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要览:酒桌即中国
2010-02-26 11:02 《齐鲁周刊》/
齐鲁周刊 /
酒桌即中国
在中国,酒是文化、礼仪、历史、风俗;最后酒酒归一,酒是关系,酒桌即中国。情在口中,话在杯中,各地酒桌不同酒风。《新周刊》遍约北京、上海、广州、成都、东北和香港的资深酒徒,谈不同城市里的酒桌、不同酒桌上的人情世故、不同人情世故里的中国社会酒规则。
《新周刊》
2月15日出版
春晚的利润神话
央视春晚带来了令人瞠目结舌的利润。
央视6.5亿元的收入,几乎囊括了愿意在这个时间段上付钱的最有实力的买家。这意味着,继文化垄断、演艺资源垄断、收视垄断之后,它又成功地完成了在销售环节的垄断。
《三联生活周刊》
3月1日出版
失梦的一代:80后
浪漫也是需要土壤的。“80后”的时代,这种土壤已经消失了。
一项调查结果显示:住房、婚恋、竞争压力、人际关系、父母赡养、个人亚健康状况、保险保障等,构成了“80后”青年普遍面临的现实枷锁。对于来自中小城市工薪家庭及农村家庭的人而言,上述压力尤为明显。
《南方人物周刊》
2月15日出版
消费品郭敬明
从话语权上看,郭氏的粉丝群仍是着迷于仰望45度角的少男少女,他们疯狂迷恋自己的小四,却发声暗哑;韩寒的拥趸则不限于青少年,他清醒而张扬的公民意识,赢得了愈来愈多公共知识分子的声援。
价值观有对峙,话语权有强弱。尽管如此,这样的生态才是健康的,“当前的中国社会开始能包容不同的人”。
《南都周刊》
2月26日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