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新闻 > 媒体要览 >

封面秀/微博秀

2011-03-13 08:23 《齐鲁周刊》/ 齐鲁周刊 /

发展平衡力

 

  土地是国家最基础性资源。30年来工业化、城市化快速发展,我国空间资源大规模重新配置。在这个过程中,如何保证耕地总量不减少,质量有提高,又不阻碍城市化、工业化的发展,是一个前所未有的难题。


  同时,“三农”问题的最终解决,必须依靠工业化和城市化将大量农村劳动力从农村和农业转移出去。在转移过程中的杠杆也是土地。在这个意义上,农村问题就是城市问题。即通过城乡统筹的方式解决农村问题,不可能抛开城市的发展谈农村。


《三联生活周刊》


 3月7日出版

 

思忆胡耀邦

 

  由胡耀邦同志的长子胡德平所写的《中国为什么要改革——思忆父亲胡耀邦》一书,最近由人民出版社出版,并引起购买和阅读热潮。


  温家宝总理为该书代序。在书的前言中,胡德平写道:“本书的作者,既是一名中共党员,又是书中主人公之子。本人不回避这两重角色和关系,现将耀邦同志这一时段的心灵史呈献世人,任凭浏览评说。”在书中,他不仅回放了父亲在改革大潮中的身影,而且融入了自己的诸多思考。


《环球人物》


2月28日出版

 

末日假想

 

  高科技让资讯传递更迅捷,却也更容易引发世界范围的大恐慌。即使美国科学家和相关部门连连辟谣,可是这种存在于内心的末日焦虑,并不是说没有就能祛除的。


  人类有过多少末日预言?2012不是第一次,也不会是最后一次。用科学理性来分析,所有的预言都是无稽之谈,可是连大科学家霍金都来凑热闹,“200年内毁灭”——一个让人暂时心安却无法辩驳的预言。或许,我们更该把它当成一种“警示”来看,因为自然正在遭遇史无前例的掠夺和破坏。


《新民周刊》


3月2日出版

 

求解“医闹”

 

  医患关系的紧绷与高危,用医疗界人士的话说:世界少见。


  一年前的两会上,政协委员关于公安介入治理“医闹”的提案,启动了一轮整治风暴。有将警务室搬进医院,也有聘公安机关领导为医院主管安保工作副院长的。医疗纠纷“烈度”难降,又压上了维稳重担。


  如资深人士所言,世界上的事情总有受益一方,但医患关系恶化却没有谁受益,而受害最大的就是患者。其实,还应加上一个最大受害方:国民信心。求解“医闹”,更希望探讨医患关系。对于这一宏大命题,新闻报道只能涉及某一片段。寄望于两会上代表委员的真知灼见,为这一重大社会关系难题寻找答案。


《瞭望东方周刊》


3月7日出版

 

■微博秀

 

@新周刊:快速城镇化把大山上的百姓搬到平原,把牧区的搬到郊区,把郊区的搬进城。农民应在农村生存,才能把民族文化传承下去。我们也不要鼓励农村娃上大学,上大学要很大费用,一家有一个大学生就返贫了,读了大学,回不到家乡,找不着工作,就是个悲剧。

 

@东东枪:翻鲁迅的书,读到他1918年写的《我之节烈观》,里头说“我们追悼了过去的人,还要发愿:要自己和别人,都纯洁聪明勇猛向上。要除去虚伪的脸谱。要除去世上害己害人的昏迷和强暴。”不禁想,“纯洁聪明勇猛向上”这八个字,真好。

 


@胡淑芬:当幸福来敲门,我去开门,它问我:你是业主吗?我说不是。它又问:你有北京户口吗?我说没有。它转身就走了。

 

@作业本:网友向蓝翔技校校长提问:您好,请问在东营有分校吗? 他回答:没有,我们在全国都没有分校。北大、清华这样的名校都没有分校。
第三代的第一次上榜人物:骆家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