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新老赌王的“战国时代”
“世界第一赌城”的称号,早已由拉斯维加斯转至澳门名下。如果说拉斯维加斯反映的是一种胡作非为的时代精神,那么澳门就是当今经济繁荣的缩影。而从叶汉到何鸿燊再到吕志和,几代赌王的变迁更是一部种族、财富和政治变迁的兴衰史。
何鸿燊的百年赌业:一部种族、财富和政治变迁的兴衰史
在澳门博彩业,风头无人盖过何鸿燊。在澳门人眼中,他是“无冕澳督”和“米饭班主”,但从四房太太的风流情史到2011年年初的争产大戏,港澳坊间有这样一种说法:“男人没人斗得过赌王,而赌王总是斗不过女人。”
这位身材修长、风度翩翩的90岁大亨,无论是个人财富史、风流情史,以及他的舞姿,其惊心动魄与绮靡艳丽,堪比任何一部豪门题材的长篇小说。
上世纪中叶,澳门人一般认为当时的富豪叶汉才是赌王。出身香港名门世家的何鸿燊来到澳门后,与人合伙的澳门旅游娱乐有限公司取得葡国政府颁发的专营权,此后经过长达十多年的赌场博弈,终成叱咤风云的新一任赌王,对澳门赌业垄断经营40年。
何鸿燊修建的第一批赌场包括海上皇宫、新花园、中央百货公司等。赌客也逐年增多,除香港客外,日本、台湾、东南亚、欧美等国家和地区的赌客纷纷慕名而来。作为澳门赌场教父,三分之一的澳门人直接或间接受益于其公司。
然而自上世纪90年代中期始,东南亚爆发金融危机,黑社会开始拼抢赌场灰色地带。回归前的澳门治安症结所在被指向赌场。时任全国政协副主席的霍英东指出:“澳门的治安问题严重与娱乐公司独揽赌权及其经营方式有关。要解这个死结,未来特区政府应将赌权收回。”
2001年11月,在何鸿燊的赌牌行将到期之际,澳门特区政府宣布将赌牌增至3张,并向海内外公开招标,吸引国际资本进入澳门。由此,何鸿燊垄断时代宣告结束,澳门进入赌权多元化、国际赌业大鳄竞相逐鹿的“战国时代”。
首富吕志和:新赌王的12年
2014年最新出炉的彭博亿万富翁指数显示,香港银河娱乐主席吕志和身家大幅飙升至296亿美元,超出长和主席李嘉诚成为亚洲新首富。
吕志和的身家大部分来自持有澳门赌牌的银河娱乐,占比达到了42%,随着澳门赌博业的蓬勃发展,银河娱乐股价在2013年大涨成为香港蓝筹股之首。而就在5年前,这还只是一只因金融危机遭受沉重打击的“仙股”(香港股市对股价不到一元的低价值股票的称呼),2008年其最低每股价格仅为0.5港元,以此计算,公司股价5年来涨幅达到了惊人的7,000%。
在此之前,老赌王何鸿燊旗下的澳博5年内最大涨幅约为2,000%,美国赌王Sheldon G.Adelson旗下的金沙中国最大涨幅也仅仅超过300%。
从进入博彩业到成为新赌王,吕志和用了12年时间。他的发家史,无疑是澳门赌业繁荣期的最好佐证。
祖籍广东的吕志和1934年为躲避战乱逃往香港,13岁在路边摆卖熟食,二战后靠买卖美军在冲绳岛的机械赚到第一桶金,26岁成立嘉华集团。1996年,吕志和已经以150亿元的个人资产在香港百亿富豪榜上高居第十位。
在过去150年间,澳门的赌业全部集中于与大陆相连的澳门半岛。2002年澳门开放赌场牌照,年过花甲的吕志和不惜投入全部财产的四成,开始了事业的一场豪赌。他联手美资威尼斯人集团,以88亿港元投资预算拿下澳门三个赌牌之一,成为首家获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发出博彩经营权的港资企业。
尽管后来澳门特区政府允许赌牌一分为二,澳门博彩业出现六张赌牌,但银河在其中始终坚挺。目前澳门共有35家赌场,银河娱乐集团拥有其中六个,吕志和也因此被誉为新一代赌王。
澳门风云:
外来大亨们的“谍影重重”
何鸿燊的独家经营权于2002年失效,获得了经营执照的外资赌场大批涌入。第一家开业的外资赌场是澳门金沙赌场,后台老板谢尔登·阿德尔森来自拉斯维加斯,被《福布斯》杂志评为全美富豪榜第7名。阿德尔森说自己是“中国历史上最大的投资者”。10来年前,他就看中了澳门是中国13亿人口的门户,并成功地获得了中国政府的批准。
2004年5月金沙赌场开业时,数千人如潮水般拥入了赌场。仅仅一年时间,金沙澳门赌场就收回了建筑成本2.65亿美元,阿德尔森乘胜追击,投资24亿美元的威尼斯人正式开业,其赌场面积居全球之冠。
即使按照中国的标准,澳门的发展速度也是惊人的:10年来经济增长速度为年均19%,几乎是中国内地经济发展速度的两倍。2010年,澳门的赌资总额达到了6000亿美元,几乎是美国每年所有自动取款机提取的现金总额。
突飞猛进的经济发展,造成这座城市在许多方面都面临不足。有一个月,全澳门的硬币几乎都不够用了。赌场改变了生活和工作的节奏,而并非人人都对此表示欢迎。一位担任澳门立委的中学教师坦言:“学生们都说:我立马就能在赌场找到一份工作,挣钱比我的老师还要多。”
相关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