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新闻 > 封面故事 >

现代农业的“商业罪恶”

2014-07-04 14:18 未知/ □ 方言 /

  除草剂只是“互害农业”里最小的一环,环环相扣扣着经济发展、GDP增长和人类的欲望,发着恶性循环。我们易粪而食,将危险食物掷出窗外、留给他人;我们自耕自种,然后把有毒食物卖给他人……各行各业“通力合作”最后造就出一番忘记活着目的的“互坑互害”。

  

  我们时代的“易粪相食”

  吴恒从未想到,自己会因创办食品安全网站,绘制中国食品安全问题形势图而一跃成为“网络红人”。2011年6月,研究生吴恒创办的食品安全网站“掷出窗外”上线。他的食品安全报告称国人“易粪相食”,每个人吃的都可能是垃圾,在食品安全问题中,没人能独善其身。

  据悉,“易粪相食”,这个词语是受《左传》中“易子相食”的启发。所谓“易粪相食”,就是每种食品的生产者都清楚自己制作的食品是垃圾,因此从来不吃。

  每次听到这些人沾沾自喜的口气时,我们总不免悲从中来——我做的鸡翅有问题,我不吃鸡翅,但是我会喝牛奶;我卖的牛奶有问题,我不喝牛奶,但是我吃鸡翅。无论愿意与否,在食品安全问题中,没有人是一座孤岛,没有人能够独善其身。

  自己制作的食物,自己从来不吃,这就是普遍现实。一些加工厂根本不用看管,因为没有员工会偷吃。至于种植物比如蔬菜水果一类也大同此理。只是菜农果农们会另辟一块小天地,专供自家食用,那些上足了农药等化学物质的,是用来“卖”的。

  央视曾曝光“大了”脏蜜饯,记者在当地采访时发现,大小超市的“蜜饯很不好卖”,工作人员直言“本地人反而不吃的”,卖给外地人成为“当代食品”加工的潜规则——这与当年染色馒头事件中参与制作的小伙子一声“打死也不吃”何其相似?

  互害农业与我们的活着

  除草剂是中国农业的一个致命要害,是中国土壤和粮食的一个毒瘤。

  然而除草剂之外呢?地下水污染,农药残留,PH2.5,矿物开采,树木砍伐……我们做过太多的“城市饮水调查”、“空气调查”、“餐桌调查”。除草剂只是这个大链条里最小的一环,环环相扣扣着经济发展、GDP增长和人类的欲望。

  除草剂之外杀虫剂在继续使用着,顽固的残毒继续在土壤中积累起来,这一点几乎是无疑的,我们正在向着危险前进:在蚯蚓和萤火虫逐渐消失的世界里,人类能够逃脱伤害?土地的毒化是乡村衰败的开始,也是农耕文化崩溃的前兆,更是整个社会的道德文化体系坍塌的象征。

  我们活着是为了更好的拥有活着还是更努力的获取财富?在这个时代,财富已经不能获得安全和质量:你的财富是用你的污水为前提,我的财富是以我的农药为潜伏。农药和污水最后在彼此的门前,彼此的食道里横流。

  除了毒韭菜、毒药袋、毒牛奶、毒粮食,农业和工业以及所有的产业一起信任崩塌。

  三聚氰胺毒奶粉事件过后,整个乳制品行业遭遇了史无前例的信任危机。失信的蒙牛集团为信任缺失所付出的代价是,公司不得不提高产品销售推广力度以及加强奶源安全的多重检测措施。数据显示,蒙牛2008年的销售及经销费用较2007年的33.02亿元,增加至44.28亿元。其中广告及宣传费用占集团销售收入的比例增长了2.1个百分点至9.3%。

  据商务部的统计,我国企业每年因信用缺失导致的直接和间接经济损失高达6000亿元。违约、造假、欺诈的故事几乎每天都在上演。信任是一种最高级的商业价值,因为失信,太多的企业在一夜之间倒掉。消费者们只能选择相对值得信任的国外品牌。

  我们喜欢吃伊朗的大米,朝鲜的矿泉水和来自日本的蔬菜。这是一种强迫信任,因为我们自己的同胞无可奈何。

  重塑生命观:

  活着的目的与敬畏

  农业安全的重塑其实要从人类基础价值观和认识的重塑开始。这是个失去信仰和敬畏的时代。我们对自然、对动物、对宇宙失去了敬畏和友善,到最后我们对同类也失去了慈悲和信任。

  人习惯了居高临下地观察自己的邻居,就像是地球上的国王,可以主宰其他生物甚至是一个物种的生存与灭亡;人习惯了各自为政,互相为了个体的利益而厮杀,可以任由别人头破血流、吞食毒药,只管自己丰衣足食、自扫门雪。

  美国人时常用电影淹没自己的纽约,摧毁自己的帝国大厦,消灭自己的总统,冲垮日本的东京,让所有人类好朋友冻死在冰天雪地里。

  《后天》是这么嘲弄人类的自以为是的:在东京天空下冰雹的那组镜头,像我们最爱的大块的水晶一样砸在我们头上,砸出了我们曾经自以为是的脑浆。

  我们是否准确的明白过自己的身份:其实你并不是主人,你也在这宇宙的命运之下;其实你并非跟你的邻居毫无瓜葛,你邻居餐桌上的毒韭菜可能你有幸躲过,那大气呢?水呢?邻居家卖给你的毒牛奶呢?

  没有人可以幸免,在满怀恶意的商业绑架中,我们可以当“鸵鸟”,也可以是“囚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