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企“转调创”这一年
有很好的经济基础,却缺少高科技产业的支撑;有很大的工业规模,却面临着产能过剩;有很强的区位优势,东西部发展却不均衡。这是山东这个经济大省面临的一系列挑战。
如何由经济大省向经济强省转变?经济新常态下,如何探寻一条转型升级的新路径?鲁企“转调创”这一年发生了什么?
传统产业变朝阳
1.6万平方米的车间里,1460名工人各司其职,一条流水线下来就是一件完整的西服。“这儿主要做的是出口订单,定位高端产品,每套6000元人民币起价还是供不应求。”如意集团宣传部部长李云鹏介绍说。这个车间正是去年11月25日晚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过的车间。
“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如意集团时指出,‘企业是创新主体,掌握了一流技术,传统产业也可以变为朝阳产业’。这对我们来说是巨大的鼓励。”如意集团董事长邱亚夫表示,今年以来,集团重点做的就是向产业链的两端延伸,一端是研发,一端是品牌。2014年,品牌端,国内规模最大的数码印染生产线、我国首条全流程智能数字化自动纺纱生产线、100万套西服生产线建成投产;研发端,我国纺织服装行业唯一一家国家纺纱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正式落户如意集团。 “我们重新制定了未来10年的发展规划,2015年争取在毛纺和棉纺两个领域做到全球最好,2022年建成千亿级的全球时尚产业集团。”
加快转方式调结构,如意集团以发展成果证明了传统产业完全可以变为朝阳产业。山东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郑贵斌认为,山东产业结构虽然偏重,传统产业多,但产业基础良好,转调的空间巨大。经过近几年的改革实践,在“要不要转”这个问题上全省已经形成了共识,“会不会转”才是当前问题的关键所在。
从技术创新到思维创新
如果说如意的做法代表了产业内的转型升级,那么新兴产业的发展则代表了一种产业思维模式的升级。
邹城,孟子的故乡,以盛产煤炭而闻名。今年5月31日,第十三届全国大学生机器人大赛在这里举办,西安交大、哈工大等29所高校的代表队同场竞技。让人惊奇的是,承办这样全国性高端大赛的,是邹城一家名为山东诺博泰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的企业,并且还要连续举办5届。
由于还在安装设备,诺博泰的厂房感觉有些空旷,工作人员正在调试几台工业机器人手臂。“这些机器人对我们来说就是原材料。”诺博泰董事长李正江介绍,诺博泰的这些“原材料”机器人采购自全球工业机器人知名生产企业德国库卡(KUKA)公司,“机器人自己什么也干不了,我们的主要工作是进行二次开发,提供系统支持。我们给它编什么程序它就会做什么工作,哪怕一个初中文化水平的人都可以很好地操作。”
工业机器人二次开发,利润率低于20%就算少的。“这台用于大型石雕的机器人,硬件成本100万元左右,我们为它设计三套软件之后,售价400万元。”李正江指着一台正在调试的机器人说。
对诺博泰来说,这家企业将带动当地形成一个高端智能装备产业链条。对邹城市来说,在煤炭之外,转型升级又找到了一条新路径。
加快转方式调结构,创新驱动无疑已经成为山东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新动力。企业是创新的主体,山东已经有了海尔、海信、浪潮等创新力十足的大企业集团,而像诺博泰这样一批中小型高科技企业的快速成长,无疑将会成为山东转调的新引擎。
这些新引擎,有创新的技术,更有创新的思维。技术创新为转调提供了动力强劲的“发动机”,思维创新则为转调插上展翅高飞的“双翼”。
欠发达地区的“创新驱动”
相对发达地区的企业、产业发展需要转调、升级,欠发达地区的发展同样面临转调创问题。.
初冬时节,在菏泽玉皇化工的生产厂区,一套新型化工装置矗立在蓝天下,格外引人注目。“这是国际上首套采用固体催化剂技术的聚甲氧基二甲醚连续生产工业装置,技术水平处于国际领先,今年7月通过了国家级科技成果鉴定。到明年底,我们将形成年产300万吨的产能。”玉皇化工集团董事长王金书介绍说。
聚甲氧基二甲醚,其实是一种新型环保柴油调和组分,以煤化工的初级产品甲醇为原料进行的深加工产品,可以部分替代柴油,实现绿色排放。
“习总书记在菏泽视察时指出,欠发达地区抓发展,更要立足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做好特色文章,实现差异竞争、错位发展。”山东省副省长、时任菏泽市市委书记于晓明认为,菏泽煤炭资源丰富,近年来煤化工成为全市一个支柱产业。对特色产业也要按照总书记的要求,提高质量和效益,扭转粗放型发展的路子。
一年来,菏泽立足自身实际,把工作的重心转向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全市工业坚持“园区化、链条化、高端化、集约化”发展方向,加快培育壮大能源化工、生物医药、机电设备制造和农副产品加工产业,目前菏泽生物医药产业的产值和增幅都居全省第一位。
相关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