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要览
做一个怎样的既得利益者?
谁是既得利益者?但泛而言之,收入水平和生活水准处在社会平均线以上的人,都算是社会的既得利益者。公认的事实是,社会贫富两极分化、富愈富贫愈贫的马太效应已显、利益诉求屡屡出现争议和冲突。
做一个怎样的既得利益者?慈善家在思考,热心公益者在思考,社会企业家在思考,义工与志愿者在思考,上帝也在思考。
《新周刊》
12月1日出版顶级牛校牛在哪 哈佛、耶鲁、麻省理工的公开课,教育者传授的不单是知识,还有道德、审美、智慧、伦理。
不过,能达到这种水准的教师有多少?有这样的水准,为什么要去当教师呢?好在,有互联网这个分享的平台,公平、公益、自由、免费则是分享的要义。这群在幕后为我们搭起知识转接桥梁的人,从个人到字幕组,从网站机构到爱好者,因为共同的理想聚合在一起:把门打开,让知识进来。
《新民周刊》
12月1日出版理想与劫难 2010年11月26日晚,台湾五市选举投票日的前夜,一粒子弹射穿了国民党中央常务委员连胜文的颊颅。“3·19”的两颗子弹重创了连胜文的父亲连战的政治生命。连胜文因此决意踏上政坛。
成为台湾政治新生代的连胜文,终究没能摆脱“子弹”的阴霾。连氏家族的命运,与台湾近百年的历史演进同步,成为大时代主题切换的缩影。
《中国新闻周刊》
12月4日出版京城四大夜总会何去何从 “天上人间”、“名门夜宴”、“凯富国际”和“花都”,这4家在北京“大名鼎鼎”的夜总会,因“存在有偿陪侍、消防安全等问题”,于今年5月11日被警方查处,勒令停业整顿6个月。
半年过去,四大夜总会整顿期已满。它们究竟做了怎样的整顿,还能不能重新开业?这些问题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
《环球人物》
11月28日出版■一家之言 “尽管我是一名澳大利亚人而不是美国人,却被美国指责犯下叛国罪。”
——维基解密创始人阿桑奇近日表示。
点评:何止自由无国界
“一个刚刚大学毕业的年轻人,也许要花50年才买得起一栋房子。不论是他自己,还是社会上的人,对他的期待都变成只有一件事情:就是买不买得起房。”
——导演林奕华表示,这种期待已经成为很多年轻人沉重的负担。
点评:一把辛酸泪
“我曾经给自己一本被定位为‘励志书’的作品写了一句腰封广告词,‘30年来,励志书中最诚恳的一部。’后来我发现由于太诚恳,显得它不像励志书了。”
——牛博网创始人罗永浩在访谈中笑称。
点评:犀利哥老罗
“国民经济要在3年内恢复到上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的水平,让朝鲜人民达到吃米饭、喝肉汤、住瓦房、穿绸缎的生活水平。”
——韩国《朝鲜日报》援引日本《读卖新闻》12月6日的报道称,朝鲜劳动党军事委员会副委员长金正恩日前表示。
点评:金正恩是个好同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