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新闻 > 社会记录 >

济南的“酒托”

2010-09-21 22:25 《齐鲁周刊》/ 熊建强 /

  酒吧、咖啡厅、KTV是很多人会友及休闲放松的场所,网络则是现代人每天都要接触的信息渠道。


  有这样一个群体,她们流连于网络与现实之间,非常明确目的:吸引男性网友,到酒吧、咖啡厅等高消费,然后得到分成。这就是俗称的“酒托”。


  日前,市民刘涛向记者讲述了自己遭遇“酒托”的遭遇。本刊记者就这一灰色地带进行了调查。

 

酒托“无间道”


  对于重庆大学山东校友会负责人刘涛(化名)来说,8月18日非常难忘,不仅因为那天的雨特别大,更因为他遭遇的离奇。


    那天上午,他接到一个显示为山西太原的手机号打来的电话,对方自称重庆大学山西校友会负责人牛先生,“我们有个在山西的校友,这几天要去济南,麻烦你帮着接待一下吧。”刘涛之前没见过牛先生,信以为真:“好啊,来了和我联系吧。”


    翌日中午,一个网名为“一滴水的缘分”的女性网友加刘涛的QQ,那人自称姓张,“我就是要去济南的那个山西校友。”因为是“校友”,两人聊得甚为投机。


    下午,刘涛手机上接到了一个陌生号码打来的4个电话,“陌生号我一般不接。”晚上,电话又打过来,“我是小张啊,我和我助理到济南了。”刘涛立即驱车去接这位“校友”,因为雨非常大,张姓女子自称在历山剧院附近,到达之后,刘涛发现这名女子站在一家咖啡厅的门口,简单寒暄之后,“雨这么大,不如我们就在这里吃饭聊聊吧。”张姓女子向刘涛提议,刘涛跟随这名女子到了咖啡厅。落座之后,点了一壶咖啡。“我也没看价格。”刘涛说。


    这名自称姓张的女子自称哥哥从部队转业,在济南承接了好几个工程,二哥是开煤矿的。“我看她身上一身名牌,也就没有怀疑。”但接下来的一幕让刘涛开始起疑心。“咖啡上来后,那个女的拿起咖啡杯,咕咚一声把咖啡干了。”刘涛傻眼了,“哪有这么喝咖啡的?”就在他思忖的时候,她又干了第二杯。这时,一壶咖啡已经见了底。“此时,她立刻又要了一壶咖啡。”


  “咱喝点酒吧,美酒加咖啡啊。”那名女子笑嘻嘻地提议,刘涛翻看了下酒单,一瓶酒在100-300元之间,也不算太贵,“后边的几页我就没翻。”那名女子拿过酒单后,直接点了一瓶刘涛没听清名字的红酒。喝了几杯之后,那名女子推脱上厕所,去了洗手间。“我拿过红酒,尝了一点,感觉也就是十几块钱非常劣质的酒。”刘涛此时疑心更大,起身去了洗手间,“这时我听到那个女的在厕所里打电话,估计是在和老板谈分成。”刘涛后来回忆,他随即拨通了重庆大学山西校友会负责人的电话,那边一片茫然:“没这回事!”此时的刘涛彻底明白上当了。


  回到座位上,刘涛立刻跟那名女子说结账走人。“2480元。”服务生说,刘涛明白遇到了“酒托”。在刘涛要求下,咖啡厅开具了一张没盖公章的收条,“给你打个折吧,1800元。”这时,几个刺着文身、光头的男青年把刘涛围了起来。刘涛见状,赶紧结账走人。事后,刘涛越想越窝火。


  “坐在对面的这个漂亮女人是酒托,她怀揣一把磨得锋利的刀子,正准备宰我。”他这样回忆自己的心情。

 

一个酒托的隐秘生存


    刘涛上当的经历可谓离奇,近年来,有像刘涛被酒托欺骗的不在少数。其套路大多类似:在网上极尽暧昧暗示的女性,约男网友在某某地方见面,然后把男网友拉到某个酒吧或餐厅高消费,如果不结账,则采用暴力威胁,然后酒吧跟此女利润分成。


  刘涛回家后上网查询,发现早就有网友反映这家咖啡厅存在酒托。一名ID为win_all的网友在论坛上发帖,“这个女人不知道怎么加上的,聊天中提出要喝咖啡。进去之后点了一壶咖啡和一瓶红酒,共花费1200多。”


  “做酒托得年轻、漂亮,现在城市里的很多小酒吧都有酒托,像客人点的东西,最多也就20元,其余全是利润。我们这一行没有底薪,老板一般给4成的提成,如果消费得多还可以最多增加到6成。我们那里有个女孩,干了半年,每天都能约到网友,每月挣五六千元。”做过酒托的“小丽 ”(化名) 说。


  据公开资料,如今,“酒托”已经形成网络,这个网络由(组织者)、“键盘手”网络拉客者 、“女孩子”酒托 和酒吧老板组成。“主管”先租房弄一个机房,里面配有多台电脑,然后像招工一样招来“键盘手”一般为男性 。“键盘手”先在网上申请QQ号,冒充女孩起个香艳的名字。他们整天在QQ上,或一夜情或征婚网站上,针对酒吧的所在地进行大规模的搜索性聊天,聊天内容一般都是一夜情或是相亲。此外,还有一些在家操作的“键盘手”,他们在每天下午把客人的资料及手机号发给“主管”。 “酒托女”从“主管”处获得客人的消息后,会挨个打电话,报上“键盘手”给自己起的好听名字,相约见面。如果客人同意,见面之后就说“我们随便走走吧”,故意走到酒吧门口。“酒托女”私下称这些客人为“蠢鱼”,等着他的只有挨宰的份。


  “只要将人带来,我们不用担心买单的事,那些服务生都是打手。碰到这种事情你最好装糊涂,酒托也尽量不会点破。”小丽回忆。


  “几乎所有的客人只会在酒吧里呆一二十分钟,一个“酒托女”每天都可接7到8个单。酒吧的点单人员都是自己人,客人都是先结账后消费的,“酒托女”都知道自己一个单赚了多少钱。有经验的“酒托女”每月收入都有万元。而那些吃剩的红酒或小吃、水果盘还可以回收再利用的,因为任何酒水都是开完再端上去的。”


  据小丽说,她们行动时,有人主要负责观察客人的钱包,看客人有多少钱、是否带有银行卡,并把这些信息及时反馈给“头”;“头”再给“酒托女”发短信,“酒托女”会根据客人带的钱数,想方设法点酒。客人如刷卡,有人会查到余额,余额数目也会及时通知到“酒托女”。“酒托女”点酒水时,一般都是从便宜的开始点,再慢慢点贵的,直到客人承受不了才收手。


  小丽介绍,她所在的位于二环东路的某酒吧,很少接待散客,大部分的盈利靠酒托带客人来高额消费。在激烈的竞争下,采取非法手段获取暴利,成了这些黑心消费场所的惯用伎俩。
  
 

“托”泛滥背后


    就“酒托”问题,记者咨询相关职能部门。济南市工商行政管理局一工作人员表示:处理“酒托”对于他们来说的确是个难题。 “首先在于‘ 酒托’ 经验丰富,具有很强的反调查能力。 ” 济南市工商局申诉举报指挥中心的一位接待员告诉记者,“对于这种案件,最关键在于查清女方与酒吧存不存在幕后关系。而这只能通过公安机关来询问,如果他们不承认,很难有办法。”


  “其次,多数被骗者出于隐秘的想法,不愿报案或者报案后不配合有关部门深入调查,这也增加了解决问题的难度。但是一旦查实确为‘酒托’与酒吧合伙骗人,工商部门就能认定酒吧欺诈消费者,对其处以吊销营业执照,罚款等行政处罚。从目前工商部门处理的类似案件来看,都无法查清幕后关系,往往只能由消费者权益保护部门进行调解,让酒吧少收钱,消费者少一点损失。” 


    济南市工商部门人士向记者分析,如果是消费者仅以其高价来投诉的话,那不属于工商的职权范围;而举报酒吧派出酒托进行的疑似人为欺诈行为,则要向公安报案。


  根据部分受骗者的反映,酒吧里各种饮料小吃定价都高得离谱,有的甚至高出市场价格十几倍甚至几十倍。记者就此情况联系了济南市物价局,一位工作人员告诉《齐鲁周刊》记者,酒水属于市场调节价商品,所以价格欺诈或者消费欺诈在酒类消费中比较难认定。“现在对于酒吧等营业场所商品定价的管制已经放开,一些高档酒吧售卖的商品自然会比普通酒吧贵很多。该工作人员还表示,定价远超市场价格的现象仅仅是商家的信誉和道德问题,并不在物价局的管辖范围内。


  “酒托的行为其实相当于诈骗。他们利用网络交友的方式,在网上虚构了自己的真实情况,对受害者欺诈。虽然表面上酒吧是明码标价,但实际上酒托对消费者隐瞒了事实。假如消费者受骗金额较大(达到5000元)时,可以依据《治安处罚法》向公安机关追究酒托及其组织的刑事责任。”山东众英律师事务所律师徐景山对《齐鲁周刊》表示。


  记者从济南警方了解到,他们偶尔会接到关于酒托骗人的报警,但是也有许多人碍于情面,选择忍气吞声。警方查处时,往往面临调查取证难的局面。警方提醒网友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在网上聊天要注意鉴别对方身份,不要盲目信任。“约见网友,最好不要去离自己太远的地方,不要轻易接受对方约定的地点,消费时也应选择一些正规的场所。一旦发现上当受骗无法脱身,应该立即报警,以尽量减少损失。”


  据山东省消协人士介绍,近年来除了“酒托” 外,还有“茶托 ”、“饭托”、“玩具托”等,都是以女性网友的名义欺骗网民消费。


  “我还想到,网络时代个人信息的安全,很可能被不法分子利用,怎么自我保护更应引起重视。”身为重庆大学山东校友会秘书长,因为工作关系,在网上公开自己联系方式而被设局欺骗的刘涛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