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新闻 > 封面故事 >

大鸡:一支烟的消失与回归

2015-03-14 23:05 未知/ □本刊记者 张艺翔 /

 

  2013年,停产7年的山东老品牌“大鸡”烟又重新上市了 ,并由最初的一元,提价到15元,取得了良好的市场反应,堪称次国货回潮的奇迹。

  属于特定历史时期的特色卷烟品牌,见证了时代的变迁。在山东,曾经比较著名的烟草品牌有绿牡丹、青州、嘉禾、孔府等,但这些牌子都随着时代的变迁逐渐退出市场。

 

  烟草老品牌见证时代变迁

  提起大鸡烟,很多老济南对其有着深厚的感情。

  早在1948年济南解放后,利华烟草公司派专人赶到济南,接管由国民政府经营的山东第一造烟厂,并改名为济南烟厂,开始生产大鸡牌香烟,自此,大鸡烟成为了济南人的专属。

  在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山东中烟相关工作人员称,他们前期的市场统计中,在山东,特别是在济南,大鸡烟有着广泛的基础。很多50岁以上的资深烟民几乎都是抽着大鸡长大的,不少80后烟民则是听着大鸡的名字成长起来。

  当年,大鸡烟2.5元、3元每盒的平民价格以及独特醇厚的枣香味儿,受到烟民的追捧。回忆起当年的大鸡烟,60多岁的市民老刘说,他最喜欢的是大鸡的那款“212”,“有几年物资紧缺,买烟还是得凭票证购买,平时都舍不得抽。”

  大鸡烟不仅是普通烟民的专属,它还凭借喜庆的包装,以及大鸡与大吉同音等因素。成为婚礼上的常客。“当年就是在哥哥的婚礼上抽到了它,自此就没换过牌子。它曾经陪伴着我走过了20多年的时光,2006年停产的时候我特意囤了一箱放在家中。”在提到对于大鸡的感情时,家住济南的李湘林说。

  除了大鸡烟外,泉城、白将军一度也是济南人比较喜爱的本土品牌。出差在外,走亲访友,一条大鸡或者是白将军是很多人送礼的选择。

  伴随着落实烟草行业品牌整合政策的出台,以大鸡为首的一系列老字号香烟宣告停产,自那以后,很多济南老品牌香烟在琳琅满目的香烟品牌中消失。这也让很多像李大哥这样的“大鸡迷”十分失落。

  百年山东烟草版图

  1917年,中国境内最早的烟叶复烤厂“英美烟草公司山东二十里铺烤烟厂”于山东兴办,山东烟草行业起步,山东的烟草品牌迅速发展起来。

  民国时期,仅在济南,登记过的私营业主和其他小作坊烟厂就有170余家,比较有名的品牌有嘉禾、斗鸡、进德会、华北、大明湖五种品牌。在山东省范围来看,山东烟草行业初具规模和竞争力,20世纪40年代初在青岛始创的壹枝笔香烟一度还曾风靡全国。

  抗战时期,八路军115师政治保卫部的侦查员经常通过卖烟卷来获取敌人情报。刚开始侦查员们把当地农户自己生产的卷烟买进来,带进敌占区,一小部分卖给小商贩,大部分供应给我军的地下工作者,以卷烟作诱饵,靠近日伪军,掌握敌情。

  但是随着对敌斗争的发展,卷烟的需求量越来越多,单纯从农户中收购,已供不应求。为了能够接近敌人的上层,1943年,山东军区敌工部研究决定,自力更生建立烟厂,115师政治保卫部在莒南县创办了利华烟草公司生产卷烟,这便是建国后曾很有名气的大鸡牌香烟。

  大鸡回来之后

  传说中,凤凰是人世间幸福的使者,它只有在经受了巨大的痛苦和轮回后才能以更美好的躯体得以重生。“大鸡”——这一山东人所喜爱的老品牌在半个多世纪以来跌跌荡荡的起伏仿佛就印证了这个“凤凰涅槃”的传说。

  有很多相关人士曾经呼吁,像“大鸡”牌这样历史悠久的烟草品牌,见证了山东,特别是济南烟草市场的发展变化,算是济南的“老字号”,应该给予保护与继承。

  2013年11月15日,山东中烟在经过一番紧张的筹备与升级之后,又一次将大鸡香烟推向了市场。新版的大鸡烟继承原版原料品质的稳定性,在口味上面,大鸡烟也还是之前浓郁枣香的特点。

  市场需求是新品上市的“风向标”。“大鸡”卷烟拥有七十多年的历史,最高年产量曾超过50万箱,是山东卷烟品牌的“老字号”。在济南市场,不少消费者对“大鸡”卷烟有着深厚的情感和认知度。

  吸烟有害健康,这一结论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但是对于生活在济南的人们而言,本土品牌的香烟已经不仅仅是作为一种简单的烟品存在,而是成为了一座城市变迁的见证,漫长的岁月为其打上了一种浓厚文化的烙印。某种程度上,它的存在更多的承载了老济南人对过往岁月的追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