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新闻 > 连线地球村 >

日本运营商如何救灾?

2014-08-09 14:43 未知/ □曾航 /

 

  北京时间8月3日16时30分许,云南省昭通市鲁甸县境内发生6.5级地震,造成重大人员伤亡。满目疮痍的大地,生离死别的痛哭。无情的地震,再次拉响了这个国家抗震救灾的警报。

  日本是地震灾害大国,地震灾害频发。同时,日本也是世界上移动通信最发达的国家。地震发生时,日本运营商如何发挥作用,应对灾难?

 

  定制手机的裨益

  和中国不同,日本市面上销售的手机绝大部分都是由三大运营商定制,这些手机在设计的时候就加入了相应的预防地震的功能。

  在日本最大运营商NTT DoCoMo东京的营业厅,运营商定制的手机里面预制了许多地震防治功能,例如灾害留言板、语音留言、灾害紧急预报等功能,DoCoMo的营业厅里面有详细的宣传资料,介绍这些功能的用法。

  在日本的地震、海啸灾难发生前十几秒钟,相关灾区的群众都会提前十几秒钟定点收到运营商发来的手机电子邮件,通知灾害即将发生——这十几秒钟,往往可以救很多人的命,因为你可以在这段时间拔掉电源、关掉煤气,找安全的地方躲起来。

  如果地震发生时正好在家中,日本人会立即关上煤气阀门或者使用震时能自动关闭的煤气炉。人们还会保持门口和走廊没有杂物,方便逃生。此外,人们在平时就注意将放置重物的书橱、柜子等固定到墙上。在家中准备好平均每人3升的饮用水,以及一些不需要加工的食品。大部分日本人家中还准备了双肩背的书包(可以解放双手)、收音机、电池手电筒和零钱(用于使用街边的投币电话)。

  在日本生活了很多年的日本电通公司员工冯广明说,如果是在晚上,这些运营商定制的手机还会自动发出怪叫、警报声,把用户叫醒——这就是运营商定制手机的厉害之处。

  在地震发生时,手机用户可以登录灾害留言板,向家人报自己的平安,全国的用户都可以在上面搜索自己家人的名字。

  由于这个留言板是用手机号做认证的,所以从老人到小孩几乎都可以使用,这是其相比起Line、微信等互联工具最大的优势,因为还是有许多老人等人群不适用Line这样的时髦互联网产品,同时,这项服务也是跨运营商的,不仅DoCoMo的用户可以登录,KDDI、软银的用户同样可以使用。

  在地震发生时,往往也是电话被打爆的时候,尽管日本的移动通信网络很优质,但是也承受不起这么大密度的通话——地震时当地的基站的负荷是平时的50到60倍。

  这个时候,日本运营商通常会利用移动数据网络让用户语音留言。你可以输入家人的手机号码,然后对着手机录音,最多可以留言30秒钟——这个功能看上去很像中国的微信的语音对讲功能,但是运营商开通这个业务的好处同样是,运营商所覆盖的人群要比任何互联网公司都要广泛——日本的移动电话普及率接近100%,而Line这样的新兴移动应用,尽管在年轻人中很受欢迎,但是仍然有许多人不用。

  “3·11大地震”中的运营商:

  应急通信保障

  日本三大运营商NTT DoCoMo、KDDI、软银的营业厅遍布日本大街小巷,在街上几乎和便利店一样常见,在灾害发生时,这些营业厅都欢迎用户前来避难,并为他们提供免费充电、茶水等服务。

  2011年日本“3·11大地震”发生后,日本运营商快速的灾害应对机制,也有颇多值得中国学习的地方。

  野村综研电信行业咨询顾问方晓说,日本的运营商平时经常会进行防灾演习,因此当时3·11大地震开始之后,救灾的过程显得井然有序。一名36岁的东京市民震后接受电话采访时说:“我们从小学时就至少每年进行一次地震预演,知道发生地震时要躲在桌子底下,然后要戴上头盔跑到空旷地带。所有的日本人都知道这些。”

  当时NTT DoCoMo的日本东北分公司设立有灾害应对部门,平时就经常有演习,灾害应急中心里面有大屏幕里面实时显示各个通信基站的情况,现场大家都发现屏幕全部变成红色了,日本东北地区有4900个基站中断。

  NTT DoCoMo立刻进入紧急待命的状态,当天开始,就把处于安全地区的营业厅、分公司开放出来,作为避难场所,为无家可归的人服务。

  日本用户的手机上都可以看到避难地图,看到哪些地区的通信受损,哪些地区可以用的。这些避难点调配来了900多部卫星电话,免费借给用户使用。

  除此之外,NTT DoCoMo还紧急设置了400多个电话充电点,为用户提供充电电池。对于一些在地震中遗失掉手机的民众,NTT DoCoMo免费出借了2000多部手机。

  与此同时,NTT DoCoMo当时派出了60多辆技术支持车开往灾区,这些技术支持车既可以作为临时基站,又可以供受灾群众的手机充电。

  当时日本东北部NTT DoCoMo有4900个通信基站受损,灾区通信受到严重破坏。NTT DoCoMo调派了大批移动基站车辆到灾区提供临时通信,同时也临时修建了许多临时基站,也在地面铺设一些光缆恢复通信。3月11日发生的地震,到4月底的时候,整个灾区的通信已经基本恢复到了震前的水准。

  地震发生后,日本广播电视媒体会立即发布地震的震级、震中位置等细节。随后就立即确认是否会发生海啸,以及海啸可能的影响范围。日本的海啸预警系统建立于1952年,是世界上最完善的海啸预警系统之一。一般地震发生后3分钟内就可以发出海啸预警。

  根据日本的有关规定,日本大部分城市都有高音广播系统,对海啸的到来发出最后预警。在乡村,当地政府会发给居民收音机,确保他们能及时得到疏散的信息。地处海边的城市和村镇,在高处建有避难所,有些地方还修建了防波堤。

  ■延伸阅读

  国外应对地震的“他山之鉴”

  英国 多渠道建立应急机制

  英国的措施不少,且注重长效。其突出特点是多渠道建立应急机制。除了政府、地方建立常备应急机制外,一些大型公司,甚至社区都有相应的应急手段。英国石油公司旗下的威奇法姆油田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公司为防不测,就号召公司职员充 当志愿者,在工作之余进行适当培训,一旦有事随时能组建应急小组,在第一时间处理突发事件。

  日本 避难场所分散化

  日本人从很小的时候就被培养建立防震意识。在小学中就经常进行地震预演,成年人则对自己家附近的避难所位置非常清楚,这些避难所一般都是体育场所或公园。即使不在家附近,马路上或车站里的地图都明确标识附近 2到3个避难所的位置,方便行人前往。避难人群必须考虑分散安置,过分集中将导致局部环境卫生条件下降,容易引发疾病。

  西班牙 应急部队分散驻扎

  水陆两用飞机、直升机、救生艇、各种车辆、重型工程机械、除雪机、水净化机、防核防化设备以及警犬等,这是西班牙武装部队下属应急部队配备的先进抗灾和救援装备。这支头戴黄色贝雷帽、身着黑色制服的官兵组成的新型部队,被称为抗灾护民的尖兵。应急部队成立于2006年4月,部队分散驻扎在全国7个基地,一旦某地发生紧急状况,他们可以就近以最快的速度到达现场,对灾害或事故进行有效处置。

  智利 学校成立安委会

  “学校安全计划”要求各类学校都要成立安全委员会,安全委员会一般由校长、安全监察员、教师代表、高年级学生代表、附近的警察、消防人员、医院代表、家长代表等组成。该委员会平时培训老师和学生的安全防范意识和应对能力,突发事件发生后则负责指挥协调。

  美国 救灾体系一体化

  为了应对地震和其他灾难,美国完善了一套以美国联邦应急管理署为中心的一体化救灾体系。1979年组建的美国联邦应急管理署,将原本分散在不同部门的救灾机构整合起来,形成综合性应急管理系统,涵盖灾害预防、保护、反应、恢复和减灾各个领域。联邦应急管理署负责协调联邦、州、地方政府以及民间的防震减灾努力。

  ■资讯

  著名书法家欧阳中石

  为《黄河万里图》题跋

  本刊讯 7月23日上午,著名书法家欧阳中石在舜耕山庄为国画长卷《黄河万里图》题跋:“黄河万里,文化长廊”。 欧阳中石先生赞叹:“画这么长、这么美的黄河,我这是第一次看到,作为黄河的儿女,我也应当向自己的母亲河献上一份爱心。”据悉,《黄河万里图》是由山东省委宣传部、山东省文化厅发起,中国美协主席刘大为担任艺术总顾问、总设计,中国画学会会长郭怡孮担任艺术总监,组织龙瑞、杨力舟等30多位国内著名画家组成强有力的创作团队,共同创作出一幅长220米、高1.45米的《黄河万里图》国画长卷。在省博的十艺节首展式上引起强烈反响。

  华硕ZenFone智能手机亮相泉城

  本刊讯 7月29日,华硕ZenFone智能手机媒体沟通会在济南传世咖啡厅启动,与会人员零距离体验了华硕ZenFone的独特魅力。据悉,ZenFone 5和ZenFone 6外观获得2014年红点设计大奖,最薄处仅为5.5毫米,配合第三代耐刮康宁大猩猩屏和高达1米的跌落试验,整机外观结构优异。视网膜级分辨率的屏幕还拥有60毫秒的相应速度,比业界普遍采用的80毫秒相应速度提速四分一。特别值得一提的4倍感光镜头,在光线不足时仍能拍出不错的照片。ZenFone手机性能强劲,搭载Intel凌动桌面级处理器,性能可媲美8核阵营的智能手机,WebXprt跑分达240分且配备一枚PowerVR SGX 544MP2图形处理芯片,可支持DirectX 10标准,能流畅运行3D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