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新闻 > 封面故事 >

希拉里,这娘们儿

2012-08-11 10:28 未知/ 齐鲁周刊 /

  希拉里最近很忙。

  6月,她在美国著名的哈佛大学发表演讲,对将来的中国发表预测:20年后,中国将成为全球最穷的国家。

  7月9日,她对蒙古国进行了4个小时的闪电访问,高调宣称蒙古国是“亚洲民主典范”。“……与那些继续抵制改革的政府形成了鲜明对比……” 这段话被认为在暗批中国。

  7月11日,她访问老挝,用美国版本的“湄公河发展计划”和中国版本的类似计划展开竞争。

  8月1日,她开始非洲之行,在塞内加尔发表演讲,呼吁非洲“与负责任的外国合作”,强调美国“支持人权与普世价值”,不像“其他国家”。

  ……

  冷战结束后,美国的国务卿中希拉里是最累的一个。从人权问题到西藏问题、宗教问题,再到钓鱼岛、南海,关乎中国核心利益的诸多因素,她似乎都会以“自由女神”的名义张开嘴巴喋喋不休一番。

  正如浑身都是肌肉的硬汉普京直接点名让批评俄选举的希拉里“闭上她的嘴”,“只有俄罗斯人有权决定自己的未来”,中国的部分网民开始发出“中国该给这美国娘们儿一个下马威了”的声音。

  李碧华曾说,美貌是一个女人的人生大奖,其他诸如才华都只是安慰奖。65岁的希拉里却告诉我们:这完全取决于定位。所以,选择了“总想以自己的聪明和知识让男人服我”的这个美国女人,果断地决定戴上一顶也许是终身制的“绿帽子”,在全世界面前和有外遇的丈夫握手微笑。

  1967年, 大学二年级女生希拉里在给中学同学的信中这样写道:“即便生活是荒谬的,我为什么不能让它荒谬地快乐?”

  40年后,这位当年的女愤青,早已不再对人生的意义感到彷徨。自从2007年1月正式宣布参选总统以来,希拉里凭借雄厚的财源和庞大的组织系统,以机器般的坚定意志和缜密运作,在她人生最重要的这一战中,奋力冲向权力的巅峰。

  半个美国热爱她,半个美国憎恶她。

  在支持者眼中,她是民权斗士,女性楷模,为追求公平与正义而从不畏缩。在反对者眼中,这是一个要全盘颠覆美国传统价值的激进左派,她冷酷无情,工于心计,不择手段攀向权力顶端。

  政治人物可分为三类:政客、政治家和领袖。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应属第三类。这位被认为是美国历史上最接近总统大位的女性,却也被认为是美国最具争议性的政治人物。

  你可以不喜欢希拉里这个人,但是不能否认她的历史地位;平心而论,这是美国政界最闪耀的一抹粉色。

  成长于狂飙激进的上世纪60年代,从反建制的先锋变成今日的建制内翘楚,希拉里的历程有如美国左翼一代成长史的缩影。国务卿希拉里所面对的,不只是对她个人的投票,也是对这一代人的一个历史鉴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