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要览
急之国
中国人为什么丧失了慢的能力?资源紧缺引发争夺,分配不平衡带来倾轧,速度带来烦躁,便利加重烦躁,时代的心态就是再也不愿意等。
可以快,就决不能慢。有了比较,加上重复、单调、复杂、呆板、逼仄、拖延、消耗、超出理解范围、失控和不公平等经常性的情境,中国人急不可耐,又因欲求未满而耐心等待,焦躁不安又心安理得。
就这样,在“急之国”,我们快速地消耗着自己。
《新周刊》
7月15日出版
学历造假是一种社会病
为什么要学历造假?归国人员的学历造假案例也开始增多。
中国人没有世俗生活之外的“超越意识”,缺乏“终极关怀”,一切以“身”的安顿为依归,造成“有一口饭吃就行”的极端世俗化的人生态度。这种彻底的“现实主义”导致生存成为了第一考虑,可以突破一切道德底线。
而当这一切都发生在以小农经济为基础的传统官僚集权体制,与建立在契约基础上的市场经济对碰之时,机会主义便开始泛滥,西方倡导的契约沦落为工具而非精神,诚信危机随之而来。
《南方人物周刊》
7月20日出版
幼童留学潮
根据教育部公布的数据显示,2009年,高考弃考人数达到84万,而今年预测弃考人数接近100万!其中,因出国留学而选择弃考者达21.1%。相关统计数据,也力证这波“弃考留学潮”的冲击力:今年中国低龄学生出国留学人数达到近年来的最高峰。
对于一个家庭来说,送幼小的孩子独自出国,是一次重大的人生规划,也是一项巨大的风险投资。个中原因在于,他们对中国的教育体制、对中国高考评价体系、甚至对中国的大学失去了信心。
《南都周刊》
7月20日出版
后高考时代
7月,和高校录取同步,各地复读学校也在火热招生中。
在山东、河北、河南、四川、重庆、陕西等传统“高考大省”,高分自愿落榜生是实践复读学校“挑战新课改”、“一年增加100分”,“不上清华北大绝不罢休”等口号的生力军。
高分复读,已成为“后高考时代”的一个关键词。
《瞭望东方周刊》
7月22日出版
招行发布个人商用房贷款
本刊讯 2009年以来,越来越多的投资者开始关注商用房的投资,商铺和写字楼以其潜在的升值空间,已经成为继股票、住宅之后新的投资热点。为适应这种市场需求,招商银行推出全新个人商用房贷款产品——“商铺贷”,大幅降低了个人投资商用房的门槛。
一、“灵活还款、以租抵供”
“商铺贷”为客户提供了同业首创的“以租抵供”功能,客户可通过“商铺贷”个性还款法降低贷款月供金额,使贷款月供可以匹配商用房的租金,实现“租金抵月供”,降低客户月供压力,解除客户投资商用房的后顾之忧。
二 、“循环授信,轻松置业”
“商铺贷”充分考虑了个人客户对贷款需求的长期依赖性,只需办理一次贷款手续,便可获得长期“循环使用”的“商铺贷”授信额度,客户可在贷款授信额度内反复多次使用贷款,持续的资金支持让个人购置商用房更轻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