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小三”们的乌托邦
五四时期社会解放的重要内容之一便是“婚姻革命”,文妖张竞生主张情欲打败礼教,批判传统贞操观。“小三”成为五四时期思想解放的另类象征物——离婚偶像徐志摩搅动的不仅是陆小曼的人间四月天,还让名媛林徽因成为原配张幼仪的“精神小三”;“无情人终成眷属”的胡适一生私情不断,许广平更是和鲁迅把师生恋演绎成爱情模板。
民国名媛们的“情人客厅”
代表人物:林徽因、陆小曼、王映霞
谈到“太太客厅”,不能不提到两位特殊人物。一位是诗人才子徐志摩,一位是被称作“老金”的金岳霖。
尽管聪明理智的林徽因最终没有选择徐志摩,但他仍是“太太客厅”最活跃的参加者。徐志摩当年逼张幼仪打胎和离婚,就是要为追求林徽因铺路;而陆小曼婚后不肯随徐志摩北上,也是因为北京有个情敌林徽因。徐志摩遇难的噩耗传来时,林徽因痛哭失声,昏倒在地。对陆小曼来说,林徽因始终是夹在自己和徐志摩中间的“精神小三”,其阴影一生挥散不去。
而金岳霖的一生都在林徽因的屋檐下。金岳霖终身未娶,每逢林和梁吵了架,金还总来做和事佬,坚定地执行精神爱慕的义务。
王映霞可谓是郁达夫一生中最重要的女人,两人之间那段以激情始却以悲剧终的情爱纠葛曾轰动一时,被认为是“现代文学史中最著名的情事”之一。王映霞当时是有名的“杭州三美”之一,当年郁达夫在沪上友人家中初识杭州美女王映霞时,一瞥惊鸿惊为天人,终用热情打动了美人,他们也因此成为了那个时代自由恋爱与自主婚姻的明星式人物,被诗人柳亚子誉为“富春江上神仙侣”。
然而这场轰轰烈烈的爱情并没有经得起时间的推敲,郁达夫在家中发现了浙江教育厅厅长许绍棣写给王映霞的情书,又兼发现戴笠对王映霞也有暧昧情愫,夫妻最终在新加坡恶脸相向。郁达夫推出《毁家诗纪》,详细叙说王映霞与许绍棣的“热恋情事”,而王映霞也以《一封长信的开始》和《请看事实》相回应,在报纸的推波助澜下,这对当年的“神仙侣”最终以“协议离婚”而分道扬镳。
许广平与鲁迅:“异类也罢,不合法也罢——这都于你们没关系”
代表人物:鲁迅、胡适
民国时文妖张竞生引发了一场关于“爱情定则的讨论”,认为男女仅是性欲交换品,夫妻不过是家庭不动产。
对保守的中国人来说,把过去遮遮掩掩,私底下、被窝里的问题拿出来正式、公开地谈论,讨论的本身即是对传统观念的一场革命。这段革命风云际会下竟无意促成了几段姻缘,其中一段便是鲁迅与许广平。
鲁迅的原配夫人朱安是一个身材矮小、目不识丁的小脚女人,结婚后鲁迅很少向外人诉说自己的婚姻生活,仅对好友许寿裳说过一句沉痛的话:“这是母亲给我的一件礼物,我只能好好地供养它,爱情是我所不知道的。”1925年3月12日,鲁迅 北京单场收到一封特殊的来信,信中痛陈北京教育界的黑暗现状:“有什么法子在苦药中加点糖分,加糖是否即绝对不苦?”信末署名是:“谨受教的一个小学生许广平”。许广平是广东番禺人,比鲁迅年轻近二十岁,对社会运动充满热情,她是如此敬仰鲁迅,在年轻女学生许广平的面前,鲁迅也开始变得柔软。
后来许广平参与了女师大的“驱杨运动”,作为老师的鲁迅让因运动无家可归的许广平住到了自己家里。在冲破世俗最终走到一起后,许广平写下了一篇情绪激昂的散文诗:不自量也罢,不相当也罢,同类也罢,异类也罢,合法也罢,不合法也罢——这都与我们不相干,于你们没关系!鲁迅的母亲去世后,朱安的生计一直由远在上海的许广平承担。
而被蒋介石称为“新文化中旧道德的榜样,旧伦理中新思想的师表”的胡适,在孝道的压力下,虽然没有反抗他提倡反抗的“旧道德”,但先后有过六段婚外情,如在美国留学期间,与青年画家韦莲司成为红颜知己,直到胡适逝世后,韦与胡适的发妻江冬秀还成了好朋友,正如现在的小三与正室姊妹相处一样。
相关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