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济南母亲的儿科求索
姐妹同年得子,且品种各异,刚刚凑成一个“好”字,令于女士一家欢喜加倍。两个孩子的成长互为镜鉴,两个母亲很轻易地找到了同龄孩子的共性,也很容易地发现娇儿的各自特质。而在与儿科双倍的接触中,她们更成为苦苦求索“靠谱医生”和靠谱“自救”的革命战友。
妹妹在产后42天复查时,小男孩略有咳嗽的症状,就在例行体检时给儿童保健科的大夫提及。儿保科的大夫用听诊器听了听,一脸忧虑道:去儿科看看吧,疑似新生儿肺炎。儿科一中年女大夫问了3句话,就说,去拍个片吧。孩子在拍片室的操作台上,显得格外弱小,不断地扭着头吭吭着,终于皱着眉头哭起来。两个大人一边一个固定着孩子的四肢,感觉很像献祭者。拍片的大夫过来看了一眼:这么小的孩子就拍片啊。妹妹的眼泪就流出来。姐姐强忍着不语。等待出片的时间感觉很漫长。但儿科大夫看片子只用了一眼,就指着片子报告书的最后一句道:肺炎,住院吧。不知道有没有床位,我先开个住院单。
能不能不住院,开点药,或者每天来打针?
不行。
一般多长时间出院?
不一定,怎么也得两个周。
彼时距离农历的新年只有三两天了。这娘俩注定得在医院里过年。家里人至少还得来一个伺候婴儿和产妇,还得有一个来送饭。这个年,会很熬人。
姐妹俩到儿科病房去问床位,回答也很简洁:
没有。也许下午会有人出院,不一定,得问大夫。
那我们怎么办理住院啊。
手续可以先办,排上队,但床位不保证。
这意味着让一位刚生产完40天的母亲抱着40天的孩子冒着年底的严寒下午再来一次,若依然没有床位,只好明天再来。
姐妹俩抱着孩子在儿科病房的走廊里走过来走过去,看到病房里的孩子们每人头上都贴着医用胶布、粘着注射针。家长们多是一个抱着孩子,一个跟在后边擎着根杆子挑着注射液,像拉磨的小毛驴一样在不大的病房里踱来踱去,妹妹的眼泪扑簌扑簌地流下来,姐姐想到自己的外甥头上也得扎那么一下,心里酸酸的。一个念头突然冒出来:
不会误诊吧。
这个念头让她们赶紧赶到了济南市妇幼保健医院。为了保险,一路上不断打电话给有小孩的朋友:你知道妇幼哪个儿科大夫权威吗?
在进妇幼大门前,终于得知了两个据说最权威的大夫名字。该朋友说无论是济南妈妈网上网友的推荐还是自己的亲身经历,这俩大夫是真不错,唯一的问题是找的人太多,得排队。谢天谢地,其中的郑大夫刚好在门诊。姐妹俩隐瞒了就诊史,只给郑大夫介绍了孩子的情况。郑大夫听了听孩子的心肺,很肯定地说:
感冒了,开点药吃吃,不要紧。
不是肺炎吧?
瞧您这当妈的,不照顾点好的。
当妈的赶紧把片子和诊断书拿出来。郑大夫看了看医院的名字,指着片子说:这点阴影不一定是肺炎,孩子只要呛了一口奶,这个地方都会如此。
果然,孩子吃了几天的药就一切正常了。前后只花了百八十块钱。假如住院半个月呢?恐怕没几千块钱出不了门。
孩子百天以后,姐姐又接到妹妹哭唧唧的电话:妇幼的一个大夫说孩子是肺炎,要住院。
这次郑大夫说:“张大夫是我们院的老大夫,我不能改她的诊断。”
一个“改”字给了不肯死心的母亲们希望。一番周折,同上次如出一辙:感冒,就是感冒。二人抱着孩子简直逃一样离开了医院,唯恐大夫反悔,又把怀中的小娇儿弄回去住院。
两个多月后,姐姐第三次接到了妹妹的电话:孩子真的肺炎了。
不是误诊吧。
不是,郑大夫看的。她第一次看的时候就说先吃药观察一下,给孩子说咱们坚持一下,能不打针就不打针。这次来复查,孩子的爸爸说一切听郑大夫的,让输液就输液,让住院就住院吧。这次说必须要打针了。
打什么针。
青霉素。郑大夫说最好不要一开始就打头孢一类的,宁肯让孩子痛一次,做个皮试。
下午两点半,孩子终于在头上扎了一针。姐姐的心哆嗦了一哆嗦,随即释然:假如42天的时候听从某大夫的,或者百天的时候又听从了某大夫的,孩子,你已经很幸运地缓刑两次了。
姐姐记起很多年前采访过济南中心医院中医科的张弘毅大夫,他的观点也是能不输液就不输液。在他的临床实践中,经常发现有的患儿一生病就打针,为了见效快使用的消炎药不断升级,结果导致孩子自身免疫系统紊乱,很小的感冒反反复复拖拖拉拉。他有时干脆让家长停了各种消炎药注射,只给孩子熬一种用萝卜、葱根、丝瓜瓤等等做的汤当水喝,很便宜,孩子反而症状缓解渐渐痊愈。
第二天复诊。为了不重新做皮试,必须赶在24小时内打上第二针。姐妹俩1点钟就去医院排队,还是排了个第22位。
终于轮到自己。一路狂奔着取药,然后跟输液大厅的护士说明情况后,孩子终于在2点20分输液。
在等待郑大夫问诊的时候,听到郑大夫对一病号父母说,这药7毛多,用不了十分之一,也就是7分钱的事儿。妹妹给孩子开好药后,姐姐也顺便给自己的孩子看了看感冒,结果郑大夫说:开一个某某药吧,你妹妹家应该有,吃她家的就行,开多了浪费。
输液的时候,姐姐给妹妹提到:前两天孩子眼角分泌物增多,眼科一大夫说红眼病,给开了两瓶药,一瓶就80多啊。咱们小时候用的红霉素眼药膏现在不才3毛钱吗。妹妹哈哈大笑:我家也有这么一瓶80多的药,说是进口的。后来看另一大夫时也提了眼睛的事情,大夫说发烧感冒也会引起分泌物增多,感冒好了自然状况消失,不必用眼科的药了。果然,两瓶80多的药用了一两次就尘封了。
相关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