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雨:“悦”读,女性的教养与尊严
品聚书吧恒隆店总经理——
林雨,山东广播经济频道《林雨一刻钟》、《林雨天天读》栏目主持人,品聚书吧恒隆店总经理。身跨媒体人与书店经营者几种身份,林雨不止自身是书籍阅读爱好者,更是城市阅读平台的搭建者。从节目主持人到书店经理人,她如何理解女性阅读,在她眼中女性阅读是为了什么?女性需要阅读什么?
独立优雅:女性真正的阅读在于发现自我
干练、得体、个性、体面是林雨给人的第一观感。短发、白衬衫、黑毛衣,一举一动有条不紊,到达约定地点后,林雨不缓不慢的从品聚书吧的工作室走到记者就坐的窗边咖啡桌,一如广播里一样娓娓道来。
“阅读更多是为了通向生活,发现内在的自我。”林雨言简意赅。
在她眼中,书籍在生活中起到的作用,“是一种浸润,如春风春雨细腻无声,是对精神心灵的护理和改变。”
谈话伊始,林雨女儿从加拿大打来电话,林雨在电话里展示了她从阅读中带来的、对生活独特的“翻阅”。
林雨女儿现于加拿大就读,通话是为了和林雨商讨暑假订票回国事宜。买票前女儿通过网络上的反复比价、核算,计划订机票到北京然后转道上海虹桥,再由上海乘坐高铁回济南,这样整个行程可以省下两百多加币的费用。
“钱你可以再利用暑期去赚,行程上安全和便利最重要,我们的财富最终是要服务于自己的生命。建议你不要多折腾掉一天半时间,劳累自己的身体。”
教育就是女人重要的一项人生阅读,林雨对待自己的生活和女儿都有清晰的逻辑。节俭独立是她教给女儿的第一堂课,大学时代起林雨便让其前往肯德基、星巴克打工,“要让她知道金钱来之不易,但同时清晰明白财富的目的。”
从2007年到2013年林雨曾主持读书节目《林雨天天读》八年之久,节目制作期间集中又大批量的阅读让林雨受益匪浅。
“我读的书其实很杂乱,兴趣、自由、领悟才是第一位。”很多时候读书的内容好似也成为了我们时代酒桌上的功利谈资,迅速获取资讯,知道分子一样用知识社交和武装自己时常可见,在林雨看来:“阅读只是让人的心灵上穿上一重防护服罢了,阅读还是要真正内化为生活,内化成一种修养和教养,比如变成对待一棵春天的挡路的柳树、道旁的一块垃圾的态度那么简单。”
年过六旬的林雨十分注重自己的形象和穿着。“很多我的同龄人别说时尚,连打扮得体都做不到。她们放弃了自我,中国女性更喜欢把自我的生命捆绑在丈夫、孩子的身上,牺牲自我,阅读可以提供给女性自主、独立的生命意识。帮助女性找回尊严和教养。”
作为金牌主持人,从山东经济广播频道退休后林雨依旧保持工作状态,借助自己在媒体积累起来的文化传播经验和人生历练来的智慧,投入品聚书吧这个新舞台。经营书吧,操办活动,同时给几家杂志写着专栏,更新微信文章……十点钟回家对林雨是寻常。
生活无处不阅读:电商时代的书店生存
据林雨统计,参与品聚书吧活动以及到此购买书籍的人群,的确是女性多于男性,“因为女性更注重自我心灵的成长”。
在林雨看来一批有钱有闲又追求“慢生活”的人群已经生成。目前品聚书吧恒隆店几乎是全济南最活跃的实体书店之一,读书分享会、音乐会、思想讲座、各种作家签售时常在这里举办。
三八妇女节期间,品聚书吧的女性书单由林雨亲自拟定,每个纲目上林雨都特地加上“生活”二字:“亲情、生活”“工作生活”“人生哲学、生活”“时尚、生活”“人物、生活”“居家、生活”……这些书籍包括龙应台的《目送》、饶平如的《平如美棠》、蒋勋的《生活十讲》、《宋美龄传》、《跟法国女人学雅致》等等。
在书籍的选择上,林雨避开太过专业,首先期望通过书籍提供给济南女性一种生活方式上的选择。而在书店的经营上,林雨也同样定位为“大阅读”,将生活方式平台和生活方式阅读叠加在一起。
在她眼中“生活无处不阅读,阅读最终是为了服务生活,通往生活,为生活方式选择提供。”
在品聚除了书籍,还设置了几种“延展阅读”途径,其中一项是“专栏时间”,开设于每周不同的晚上。比如已经小有名气的“悦读时间”。
“这是一个有组织无纪律的阅读江湖。”林雨介绍进门即可参与,曾有实验中学的高中生看到某名家在台上读诗,拿着一本厚厚的写满七十几首诗歌的笔记本,便登台而上,要求大家听自己发言。在这个舞台上,小到四岁上台读童话,大到七十多岁的老太太由子女陪同前来读杨绛的《我们仨》。
“人人都有阅读的渴望和发声的权利,只要是阅读都会对其报以掌声。”林雨说。
书吧还设有“品质生活体验馆”,红酒会、心灵纸牌、手冲咖啡等活动定期举办。在林雨看来,阅读是为了认知世界,认识自己,寻找到个体在世界中的生存方式。“电商时代,传统书店依旧有竞争力,我们增加了‘大阅读’的范畴,更包容的为书籍之外的各种精神心灵阅读提供了展示和平台。”
同时,林雨并没有过高估计品聚的推动力,“我们只是尽量推动一种生活观念,为人提供一个短暂的停留,心灵停留、灵魂会客。商业时代的生活速度没办法由我们一人之力放慢。”
相关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