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山东人的香港岁月——大战粤语三百回合
在香港读书工作,如今五年有余,回首往昔,最乐不可支的是跟粤语战天斗地的日子了。
作为一个根正苗红的山东人,乍一到香港,最不习惯的就是当地语言。虽说香港也是誉满全球的国际大都市,本地中小学“两文三语”(中文、英文书写;广州话、英语和普通话口语)的教育政策也在回归后喊了很多年,但本地人讲话时首选的语言仍是粤语。
此神语有九个音,语速快时听起来啁啾嘤鸣、余音袅袅,回味起来颇有我鲁菜九转大肠之风。
当年入读港大时,赴港留学还未达今日的热门程度,全专业只有我一个内地学生,甚少人谙熟普通话,绝对的弱势群体。虽说校方规定授课语言为英文,但本地学生在讨论小组功课时则更喜欢扎堆哇啦哇啦大讲粤语,我既听不懂又不会讲,如果哪个组收留我,哪个组就必须迁就我而用英文讨论,这显然不如母语交流痛快。因此,在分组时,我就处在了一个比较尴尬的位置。即使被好心收留,本地学生也是先把我晾在一边儿,啁啾嘤鸣讨论完毕,然后再派出一个代表用英文给我解释我该负责的部分。有时他们分给我的都是大家选剩下的生僻领域,我也只能内心滴血照单收获,谁让咱语言弱势来着?换句话说,有小组肯收留我就是烧高香了,怎么还敢再跟人家要求讨论的语种呢。
再后来,又有门涉及香港社会问题研究的必修课,由于内容的本土性,该课居然享有语言豁免权,采用全粤语授课!这下可苦了我,上课就跟进了动物园一样,长此以往,人将不人啊!面对这严峻的事实,我必须想办法解决!
我第一个去找的是系主任,我进门就说完了我担心毕不了业了。系主任一听就激动了,每年香港八间大学毕业生的去向及就业率那可是香港各大传媒紧盯着的大事,我们专业本来人就少,若挂了我一个那可是要掉一个巨大数额的百分比的,届时被港媒爆出港大某专业就业率大跳水可是要玩儿命的。
听我讲完粤语困难的问题,系主任眉头紧皱,说:很抱歉,这是我们工作的疏忽,你先回去,我给你想办法。结果我刚回家就收到秘书邮件,说系里从下节课开始,给我配备了一个专职翻译,负责把课上教授讲解及同学讨论的粤语内容全部翻译成普通话,以及把我的普通话发言翻译成粤语,整个学年请翻译的费用系里全包。听课问题圆满解决,当时真想振臂高呼:感谢万恶的资本主义!
逐渐的,我也跟本专业的同学熟悉起来,尤其是共同战斗在粤语扫盲第一线的印度同学,更是成为了我亲密的革命战友。该老印当时已在港七年,完全不识中文,但号称能听懂粤语,印度口音的粤语也能来几句。
后来老印嫌粤语通关不过瘾,提出干脆跟我学习普通话,我顿时就觉得自己民族大义在肩,走路都沉甸甸起来。当时正值实习期,我和老印由于粤语口语太烂双双被毙,发配到一所佛教中学担任实习社工,专门对本地的粤语学生用英文进行心理辅导和咨询。社工室坐着这样的两尊神,自然是没有学生肯来,于是我就在百无聊赖之时见缝插针给老印普及各种普通话文化,比如每天一支歌,放点儿《黄河大合唱》或者《风云儿女》之类的给老印振奋一下。听说毕业后,老印孤身一人离开香港,远赴青海某非政府组织做了扶贫义工,不知此时的他是否正在对着当地的老乡们大讲由我亲身传授的印度味儿普通话。
学习上的粤语逐步搞定之后,生活中的大问题又凸显出来——我不会买菜。香港地区的蔬菜包涵了很多我从未见过的南方品种,我根本不会吃,而且名称也大不相同。比如我在家常说的“香菜”,在这里被称为“芫荽”;还有我们常吃的“韭菜”,粤语的发音则近似“狗菜”。香港老板们做买卖时讲究的就是速度,问菜、报价、买菜、给钱,动作行云流水一气呵成,根本没有国内讨价还价的环节。再加上我令人发指的蹩脚粤语,往往我还没问几句,人家就烦了赶人。
最残酷的就是买鱼,看着水箱里各种游来游去的淡水鱼,以及被摊在冰块上的各种面目狰狞龇牙凸眼的海水鱼,没有一个认识的,真心虚啊!我甚至还去图书馆借了本《鱼志》回家潜心研究,根据配图识鱼,可惜纸上得来终觉浅。
毕业留港工作后,我接触粤语的机会更多了,现在听力基本通关,口语熟练程度也日渐上涨,日常会话早已不成问题,甚至可以全粤语给学生讲课。有一次我请学生来帮我鉴定口音,学生听罢,哈哈大笑,非常欢乐地回答:“老师,你说话的感觉就像是个外国人,不过我能听懂,你真是好棒啊!”
更神奇的是,我的大脑甚至还自动划分出了一个独立区域来专门储存粤语,每当遇到我想听的粤语内容,我可以立刻保持专注听清每一个字;但如果遇到了我不想听的内容,大脑即可迅速将其屏蔽成啁啾嘤鸣的鸟语状态,而不传达意思,所以我就拥有了可以在别人对我进行粤语聒噪时想干嘛就干嘛的神奇功能。当然,这唯一让我发愁的后遗症就是:如何可以在进行冗长又枯燥的粤语会议时不打瞌睡……
我跟粤语战天斗地的故事终于成为了历史,回顾这五年,用香港人的话说就是“总算是欢笑多于唏嘘”。未来的道路还很漫长,但我突然想到,若是以后我的孩子在香港长大,那厮不会说普通话了怎么办?想到此,不禁打了个寒战,我仿佛看到了一个倒霉孩子,正在一笔一划艰难地写着:大战普通话五百回合……
(李钰,山东青岛人,香港大学硕士,现居香港,担任中学教师)
相关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