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新闻 > 专题报道 >

山东人与朝鲜

2011-12-26 07:40 未知/ 吴永强 /

  12月17日,朝鲜领导人金正日逝世。一时间,朝鲜再次成为国际舆论的中心,这个神秘的国度,勾起了我们对现实的担忧,对过去的追忆,以及对未来的思考。

  这个最熟悉而又最陌生的邻国,不仅仅是作为一面镜子呈现在我们面前,为什么我们离得如此之近,又如此之远?

  我们试图从一个侧面,打开观察朝鲜的一扇窗户。当今的朝鲜与我们的记忆有何不同?朝鲜的艺术品怎样流传到中国,有着怎样的价值?赴朝鲜投资胜算几何?一位普通中国人是怎样与朝鲜产生千丝万缕的关系?

  金日成:济南是地上乐园!

  1991年10月,朝鲜前领导人金日成访华,当时邓小平年事已高,不再会见外国客人,但还是破例会见了金日成,与他进行近一个小时的长谈。

  金日成当时虽已年届80,但仍兴致勃勃地访问了南京、济南,游览了泰山、曲阜。10月7日上午,金日成参观了济南第二机床厂。他对工厂负责人说:“你们生产的机器出口到朝鲜,我们使用的效果很好。我对你们表示感谢,并向工厂全体职工问候。”

  傍晚,金日成游览了大明湖和黑虎泉。在黑虎泉旁为纪念1948年济南解放而修建的“解放阁”下,金日成赞叹地说:“济南人民生活很好,这里是地上乐园啊!”

  离开济南后,金日成还游览了泰山、曲阜。参观孔庙时,金日成在大成殿前观看了仿古祭孔乐舞表演。参观孔府时,金日成当众述说了历史上朝中交往的一段佳话:元朝时,朝鲜有一王子与一位中国公主结婚。这位公主带去了一批中国官员和侍从,其中就有孔子的后裔。引领金日成参观的孔子第七十五代孙孔祥林告诉他,在朝鲜,孔子后裔已有第八十六代孙了。参观完孔府,金主席应邀留言:“高度赞赏中国古代文化。”

  临行前,金日成说以后有时间再来中国。可谁也没有想到,这次访问竟成为他对中国的告别之旅,3年后他便与世长辞。

  多少年后,一个朝鲜访问团来到济南,专门要求参观金日成曾经下榻的宾馆。得知当时的宾馆房间还在,但金日成所用物品均已不在时,他们依然走进那个房间,睹物思人,眼含热泪,表达对已故领导人的追思。

  2009年3月17日,时任朝鲜总理金英日访华期间,参观了位于济南市商河县的彩椒标准化基地。而后,金英日循着当年金日成的足迹,赴泰山、曲阜,参观“一山一水一圣人”中的“山”和“圣人”。

  在曲阜孔庙大成殿前,金英日题字签名,表达对孔子和儒家文化的景仰之情,并祝愿“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文化财富永远传承下去”。

  长期以来,儒家文化在世界各国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其中受儒家文化学说影响最深和传入最早的要数朝鲜。大约公元前284年以前,儒家文化就传入朝鲜了,16世纪,朝鲜宿儒在吸收中国儒学的基础上还建立了自己的儒学。现在,儒家文化已深深植根于朝鲜,广泛而深刻地影响着朝鲜人民的文化与生活。

  除了国家领导人,很多朝鲜人也来到山东。今年夏天,就读于首都经贸大学的金妍儿(化名)来山东和父亲团聚,顺便到威海旅游。金妍儿今年19岁,已经在中国呆了6年了,她的父亲是朝鲜国家机关经贸系统的官员,常驻山东。

  被问起以后的就业打算,金妍儿说,朝鲜在中国的留学生有400多人,都是朝鲜国家建设和发展急需的专业,毕业以后要回国就业。有中国朋友问她为什么不考虑在中国就业,她说她热爱祖国,祖国有她们敬爱的“将军”,“为了敬爱的‘将军’,必须回国工作”。

  金妍儿的父亲穿戴很时髦,梦特娇的衬衫,带着一块大表盘手表,毛料西裤;随行的两位50岁左右的女士,是朝鲜驻中国大使馆官员的夫人,都是珠光宝气,雍容华贵。在朝鲜,他们属于“上流社会”。父亲和两位女士都不会中文,特意请了一位刚从山东师范大学毕业的翻译一路随行。

 

  大明湖畔的朝鲜油画

  12月18日上午,“朝鲜著名油画家精品展”在济南大明湖畔的府学文庙开幕,由包括朝鲜多位功勋艺术家、人民艺术家在内的朝鲜著名油画家创作的64幅油画,给参观者带来了别样的视觉享受。

  本次展览展出的作品,不少是朝鲜已故著名油画家的作品。朝鲜已故功勋艺术家黄太年的作品《黄金秋色》也在展览之列,黄太年是朝鲜油画界的泰斗级人物,他与我国的黄永玉、吴冠中、靳尚谊等艺术大家生于同一时代,在朝鲜国内是家喻户晓的绘画界泰斗人物。

  山东油画学会副主席陈国力说:“就像朝鲜这个国度一样,朝鲜油画对我们来说也非常神秘。朝鲜人的作画态度很真诚,所以画的画很真实。这次展览展示了浓郁的朝鲜风情,令人耳目一新,也给我们一个了解朝鲜油画的机会。”

  今年已经77岁的张胜昆,17岁时参加了抗美援朝战争,编入空军第十五师,在大堡机场做计时员,“看到风格清新的朝鲜油画,我就想起来了曾经参加抗美援朝的岁月。”

  早在2006年,浙江某投资收藏拍卖会,朝鲜白虎会社的15位画家的15幅油画作品首次进入中国国内拍卖市场,他们代表了当代朝鲜油画的最高水平。其中朝鲜功勋艺术家金正泰的作品《静静的岸边》以3.5万元的价格成交。之后的几年,朝鲜油画开始进入中国市场,并被很多人接受。

  在朝鲜,艺术家一般都在国有艺术机构里工作,生活由国家保障,工作收入虽然不高,但很稳定,而且就连画画创作的原料都是单位提供。艺术机构把销售艺术品所得的外汇收入全部上缴国库,不给艺术家任何奖励或提成。

  朝鲜民艺联合社崔正爱曾这样描述:“朝鲜画家的画作均属于国有。画家们没有任何商业利益的诱惑和驱动,一心一意为国创作。在他们看来,画家的教育、培养是国家给予的机会,创作的场所、工具和条件也都是国家所提供的,那么用自己的艺术创作回报祖国,向人民提供优秀的精神财富,就是很自然的事情。国家对他们的奖励多数是精神层面,比如一张奖状。但对他们来说已经弥足珍贵。”

  近几年来,人民艺术家、功勋艺术家作品的售价,远低于其实际价值。如同当年我国的艺术大师齐白石、徐悲鸿、傅抱石、陆俨少等,当时精品售价仅在几十、上百元一幅。短短20多年后已暴涨至上百万乃至千万。

  在中国,朝鲜油画逐渐受到青睐,一位专家分析:“朝鲜的市场迟早会对外开放,艺术品价值回归只是时间的问题;朝鲜画进入中国市场不久,还没有被完全炒作,跟中国画相比,其价格还很低廉,升值潜力巨大。”

 

  朝鲜国土上的山东符号

  抗美援朝期间,在朝鲜战场上牺牲的志愿军战士有18万多人,其中,山东人近2万名。他们之中,有用身体做炮架的孔庆三,有勇救落水儿童的史元厚,有救死扶伤的军医孙凤钜,更有很多默默无闻的战士,长眠在异国土地上。

  王海于1925年出生在山东省平度县。1951年初冬,当王海驾驶飞机来到朝鲜前线时,已经是航空兵三师第九团第一大队大队长。在一次空战中,王海大队与美国空军王牌飞行队——五十一大队遭遇。在这场“王牌”较量中,王海率部与4倍于己的美机作战,共击落F-86飞机9架,击伤3架,逼敌机堕海1架。

  王海在整个朝鲜战争的空战中,创造了击落击伤敌机9架的辉煌战绩,后来担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司令员的王海被誉为“当今世界上敢和美国空军较量的唯一的空军司令”。

  王海驾驶的米格-15型歼击机,如今陈列在北京军事博物馆,机身上有9颗红星的,象征着9架敌机曾被这架战斗机击落或击伤。

  泰安人刘振华,时任志愿军四十军一一八师政治部主任。1950年10月24日晚,一一八师抵达设于北镇郡大榆洞的中国志愿军作战部。这时“联合国军”一部正向大榆洞扑来,而朝鲜人民军已经没有固定的阵线。刘振华立即和几位将领研究了作战部署,25 日上午10 时,战斗打响,敌人被打得措手不及,经过两小时的激战,将充当美军北犯“开路先锋”的李承晚军第六师二团三营和一个炮兵中队全部消灭。后来,1950年10月25日被定为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作战纪念日。

  有人曾问“中国当代保尔”、沂源人朱彦夫:“您还记得抗美援朝中您的战友和当年的事情么?”静默片刻,朱彦夫回答道:“当年的经历和我的战友都写在《极限人生》里了,写完这本书,我就想把那些事情全忘掉,但是他们比以前更清晰地时时出现在我脑海里,真是挥之不去啊!”

  这场战争留给中国人的深刻记忆,不只在战争中失去了四肢和一只眼睛的朱彦夫挥之不去,无数国人包括山东人都难忘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