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新闻 > 封面故事 >

济青双城记

2013-04-14 08:56 未知/ □ 江寒秋 /

 

 

  罗茨墨非说过:“大城市的形成依靠两个因素:一个是区域政治机构集中在一个杰出的地方,一个是高度整体化和专业化的经济体制集中在一个显著的地方。”济南和青岛同为齐鲁大地的两个中心城市,恰好应了罗茨墨非这句话。济南是被儒家思想体系熏染千年的鲁文化中心,海洋青岛则代表了勇于创新的“齐”文化,定位的不同、传统的差异,决定了城市气质的“齐”“鲁”之战。

  青岛在1897年成为德国租界后,才开始从渔村转变为城市,所以德国风格的建筑物在青岛自然不少见,至今保存良好的八大关曾让德国人惊叹“比德国的建筑更具德国情调”。

  明星和明星企业增加了青岛的时尚先锋度,你认识的青岛明星肯定不少,黄晓明、陈好、唐国强、倪萍、黄渤……个个都是影视上的红人。青岛的明星为什么这么多?或许只能用“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来解释。

  至于明星企业,青岛的导游会如数家珍地抖出“五朵金花”的名字。“五朵金花”或许难以一较高下,但是海尔的掌门人张瑞敏是青岛企业的“带头大哥”则毫无争议,他因“怒砸冰箱”而得名“大锤企业家”。

  “五朵金花”中的青岛啤酒,最早由德国人创立,却在青岛人手里发扬光大,成为最具国际知名度的中国啤酒。青岛啤酒给青岛人带来了喝啤酒的生活方式,据说青岛男人脾气很好,原因很简单,低度的啤酒让人性格温和,这自然使得他们和那些嗜饮烈度酒的火爆男人不大相似。

  这是一座微醺之城,闲适、安逸、平和,同时又有着几乎是全中国最强烈的城市自豪感。

  济南作为政治、文化中心,学府林立、(文房)四宝兴盛、民性柔顺、和谐、含蓄。青岛作为新兴工业城市则民风豪爽、耿直、崇尚时髦。他们对内陆古老的城市往往不以为然。看不惯内地人缓慢的节奏、讲究虚礼和外表落伍。

  受传统文化熏陶深厚的济南人,在书、画、文物古董、京剧甚至斗蟋蟀等这些中国传统文化方面的爱好要远远强于青岛。而青岛人对服饰的考究、讲排场要面子的程度、对生活环境质量的要求要大大高于济南。

  济南是知识精英分子和齐鲁传统文化相结合构成的“大雅大俗”的城市文化,而青岛则由于缺乏深厚的文化浸润而形成一种“雅俗共赏”的城市文化。济南的城市文化有着强烈的反差和对比,这里既有书墨飘香的“大雅”,也有光着膀子蹲地摊喝扎啤的“大俗”。而青岛则没那么明显。既雅不过济南,也俗不过济南,整体的城市文化取向是中间派,青岛盛产娱乐界的人才,便是这种城市文化的集中体现,在青岛很难产生大师级的人物。

  形容济南城市文化的词语往往是:传统的、朴实的、深厚的、保守的、中庸的、谦逊的、官的。形容青岛城市文化的词语往往是:开放的、超前的、功利的、浮浅的、商业的、时尚的。

  济南和青岛有着不同的城市性质、文化机制和生态环境,这使得两地的城市文化具有不同的价值、功能和趣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