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新闻 > 前窗 >

活着的风光

2009-12-31 18:52 《齐鲁周刊》/ 齐鲁周刊社社长、总编 /

  亲爱的读者,当新年的第一期《齐鲁周刊》和你见面的时候,你会发现她变了。仅形式而言,她变短了,变得精致了,时尚了,便携了。

 


 


    假如你是周刊的一位老读者,也许你还记得,周刊自创刊起变过三次,不知道这些变化是否给过你惊喜?只记得每次改变,我都被自己感动过,高兴过,心里涌动着想说点儿什么的冲动。但今年,当《齐鲁周刊》走过十年,面对我的读者朋友们,我似乎觉得无话可说。


  在这十年里,坐飞机,乘火车,逛商场,进酒店,或路过报摊,每每看到周刊的身影,都有一份劳有所获的喜悦;


  在这十年里,几乎每一次签付大样我都扪心自问:这些文字对读者真的有价值吗?被读者需要是所有媒体存在的价值,有形的读者构成了媒体的无形资产,在有形和无形之间,我们寻寻觅觅了十年。


  在这十年里,每一期新品上市,就有一次忐忑不安。每当这时,我就想起在一个美丽的孤岛上有一群船工,天天载着游人来来往往,朝朝暮暮,游人问他们,假如给你们一次选择职业的机会你们怎么办?他们说,我们先烧了大船!


  我们就是一群船工。对,一群船工——是和读者一起寻找风光的人。当我们把社会的、经济的、文化的现实图景浓缩到纸上的时候,我们深切感受到“境有心造”对报人来说,是多么复杂艰难的心路历程和精神高度!正所谓:心有多大舞台有多大,而我们的心却时常游离于我们的精神躯体之外。十年来,我们与其说寻找读者还不如说我们在寻找自己。找到了自己也就找到了我们。


  也许,你抱怨路途的风光不够美丽,也许你觉得船下的波涛不够刺激,是的,我们还不是凶猛的冲浪家和浪漫的漂流者。媒体的生态和读者的生态是我们共同寻找的一篇绿洲,寻找的过程也是营造的过程,一路相随,感谢你,我的读者朋友,有你在就有心境,有你在就有风光。


  环球同此凉热。


  2009年,美国著名的杂志《读者》申请破产保护,更著名的《花花公子》在日本停刊,传统媒体危机四伏,新兴媒来势汹汹,一个“开心农场”创办两年就获取了几千万的利润,一个韩寒的博客胜过一个媒体!


  我们有话可说么?


  2009年,传媒界有两个女人闹出了动静,一个是媒体的标志性人物胡舒立出走《财经》,另一个是著名的名门痞女成了文化钉子户被外交部告上了法庭。一个为捍卫尊严争夺话语权而战,另一个干脆打着官司直播自己的话语权,或者说她在创造自己的话语权。用她的话说,生命远比这个更重要!当钉子户似乎也是她生命的一部分。


  多大才是大?多好才是好?当你还不够大还不够好的时候,生命的第一要义就是活着,活着才能长大,活着,就有风光。

相关阅读:

·我们的2013 01-10
·我们的2013 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