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新闻 > 封面故事 >

普京大帝,婚姻不正确

2013-06-15 22:26 未知/ □ 花蜜 /

 

  普京离婚了,成为继彼得大帝后第一位离异的俄罗斯最高领导人。

  俄罗斯有句民谚:“如果你嫁的男人像太阳一样,早晚会有别人分享他的光芒。”更何况,对于普京妻子柳德米拉来说,她如今难得一见的丈夫在公元2000年世纪之交第一次入主克里姆林宫之后,便已经蜕变为属于全俄罗斯的大帝普京。

  帝王与强权,曾让地球北端最辽阔苍莽的国度雄霸天下。俄罗斯历史上的辉煌往往都与个人的霸权紧紧地联系在一起,这其中也包括他们对于配偶态度的两性霸权。彼得大帝26岁时把第一任妻子送进修道院,叶卡捷琳娜女皇一生拥有至少13名情人……

  三百年后,世界是平的,“第一夫人”的外交职能已经成为现代政坛的全球化规则,大多数政要们在N年之痒、无性婚姻、婚外恋、工作家庭冲突等诸多冰山后,维持着婚姻的政治正确——普京大帝却用离婚扒掉了皇后的新装,成为那个说出“第一夫人缺席”真相的孩子。

  总统婚姻走下了神坛,普京大帝仍然端坐。

  那也许是因为——他根本不需要或者不耐烦需要“夫人外交”的政治套路。正如同普京在总统办公室悬挂的那幅彼得大帝肖像,他们煞费苦心为实现俄罗斯民族复兴所必备的精神动力,才是他们的春药。 (本专题12-17页)

  缺席的皇后

  如果不是离婚的消息,俄罗斯人大概早已忘记了他们的第一夫人柳德米拉·普京娜。

  从大约两年前开始,她的社交活动实际上降到了零,被媒体称为“隐形夫人”。没有街头庆祝,没有难忘的音乐会,没有焰火……今年年初,各大新闻频道甚至只字未提第一夫人柳德米拉·普京娜的55岁生日。

  至于普京总统本人,在妻子生日那天,全国民众都目睹他拥抱法国流亡者德帕迪约的宽肩膀,后者来到黑海之滨的总统官邸领取他的俄罗斯护照。第一夫人却不见踪影。这几乎没有引发公众的任何反应。

  去年,互联网上偶尔还能见到这样的问题:柳德米拉·普京娜怎么不见啦?或者“普京把妻子藏在一个修道院了”——今年,俄罗斯人对她甚至提都忘了提。

  直到6月6日,当普京夫妇共同在克里姆林宫观看芭蕾舞演出后宣布,两人的婚姻走到尽头之前,大家还在惊讶,因为这是这对夫妻最近一年来首次同时公开出现在公众面前。

  两人上次一起公开露面还是在去年5月7日。当天,普京第三次就职总统,胜选后去滑雪庆祝时,相伴的是亲密战友梅德韦杰夫和老朋友贝卢斯科尼。那天也是东正教的圣诞之夜。克里姆林宫观察者称,这并非普京第一次不跟妻子共度东正教的圣诞节。

  在这里,俄罗斯的“微型”总统德米特里·梅德韦杰夫构成了光鲜的外立面。“他的工作——如同美国的第一夫人一样——就是保持曝光率。”前苏联领导人赫鲁晓夫孙女尼娜·赫鲁晓娃说。

  对于总统离婚的消息,俄电视节目主持人索布恰科开玩笑称,普京现在成为俄罗斯“头号光棍”。俄罗斯人大多不关心领导人的妻子,反过来第一夫人们也极少和丈夫争夺或分享关注。但是,即使按这些标准,普京娜的公开露面从来都不曾过分引人注目。

  丘吉尔曾说过:“国王的婚姻,可以是邻国之间的和平纽带,也可以是赢得战争的保障。”在美国“励志型”夫人米歇尔、法国时尚老婆布吕尼们乐此不疲地充当各自老公的助选利器时,普京夫人却很少陪伴在丈夫身边。

  普京传记《第一人》称,柳德米拉曾对采访她的人说,当她在1999年得知她的丈夫将接任叶利钦总统的职位时,她充满了恐惧。“当我得知这个消息,哭了一整天。因为我知道,我从此不会再有私人生活了。”

  此后,普京每年会和妻子公开露面几次,但仿佛只是例行公事。还有能让人们意识到柳德米拉是普京夫人的地方,是总统每年的财产申报单。2011年,她的收入是44.3万卢布(约84600元人民币),是丈夫十分之一。

  一些俄罗斯观察者已经习惯性地认为,没有第一夫人,俄罗斯完全可以运转正常。曾经常常给普京提供建议的莫斯科普列汉诺夫经济大学副校长谢尔盖·马尔科夫说:“第一夫人的位置已经空了一段时间———俄罗斯人宁愿国父单身。”

  第一权力家庭的“色情想象”:

  貌似完美的婚姻并非构成普京个人政治形象和领袖气质的主要因素

  西方有句名言,政治家生活在玻璃房里,无隐私可言。但在俄罗斯政坛强势屹立十多年的普京大帝,显然并未住进玻璃房。时至今日,俄罗斯人对普京的家事知之甚少。

  举例而言,普京的一双女儿一个1985年生,一个1986年生,但她们成年后的照片,近十年从未在俄媒体曝光。西方政治家惯用的助选必杀技是打家人牌,但即使在去年底抗议议会选举的人潮汹涌,普京政治权威受到最强劲挑战之时,也没见俩女儿出来为父亲助选站台。

  何止竞选不打女儿牌,普京也从不打夫人牌。

  强人普京像保守国家机密般刻意维护家庭隐私,只能更加激发外界的探究兴趣,去年11月,《柏林时报》称拿到德谍报机构 BND的秘密档案,显示普京在1985至1990年作为克格勃特工派驻德累斯顿期间,曾经常婚外找情人,婚内打老婆。俄总理发言人对这篇被广泛转载的报道以8个字回应:“毫无根据,一派胡言。”

  有时,俄媒体也会加入普京家事的炒作,但常为此付出沉重代价。2008年4月,小报《俄联邦记者报》率先投下震撼弹,称普京将迎娶24岁的奥运冠军体操美女卡芭耶娃。普京愤而回应:“媒体必须讲底限,我最烦那些成天耸着鼻子对他人生活作色情想象的人。”此话一出,《俄联邦记者报》以“亏空太大”为由被发行人关门。

  但普京的狠话,还是赶不走别人的“色情想象”,尤其是在网上。去年,俄罗斯不少博客盛传,柳德米拉早已对丈夫心如止水,住进了一家修道院,美国《时代》周刊记者曾亲赴疑似修道院外求证。

  俄社会学家奥尔加·克里什特拉诺夫卡娅认为,普京只是继承了苏联领导人的传统,尽量让自己的配偶远离公众视线。她在接受美国《时代》周刊采访时说:“在俄罗斯,第一夫人的地位和西方国家完全不同。这是因为我们对于女性角色的心态不一样。我们的第一夫人实际上就是家庭主妇,她的责任就是照顾孩子,不要让自己介入政治。”

  第一个打破这种传统的人是戈尔巴乔娃,但在俄罗斯人看来,这个例子实在是非常失败。换言之,性格温和,相貌平凡,为人处事低调的第一夫人一直以来仅仅是普京的一个“附属品”。事实上,普京执政十余年来,其坚毅、果敢的个人形象已成为俄罗斯国家形象的重要符号,并不要求夫人在国际国内事务中为国家增光添彩。

  普京“硬汉”形象塑造的成功之处就在于,他恰好符合了俄罗斯传统政治文化中对强权崇拜的心理,以及民众对理想俄罗斯领袖的期望。虽然说维护良好的家庭形象可以展现普京温柔的一面,但这并不是构成其个人政治形象和领袖气质的主要因素。

  男性政治的文化之根

  孔圣人说:“大婚,万世之嗣也”,强调婚姻的重要性,关系到人类的繁衍。对于政治人物而言,婚育的意义不限于私领域,结婚并非“合二姓之好”那么简单,更成为争取民众支持的“软实力”。

  钻石头冠、皇家马车、阳台一吻,当年英国威廉王子和平民女子凯特的婚礼,给困境中的英国经济打了一针强心剂,古老王室也因此焕发了新的生机。而素以浪漫著称的前法国总统萨科齐则用“总统婴儿来了”来迎接总统大选。当萨科齐的老父亲证实,儿媳布吕尼已有身孕,人们从这条生活新闻当中,除了读出“总统夫妻婚姻稳定”,更得到“第一夫人怀孕助选”的结论。

  也因此,尽管俄罗斯最新民调显示,有七成以上被调查者认为总统有权选择自己的生活。但《莫斯科共青团员报》仍然忧心忡忡:他这是在拿自己的声誉赌博。 “这是一个令人悲哀的消息。俄罗斯所有东正教信徒应为拯救普京夫妇的灵魂祈祷,反击反俄势力的幸灾乐祸。”

  一直以来,权谋被当做是男性的游戏,而随着政治透明度和人性化程度的增加,公共领域和私人生活之间的壁垒变得模糊。私领域成为政治人物展现智慧的另外一个舞台。

  普京选择了体面、平静、温馨的分手形象,说明普京十分重视个人政治形象和国家形象的维护,实现国家利益是推动普京改变国家形象的重要动力。

  事实上,女性占据统治地位时代的男性们已经跃跃欲试,把女性生殖崇拜变革为男性生殖崇拜,这个变革过程伴随着人性、道德、伦理、家庭、心理(个体和群体)等各个方面朝着男性期望的方向发展。

  普京“性感硬汉”形象的塑造便可以追溯到其民族精神的源头。

  俄罗斯著名评论员诺维克夫说:“融入大自然,野营、游泳、钓鱼、打猎这绝对是俄国男人的最爱。俄罗斯历史上,伟大的时代,总是有着强壮的领袖,最典型的就是彼得大帝。我们俄罗斯人对国家、领袖和东正教有着特殊的情怀,往往他们之间又有很密切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