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新闻 > 媒体要览 >

媒体要览

2010-12-18 08:41 《齐鲁周刊》/ 齐鲁周刊 /

计量幸福

 

  国内许多机构每年都会进行一些有关幸福的排名,运用不同幸福体系产生的排名可能有很大的差异。
  《瞭望东方周刊》与中国市长协会《中国城市发展报告》工作委员会联合主办的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调查推选活动已是第四届,今年做出的最大调整是把研究的重点放在调研对象的主观感受上。
  美国芝加哥大学教授奚恺元说:“富裕之后,中国人的主观满意度就凸显出来。”
《瞭望东方周刊》
12月13日出版

 

2010年度口水榜  网络是热词的接生婆。
  每个人都是口水之源,再也不像以前的传播渠道有编辑、校对加以“规范”,即使许多新词只是昙花一现,但人们突然发现,汉语变得如此丰富,这样活泼,一桩桩新闻事件抽离成一个个新词,年度大事记如今十分精练。
  这是一个语言狂欢的时代。网络制造了一个真正的“广场”,每个人在“围观”的同时,也学会了戏仿、自嘲和批判。他们是看客,也是机变百出的演员。
《新民周刊》
12月8日出版

 

朝鲜半岛危局
金正恩经受历练  朝鲜半岛局势,不仅牵动着相关国家领导人的神经,也考验着他们的智慧。这其中,有一个人也许最能引起大家的关注,他就是两个月前刚被确定为朝鲜最高领导人金正日接班人的金正恩。
  这位“80后”政坛新星,在走进权力中心后的日子里,经历了怎样的过程,有哪些举动,发生了哪些变化,又面临着怎样的考验等,都成了国际社会关注和热议的焦点。
《环球人物》
12月10日出版

 

20年,那些牛A股  从10月20日开始至11月22日,央行通过一次加息,两次上调准备金率的办法来抑制目前愈演愈烈的通胀压力,同时,股市也受到影响,从3000点关口下跌至2882点。
  面对这突如其来的变化,股民们又开始疑惑,牛市到底在哪儿?
  资本市场从最初的摸着石头过河到如今的“逐步规范时代”,中国资本市场的发展轨迹更像是从一个懵懂少年逐渐变成一个知晓人情世故的“成年人”,这个过程无疑是“残酷”的。
《中国经济周刊》
12月7日出版

 

  “李刚事件在某种意义上说明了中国一些政府的强权意识,但另一方面媒体、舆论最终还是使得李启铭被审查,最终产生了相对公正的审判。 ”
  ——李刚事件在引起了众多中国人的关注、讨论之后,这股舆论风也刮到了国外,《纽约时报》作出如此评价。


  
  “网上骂我是250+110,我就在内部跟员工说,就当这样的250,还要把网上110的事做好。 ”

  ——日前,360安全卫士董事长周鸿祎接受采访时表示。
    
  “一个演员没有点文学基础,又不读书,只凭一张脸,还不如早点回家结婚傍大款。”
    ——前段时间,带着话剧《李白》赴渝演出的濮存昕,在重庆市川剧院接受采访时表示,现在的演员都应该向传统戏曲多取经。

 

  《赵氏孤儿》观后感:《无极》真好看!
  ——贺岁档开打,陈凯歌导演的《赵氏孤儿》率先上映。有观众观影后写下如此影评,瞬间被网友转发,并被众人调侃为“年度最给力影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