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秀/微博
■封面秀
日本之痛 与灾难相伴的日本人,对未知世界有着深深的敬畏,也在文学作品里表达着深重的悲观主义色彩。而这种悲剧性格的另一面,是对待生活克己尽责。把自己的责任尽到最大,剩下的非人力所能为的事情,最后才交给上天,交给命运。
宫城大难面前,他们保持的从容与理性,让人们除了同情,还有更可贵的尊敬。
《三联生活周刊》
3月21日出版日本核危机 里氏9.0级,人类从事地震监测以来的最强地震,由地震引发的剧烈海啸、阴魂不散的核泄漏,给日本带来了“二战之后最大的危机”,美丽富庶的海岸线变得满目疮痍,繁华熙攘的东京突然有了末世景象,但这个多灾无常的国度却有着最宝贵的财富——勤劳智慧隐韧的国民,从最困惑、最黑暗的日子里寻出新生的源泉,在这个国家古已有之。相信日本,相信这个由东西文化精华淬炼的民族。
《南方人物周刊》
3月18日出版刘少奇之子刘源将星之路 最近,刘源上将调任解放军总后勤部政委一事,引起不少人的关注。这不仅因为他是前国家主席刘少奇之子,更因为这位“从上跌到下,又从下翻上来”的将军有着曲折传奇的经历。
从生长在中南海的“红苗子”,到“文革”中的“黑五类”;从公社管委会副主任,到副省长,再到解放军上将……刘源走过的是一条什么样的人生道路呢?
《环球人物》
3月21日出版城市自闭症 从北京到上海到广州,新一轮楼市宏观调控细则,将一道以户籍为排他标准的高墙,横亘在本地人与外地人之间。人们发现,户籍制度彻底退出历史舞台,只是一度拥有的幻觉而已。身份,20年来,从没有像今天这样决定了相关福利和利益归属。
从外来者到新市民,是外来者群体中大多数人的城市通关路径。但是,越来越加剧的人口流动,越来越多元的社会文化,越来越丰富的社会财富,为什么城市反而更趋向自闭?
《南都周刊》
3月18日出版
■微博秀
@微天下:卡扎菲在当地时间3月22日晚的讲话中指责对利比亚发动袭击的多国部队是“一群法西斯主义者”,“他们终将被扔进历史的垃圾堆里”。
@崔永元:把抢盐风潮完全归错于公众缺乏独立思考能力、危机应对能力和科学常识,我不同意。因为它同样说明政府缺乏危机预判能力、危机处理能力,更重要的是缺乏“一言九鼎”的诚信形象。
@刘苏里:国人从不缺乏“权术”、“谋略”的“智慧”,话说三分,旁敲侧击,看人下菜碟,“三十六计”,十八般武艺。这一切,不知怎地,竟奇迹般被“从现象看本质”哲学一锅烩了。由此,我们掌握了所有“现象”背后都隐藏着“本质”的观察、处理技巧。很多时候,现象就是本质本身。你把它想复杂了,反受其累。
@李清:苏州寒山寺官网正式公告:寒山寺绝无招聘尼姑一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