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要览:2009阅兵猜想
■媒体要览
红色理财家
他们,为中国完成了晚清以来的首次经济统一,其艰难与风险,丝毫不亚于疆土的天下归一;他们,运用经济金融策略,在解放区与国统区的较量中不断扩大战果,从农村到城市,用实实在在的民生改善,为国家命运投票;他们,甚至还曾“潜伏”在国民政府的金融核心,让国民党的经济大溃败一发不可收拾。很难确切地描绘这一群人。他们或出身高贵,或者来自草莽,他们或许无需用血肉之躯为共和国奠基,但那些为崭新国家经济命脉重建运行秩序的努力,至今依然在散发着能量。
追忆这群红色理财家,更让人感慨建国之路的艰难---在用“枪杆子”完成政权更替之后,一个国家的建设与发展,千头万绪,更需精心设计;一个革命党,在面临向执政党转变之时,更需技能与智慧。
《瞭望东方周刊》
2009年8月27日出版
酒店魅力排行榜
去酒店开房,已是家常便饭。
酒店在中国,已经从旅游业和服务业的一部分,变成宜居城市和生活方式的一部分。酒店是城市地标,是家的样板,是流动的办公室,是整过容的小社会,是迷你版上流圈,是生活方式博物馆,是消费的集大成者。酒店负责提供足够多元的服务和趣味,满足一个时代的欲望和想象力。
酒店的魅力已不只是行业服务的魅力,而且是城市文明、优质生活和个性选择的魅力。伟大的酒店有传奇,著名的酒店有信徒,好的酒店有粉丝,有魅力的酒店都会拥有回头客。
家是现实世界,酒店是梦工厂。家是目的地,酒店是旅程。
《新周刊》
2009年9月1日出版
2009阅兵猜想
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中国裁军170万,军队总规模将保持在230万人。但从军队质量上,中国已经开始从过去的人民战争时代,经过了机械化时代的发展,向信息化军队迈进。中国的国防现代化是20多年前改革开放初期就确定的国策,在即将举行的阅兵上,它将展示中国和平崛起的成就,而不是一种炫耀。让我们等待10月1日,那将是动人的一天。
《三联生活周刊》
2009年8月31日出版
《建国大业》主旋律
大片的商业盛宴 这是一部献礼片。它获得中央政治局高层的亲自过问并批示,占据了国庆节的政治档期。
这是一部商业片。它云集了有史以来中国电影最多的大腕明星,运用了一切可能的商业手段全力推广。它的拍摄过程不按常规。紧闭的南京中山陵正门为它开启,总统府附近道路被封闭。拍摄全过程仅为10个月。它引发了一场争议与嘲讽。因参演演员的外国国籍问题,它被网友讥为“新十一国联军进军中华给国家祝寿”。它力图突破主旋律大片的桎梏。“我把最希望的主题给了共产党,把最凄美的主题给了国民党。”“有些地方甚至有文艺片的味道。”
这就是《建国大业》。
已经吊足观众胃口的它,到底是一部开创意义的主旋律商业大片,还是由一群明星引发噱头的献礼片?已经饱受商业忽悠的中国观众应该会慎下结论——在踏入影院之前,一切还言之过早。
《南都周刊》
2009年9月4日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