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焦虑症
从企业家之死到全民焦虑的氤氲
近日,游戏企业广州仙海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昨日在官方网站发布讣告称,公司总裁张旭在国庆前因过度劳累而突发心脏病逝世,年仅33岁。
据调查数据表明,过劳死、亚健康、自杀等都与焦虑情绪有关。英国医学杂志《柳叶刀》的调查显示,目前每10个中国人中就有1个患精神障碍疾病,估计全国有5000万以上的焦虑症患者。
从过劳猝死的陈逸飞,患上癌症的李开复,前阵被传去世的姜文到抑郁症的崔永元……其实焦虑在中国,上至名人,下到平民随处可见。
焦虑症有很多种,一种是私人病状,如因放不下过于追求完美而焦虑,形成性格性病症,一种是公共焦虑,是指民众对公共事务、公共决策(如公共资源、公共空间使用和分配不合理等)而产生的焦虑心理。
万盟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中国金融博物馆馆长王巍,内心有深深的不安感。他曾对媒体说,骨子里他知道自己只是一个小民,没有经济家底,没有政治依靠,从一个知识青年跑北京打工一直发展成一个民营企业的老板,内心从来没有过安全感,“你见识了什么是权力之后,才知道我们能干的太不算什么了”。
关于盛会的流水席,关于国际都会的追求,关于创富升职的成功学,无数人参与其中,日常生活却压力重重:买不起房,开不动车(堵),看不起病,上不起学,结不起婚等等问题,不一而足,让人怎能快乐得起来。
不知不觉间,一种全民焦虑的氤氲开始蔓延,从城市发酵生长,伴随着城乡劳工交流而向乡村扩散。很多人开始逃遁寻找新生活,也有很多人硬扛着,在社会大机器流水线上支撑。自感不幸福的人越来越多,几乎每个人都处于不安全感、无归属感的忐忑中。
“中国人其实是一个有话没处说的民族”
你有这样的情绪吗?做事的积极性下降;大量消极的负面情绪;食欲不振、睡眠质量下降;性欲下降……放下心里的伤,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
到底是什么原因,开始让众人感觉不快乐呢?
“当一个民工蹲在街头的时候,你会发现他眉宇之间还是有一丝忧郁的。中国人其实是一个有话没处说的民族。吃饭吃了仨钟头,说逸闻趣事多,艳照门多,但触及桌上人之间的这种话语很少,心里话一般都在肚子里装着呢。”刘震云如是说。
人的幸福源泉主要来自三个层面:物质、情感、精神。同时快乐又是看得见摸不着的主观感受,通常来说,影响快乐的因素除了外部大环境,还有信仰、健康、家庭、事业和社交等微观层面。
新的经济自由使数亿中国人过上了富裕的生活。然而,在繁荣的经济大潮中,一个已经困扰西方世界长达数世纪的问题也东渡到了中国:那就是非物质身份的焦虑。
这让人想起1968年罗伯特·肯尼迪竞选美国总统时发表的著名演讲:“GDP并没有考虑到我们孩子的健康,他们的教育质量,或者他们游戏的快乐。它也没有包括我们的诗歌之美,或者婚姻的稳定;没有包括我们关于公共问题争论的智慧,或者我们公务员的清廉。它既没有衡量我们的勇气、智慧,也没有衡量对祖国的热爱。简言之,它衡量一切,但并不包括使我们的生活有意义的东西。”
(本专题8-19页)
相关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