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新闻 > 封面故事 >

古墓的尴尬:专家的一厢情愿与众说纷纭

2012-04-29 22:58 未知/ 张霞 /

  4月22日,山东省文化厅副厅长、山东省文物局局长谢治秀带领考古专家到纪王崮春秋墓葬考古现场指导考古工作,并召开了“沂水纪王崮古墓保护专家座谈会”。

  大量大墓出土文物,何去何从?省文物局对此如何表态?专家意见为何?纪王崮古墓墓主到底为谁?现场文物专家为何对墓主身份各执一词?对此,本刊记者专访了山东省文化厅副厅长谢治秀以及相关考古专家。

  山东省文化厅副厅长、省文物局局长谢治秀:

  现在就要求建博物馆,是一厢情愿

  4月22日,沂水纪王崮山顶考古现场雨后的泥土还未干透,之前简易的防雨措施已经改进,防雨罩加宽了数米,并加盖了帆布罩,侧面增加了排水沟,靠近古墓的土地上也盖上了塑料布。

  “要确保中到大雨都不会威胁到古墓。”22日下午,谢治秀在考察完古墓现场后脸上颇为严肃,马上提出了几点改进意见,“现场的防雨措施很差,顶子真的不漏雨吗?马上挖个排水沟,确保现场不渗水,这其实是个很简单的工作。”

  除此之外,谢治秀督促,现场考古工作要加紧进行。由于已经出土的青铜器等文物长年深埋地下的环境被打破,裸露在空气和光亮中,本身已经非常脆弱,有的甚至残缺。考古队要尽快确立文保场所,并进行青铜器的提取,创造一切条件保护好青铜器。

  在4月22日举行的“沂水纪王崮古墓保护专家座谈会”上,谢治秀还指出了沂水县文物管理无行政管理机关的问题。

  谢治秀说,沂水天上王城崮顶遗址要立即申报省重点文保单位,以便提高规格,加强保护力度。由于此前不属县、市级别的文保单位,本着特事特办原则,一步到位。

  一面是省文物局局长直指当地文物管理和保护的若干问题,一面是沂水县难以保护好这些文物的客观事实。面对如此矛盾,凭着积极争取的态度能否将文物留在沂水?这是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

  当地政府和景区负责人极力要求将文物留在原址进行开发和保护。天上王城景区所属山东恒泰纺织集团董事长孙炳伟,在会上发言时激动地表示:“我们恳请省里批准将文物留在景区,我们一定尽全力保护文物安全,并投入充足资金打造遗址博物馆等配套设施,确保文物价值得到最大程度的实现。”

  在谢治秀主持的专家研讨会上,并未对此举措进行明确表态。

  但在纪王崮春秋墓葬考古现场,谢治秀接受本刊记者专访时明确表示:“现在最重要的工作是保护,加强这一方面管理,倾听专家意见,把已经发掘的保护好,已经出土的利用好,更好的保护墓地。我带来考古专家、文字专家加快考古工作的进度,要根据后期文物出土的情况和文物价值,才能定论。现在地方上就要求建博物馆都是一厢情愿的。”

  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原所长张学海:

  只能说是个重要发现,称不上重大

  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原所长张学海首次到崮顶春秋墓考察是清明节期间,4月22日,张学海再次考察古墓,进一步判定墓主的身份是莒国国君。

  崮顶春秋墓残长28米,宽13.6米,显得比较狭长。张学海认为,1975年沂水县刘家店子出土的一处“莒公”墓葬,也是南北长东西宽,拥有南、北器物箱。而北边箱坑内,也同样发现大量的青铜乐器,如甬钟、鎛钟、钮钟等,也有两件錞于。

  张学海表示,山东境内春秋古墓不独此一家,莒国旧都莒县莒南大店老龙腰、沂水县刘家店子,两个地方各有两个莒国国君墓被确认。“纪王崮古墓只能说是个重要发现,称不上重大。”

  另外,崮顶春秋墓和刘家店子春秋墓都有殉人,这也是一个共同的墓葬特点。

  省博物馆研究员、原山东省古文字研究会会长王恩田:

  墓主名叫中叚氏?

  4月22日,省博物馆研究员、原山东省古文字研究会会长王恩田首次公布解读的铭文。其中,高66厘米的铜鼎上5行27字,释义为“华孟子作中 叚氏妇中子 媵宝鼎其眉 寿万年无疆 子子孙孙保永享”。

  王恩田告诉本刊记者,华孟子就是这件大青铜鼎的制作者。制成后,给自己名为“仲子”的二女儿作为陪嫁用,希望长寿万年没有尽头,子子孙孙来享用。崮顶春秋墓出土的这件华孟子鼎,证明墓主应该是华孟子的女婿,也就是仲子的丈夫中叚氏的墓葬。

  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考古系教授、纪王崮古墓考古总领队任相宏:

  古墓主人除了美国和日本,都有可能

  针对张学海的“莒国论”、王恩田的“墓主名叫中叚氏论”以及各路专家的“江国论”、“纪国论”,任相宏坚持要从距离崮顶春秋墓葬不到十公里,沂源县东里镇的东安村东安古城里找来源。”

  针对各路专家各执一词的态度,任相宏对本刊记者表示:“目前还处于混乱中,除了不是美国、日本,哪个国家都有可能,哪个春秋诸侯国的历史最扭曲墓主就可能归属哪个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