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新闻 > 媒体要览 >

媒体要览:中国财富积累60年

2009-09-10 08:26 未知/ 齐鲁周刊 /

■媒体要览

 

中国财富积累60年


  一个繁荣的、物质财富充裕的中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奠基者和开国者们的理想和追求。透过60年的历史跨度,中国人民获得财富、失去财富、恐惧财富、追求财富和拥有财富的历史,我们看到,任何个人的财富增长和变化,无不跟当时的经济制度紧密相关。财富积累的效率和合法性,有赖于基本的经济政治制度安排。财富对于中国人民是个纠缠着复杂情感的词汇。


  现在,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之际,让更多的人拥有财富,让更多的人拥有平等地获得财富的机会,已经成为中华民族进入下一个财富里程的奋斗目标。


《中国新闻周刊》


2009年9月9日出版

 

荣毅仁家族创业史


  荣氏家族是现代资本主义精神在近代中国最鲜活的样本。这种清教徒式的创业精神使得一个新兴的民族在大洋彼岸崛起,赶超了历史悠久、文明璀璨的欧洲列强。


  遗憾的是,在中国跌跌撞撞的百年行进过程中,路径的选择权始终在各种派别的知识分子与封建官僚之间交替轮转。最为理性、稳健的工商业阶层,却始终被排斥在决定历史的权力结构之外,在乱世中夭折、消散,惟有不多的幸运者侥幸生存下来。


  荣氏家族的百年历史,就是百年中国政治经济真实而浓缩的写照,就是一部关于中国商业家族成长与挫败的传奇。


《南方人物周刊》


2009年9月7日出版


《建国大业》诞生记


  《建国大业》剧本的重要主创人员几乎普遍生于上世纪50年代,他们从小接受的是英雄史观教育,有浓厚的毛泽东崇拜情结。但当他们共同来拍摄一部关于新中国如何建立的电影时,他们遇上的,是以“70后”和“80后”青年人为主体构成的电影消费市场。不同于上世纪90年代末的“主旋律电影”,2009年的《建国大业》,既要承担主流意识形态和主流历史观的普及,又要证实“主旋律”也是可以取得好票房的。如何让这样一部“主旋律”电影被市场接受,成为主创团队必须去解决的课题。用明星来吸引观众成为共识,而制作费用有限无法回避,所以才有了172位明星共聚一部电影,而且不拿片酬的现象。


《三联生活周刊》


2009年9月3日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