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新闻 > 封面故事 >

刘晓庆们的商业姿势

2013-09-02 13:20 未知/ □本刊编辑部 /

 

  从唐代商界“她时代”到“刘晓庆”品牌——

  两千年商业史里的女性进化

  “刘晓庆”三个字就是品牌。连续半个月,全国上千家媒体对刘晓庆再婚进行狂轰滥炸的炒作,据悉已直接影响到了刘晓庆在四川筹拍已达半年的电影《神秘的大佛》的拍摄。

  2000年,胡润让刘晓庆登上了《福布斯》中国大陆富豪前50名。13年后,她仍然在将自己“亿万富姐”的故事继续发扬光大。私生活和资产是这个聪明女人不断吊人胃口的两大悬念,而故事结尾在多数人意料之外。

  这仍然是在男性世界里确立女性地位的时代,然而这是女性与财富、政治和娱乐相结合的时代,是女性身体价值和思想观念最大化体现的时代,也是女性回归自我的时代。

  叔本华对女人的论断:“女人没有判断力,女人目光短浅,女人的天性就是服从,女人就是要求被主宰。”叔本华以为这是大自然对女性的惩罚,刘晓庆却让人觉得这是女人天然的能力馈赠。女人因为承担繁衍重任,无论顺境逆境都必须存活下来,所以上天赋予她这项生存能力,其实是一种弹性和韧性,成为对厄运的抵抗机谋。

  一部两千年的中国企业史,到处是面孔模糊的商人,而若以性别来论,女性则更寥若晨星。据《太平广记》等书的记载,“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唤客尝”,独具西域风情的酒肆模式和经营特色,曾成为唐代商业经营中最具特色的一幕。

  女子经商之风自汉唐之后一直缕缕不绝,据《中国经济史》作者侯家驹的考据,“在北宋,妇女还从事茶肆、食店、药铺之经营,并作小贩、卖卦及牙人。”但是到了12世纪的南宋时,风气终于大变。当时出现了一股礼教运动,对女性的约束大大增加,从此女性被关在宅门之内,再也无法在商场上有所作为。

  从唐代女商兴盛到宋元之后的绝响再到新时代的名女人刘晓庆,女富豪们的变迁不仅仅只是一次新的观念变革,它还在某些层面上诠释了我们的时代与财富文化。

  女富豪货币志:

  适者生存的财富游戏?

  英国的国家船舶博物馆收藏了这样一条船:自它下水后,曾138次遭遇冰山,116次触礁,27次被风暴折断桅杆,13次起火,但它一直没有沉没。

  曾经随着巨大的商业王国一起倒塌的刘晓庆希望自己就是那条船。

  2002年6月20日,因税务案件,刘晓庆被关押进秦城监狱。改革初期,规则尚在确立之中,企业偷税似乎是心照不宣的灰色地带,如刘晓庆所言:“那个时候中国就如一条没有红绿灯、没有交通警察的高速路,你只要胆子大,敢玩命,你就可以开。但开得不好会翻车。所以建国以来的前十名富豪,现在差不多都在秦城。”一语成谶。

  中国传统保守的财富意识,让大陆富豪更偏向于保持低调,不想让任何人知道自己的财富状况,对“富豪排行榜”更是敬而远之,刘晓庆却面对富豪榜放言:“我的资产多到我都没办法说清楚。”

  而随着中国富豪登上富豪榜,他们的纳税情况开始备受关注。刘晓庆的滑铁卢,某种程度上说明中国在经济政策、舆论监督和企业管理层面,已经发生了微妙的改变,也可看做原始积累时期的无序已告一段落的标志性事件。

  刘晓庆们的进化,是不断地适应市场与全球环境中上演的一幕幕适者生存的游戏——我们以文化的方式,反观她们的财富变形记,可以发现不同的社会发展阶段决定着她们的商业姿势,同样,这些模式也折射着中国社会的急遽变迁,见证了社会发展的某些隐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