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要览
博士工
中国已成“博士生产大国”,最牛导师曾同时带47名博士!华中科技大学教授周光礼的新书《中国博士质量调查》中的一系列数据犹如顽石入水,激起千层浪。
大学扩招不断推进,博士生数量也跟着上升,传统的导师制向老板制转型,却又一时间显得不伦不类,怪相丛生。
博士生与博导构成的这个江湖,犹如一面镜子,折射出当下学术和科研的诸多病态,令人深思。
《中国新闻周刊》
9月24日出版
省钱的房子
城市需要不断输入物质和能源,消耗大量能源并排放出数量巨大的废物。事实上,今天的城市居民比以往任何年代都更加依赖大自然的供给。
如何设计和建造一个可持续发展的未来?高地价土地发展政策的城市社会形态通常会扭曲常态的社会发展伦理,与现代主义城市的功能生成形式或者资本地产金融主导形式的机制相对应,生态化的城市与建筑需要依靠政策引导、社区建设、可持续生活方式倡导等来推动与落实。
《三联生活周刊》
9月25日出版
教育改革何处去?
中国教育,已经成为一个相当沉重的话题。当新一轮教育改革终于掀开大幕的时候,人们发现:对于教育,最让人沉痛的还不是为孩子争夺好学位时的无奈,学历贬值下教育作为底层上升途径功能的弱化,而是对于教育的信心的流失和动摇。
实现公平是最好的恢复信心的药剂。中国教育能否突围成功,教育公平能否实现也是个试金石。
《南风窗》
9月22日出版
解放文化力
长期以来,制约文化发展的一个重要关节,就是事业与产业混淆——应该由政府主导的公益性文化事业投入不足,应该由市场主导的经营性文化产业依赖政府。2002年11月,中共十六大报告首次提出“推进文化体制改革”、“积极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
文化体制改革,自2002年由中共十六大提出,自2003年启动,7年来,改革逐渐进入深水区。
《瞭望东方周刊》
9月20日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