世界上150多个国家,总销售额超过10亿元,芭比已经远远超越了玩具的定义,成为一个不朽的文化符号。

  从诞生之日起,她就充满了争议和话题,它的外形历经约500次以上的修正与改良,成为今日的样子。芭比的意义也从女性玩具到时尚偶像到文化外交大使不断变迁。

 

  “一个有胸部的玩偶”

  从第一个芭比诞生之日起,它就一直在被不断地改进和创新,芭比娃娃的外形历经约500次以上的修正与改良,成为今日的样子。

  “芭比之母”露丝·汉德芭1916年出生在美国科罗拉多丹佛市。父母原是波兰人,为逃兵役,乘坐闷热的蒸汽船来到大洋彼岸。

  父亲是铁匠,靠微薄的收入养活露丝和她的9个姐妹。露丝后来回忆说,作为最小的孩子,她从来不缺乏宠爱。正因为此,她才会长久保持一颗童心,设计出可爱的芭比。

  1945年,亨德勒夫妇与朋友曼特森合开了一家玩具公司,取名“美泰”。当时,美国市场上的玩偶大多以儿童形象出现,胖乎乎的像小天使,类似著名童星秀兰·邓波尔。这些都是大人对玩偶的想象,孩子们却似乎兴趣不大,他们需要一个“能看到自己未来”的玩伴。露丝隐隐感觉到,也许“一个有胸部的玩偶”会有更广阔的市场。

  1956年,露丝出差瑞士,在一个店铺橱窗中发现了一种名叫“比尔德·莉莉”的德国玩偶,与她想象中的玩偶形象不谋而合。莉莉源自《西德时报比尔德》中一个著名的卡通形象,身材妙曼,衣着华丽。1955年首次在德国发售时,目标顾客是成年人,但后来也深受儿童喜爱,因为有另行发售的服装可供玩偶装扮。

  露丝买了3个莉莉玩偶回到美国,经公司设计师改造后,以女儿芭芭拉的昵称命名,于1959年3月9日在美国国际玩具展览会上正式推出。“芭比娃娃”第一年就卖出35万个。

  如今,芭比娃娃远销世界150多个国家,总销售额超过10亿美元,是名副其实的“万人迷”。据美泰公司统计,全世界3到10岁的女孩中,90%至少拥有一个芭比娃娃;一个11岁的美国小女孩可能拥有10个芭比娃娃,同龄的法国小女孩则拥有5个。

  “女人梦”变迁史:

  从金发尤物到竞选总统

  火爆了半个多世纪,芭比已经远远超越了玩具的意义,成为一个美国文化符号。她吸引了流行大师安迪·沃霍尔的视线。他对芭比的倾心,丝毫不亚于他对玛丽莲·梦露的迷恋。许多以严肃自居的学院也屈尊研究起“芭比现象”。

  有人说,芭比之所以能风靡世界半个多世纪不衰,一个重要原因是,她和麦当娜一样,是一个“千面女郎”。她的造型和品位,记录着时代的变迁。上世各种想象。正如美泰公司1959年推出的首个芭比商业广告歌中唱的那样:“芭比,美丽的芭比,我希望我就是你。”

  当然,芭比最本职的工作还是“模特”,她是服装设计师心中“永远的缪斯”,几乎每一个设计师都会侃侃而谈他(她)的“芭比情结”。据美泰公司资料显示,前后共有70多名著名服装设计师为芭比设计过服饰。

  “芭比激励各个年龄段的女性追求梦想,发现和庆祝自己的少女时代,”美泰公司总经理兼副总裁理查德·迪克森说,“这个世界上很少有哪个品牌像芭比一样,成为时装、文化和灵感的折射。”

  但是,正如《永远的芭比:一个玩偶的非官方传记》一书中所说,“有一个热情向女儿推荐芭比的母亲,就有一个试图禁止芭比进门的母亲”,芭比自诞生之日起,就集宠爱、嫉妒、鄙夷和仇视于一身,备受争议。

  针对芭比最广泛的批评是她的腰围,称其不切实际的身材比例容易让模仿者患上厌食症。按照芭比的身材,如果还原成一个身高1.75米的真人,她的三围是36-18-33,体重约55公斤,比同样身高的妇女标准重量轻约16公斤。一个学术组织研究发现,拥有类似芭比“魔鬼身材”的人仅为十万分之一。

  美国妇女组织表示,由于芭比过于“性感”、过于“完美”,女孩们若要模仿她,几乎是“不可能的任务”,最终结果只能是伤害她们的自尊心,使她们对自己的容貌和身材感到自卑。因此,芭比不是妇女解放的象征,相反起到“迫害妇女”的作用。

  也有人说,芭比的原型“莉莉娃娃”是一个“掘金的妓女”,她一面世就成为早期性产业的象征。如今,性产业已经失去控制,女性被称为“玩偶”,芭比成为一个具有贬义的俚语,形容头脑空空的女人。

  英国巴斯大学学者阿格尼斯·奈恩2005年12月发表的一份研究报告显示,7到11岁的女孩中,有很多人对芭比实施过“虐待”和“惩罚”,如扯断她们的胳膊,扭断她们的脖子,或者放进微波炉里烘烤等。

  对此,人们有不同的解读。有人说,没有哪种玩具会像芭比那样遭人恨,每个女孩的成长过程中都会经历一个讨厌芭比的阶段,它体现的是自我否定。也有人说,女孩通常会把芭比想象成学校里最性感妩媚的女生,肆意“蹂躏”芭比可以充分宣泄她们心中的嫉妒情绪,而这种行为不会造成任何现实伤害,因此可以说,芭比是一个“理想的心理治疗工具”。

  54岁芭比,美人迟暮or再火50年?

  和许多玩具公司一样,美泰公司2008年第四季度的销售额大打折扣,较上年同期减少21%。这固然和全球经济不景气有很大关联,但美泰的最大威胁其实来自层出不穷的新型玩偶。

  芭比最大的竞争对手名叫“贝兹”,打扮更加前卫、另类,颇似现在的流行歌手,深受少儿喜爱,在玩偶市场上已占有一席之地。她也有系列服饰和配件,2007年甚至出现在一部动画影片中。

  “对于新一代儿童来说,芭比被视为3至6岁孩子的玩偶,”玩具专家斯蒂芬妮·奥本海姆说,“它的市场份额因为顾客年龄段的压缩而日益萎缩,而贝兹以其青春形象抓住了少年的心。”

  芭比的另一个主要竞争对手是杰克斯太平洋公司生产的“汉娜·蒙塔娜”。她的知名度来自迪斯尼频道同名系列剧。此外,不少新玩偶的出现也让美泰倍感压力。

  当然,芭比也有自身优势,比如历史就站在她这边。许多成年人出于对童年的怀念,有收集芭比的习惯。随着时光的流逝,这种习惯竟逐渐发展为一种潮流和时尚。

  有的收藏者专门收集自己童年时代的玩伴,有的则搜寻那些刻有流行文化烙印的芭比,比如以《飘》中女主角斯嘉丽或经典影片《油脂》中女主角桑迪为原型制作的芭比等。有的珍藏版或绝版芭比,价格可达数千美元。比如1959年标价3美元的芭比娃娃,如果保存完好,现在可能值5000美元。

  据美国《纽约每日新闻》报道,美国佛罗里达州41岁男子斯坦利·克罗瑞特可能是最狂热的芭比粉丝,他收藏了2000个芭比娃娃,这些芭比装满了他家的4个房间,总价值为80000美元。

  “芭比不止是孩子的玩具,也是成年收藏家们的爱好,”斯坦利接受采访时说,“我无法停止购买芭比娃娃,这就像是上瘾一样。”

  芭比的另一个优势来自国际市场,许多国家对芭比的热爱依然方兴未艾。美泰公司去年的国内销售额下降2%,但海外销售额只下降了1%。

  此外,美泰公司还着力发展有关芭比的衍生产品。公司国际部总裁拜伦·斯托克顿说,今天的芭比已经不仅仅是一个玩偶,她代表了一个品牌。“我们每花一欧元,其中一半用于投资芭比玩偶,另一半则是开发芭比品牌系列产品,如香水、背包等。芭比品牌是一个女孩生命中的重要组成。”

  弗朗哥承认她的亲戚朋友都很喜欢芭比,但她也不知道芭比能否长期畅销。“我无法预测未来,”她说,“但我希望她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