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嘉诚们的港资样板
1978年第一家由境外人士开办的工厂——珠海香洲毛纺厂,1980年第一家中外合资企业——北京航空食品有限公司,1983年第一家五星级酒店——霍英东投资的白天鹅酒店,这都是港商的杰作。
从改革开放的窗口、老师到如今遍布内地的港资企业,李嘉诚、霍英东们一定程度上培育了内地的商业精神与商业模式,并在之后的30年里完成了角色的转身:从引路者到参与者。
李嘉诚的商与政
1978年北京天安门的国庆典礼,迎来了一位特别的客人:他戴着标志性的黑框眼睛,穿着不甚合衬的中山装,站在众多同样穿着中山装的中央领导人之间,与邓小平合照时表现得小心翼翼。
这是30年前的改革开放转折点,时年49岁、未来将成为亚洲首富的李嘉诚,未必意识到,在6年后,他将陆续敲开内地封闭的零售业、地产业以及港口市场的大门。他所打造的商业传奇,也书写了中国政府与港资共同创造的一部市场改革史。
从超市到地产,李嘉诚成了外资摸索中国零售市场的急先锋。
进入90年代后,李嘉诚将眼光投注到内地正处于襁褓期的地产业之上。东方广场项目便成为了集希冀与争议于一身的代表。这块地皮距天安门仅1200米,东长安街,王府井南口,门牌号是长安街一号,经济与政治地位彰显无遗。
当李嘉诚从商业标准出发,为这一地块圈定一个近500米长、200米宽的建筑方案,反对声浪随即高涨。甚至引来院士上书,指这一建在古城中心地区的违章建筑,将极大威胁古都风貌,势压故宫。
1997年8月,该项目修改后重新动工。修改后的方案,考虑到要避免把建筑物建得太高及太阔,将广场体积与高度均缩减三成,从本来的一座建筑物变成包含了十一座建筑物的大型建筑群。尽管这仍然令部分专家不满,但李嘉诚的决策,表明其在确保自身商业利益的同时,努力适应内地的法制与文化。
这或者也解释了随后长实及和黄把在项目中的持股比例降低至52%,而让中方的持股提升至40%的举动。这一次让步,展露出了李嘉诚高度的商业和政治敏感。“‘知止’非常重要。”他这样强调。
红商模板霍英东
关于霍英东挣到的“第一桶金”,外界一直有“他是在抗美援朝期间靠走私起家”的流言。上世纪80年代初,时任国务院华侨事务办公室主任的廖承志公开表示:“我为霍英东先生正名,他的‘走私’是帮助我们运送战略物资、为抗美援朝做出了贡献。”
就是那时候,霍英东和中国共产党有了第一次接触。2000年10月25日,霍英东参加了北京纪念抗美援朝50周年活动,当时,霍英东说:“当年我或许还不是很清楚,但今天我可以清楚的知道:我是做对了。对这一切,我无怨无悔。”
在香港,霍英东是接触邓小平最早最多的人。在邓小平的改革开放路线出台之时,争论颇多,仍然有很多条条框框,存在不少尚待解答的悬疑问号。
但是,就在1978年第一次听到邓小平的关于改革开放的讲话后,霍英东立刻兴建中山温泉宾馆及广州白天鹅宾馆,打破禁忌及禁区,为开放带来首批具体成果,从而起了重要的示范作用。
对公共事务的关心让霍英东又把目光投向荒芜偏僻的南沙。更值得感念的是,当年投资南沙的钱用的都是“霍英东基金”,此举意在表明他开发南沙不为牟利。
霍英东不是香港最有钱的人,可是他却是为慈善事业捐款最多的人,在这以前的几十年中,他一共捐赠了150亿港元。让人吃惊的是,这位坐拥290亿人民币的一代巨商,平时最喜欢吃的就是煮玉米;他的鞋子坏了,也会让人拿去补补再穿。他也是全香港惟一一位不带保镖的富豪。
宁波帮的教育传奇
“宁波的面积是香港的十倍。香港550万人口,有4所综合性大学,而宁波500万人中,没有一所大学。在全国向四化进军、宁波要改变面貌的今天,高等教育那么落后,怎么行呢?”
1984年10月,包玉刚回家乡宁波探访,发出此番感慨。
此时,他已成为世界十大船王之首,海上王国达到了巅峰,实力无比雄厚,而内地也进入了改革开放新时期,他着手实现回报家乡投资教育和实业的这一夙愿。
“让‘海外资本家’出钱来办学校,这在当时是绝对不敢想象的。”宁波市作家协会副主席、海外宁波人研究会常务副会长王耀成说,“1976年,中国遭遇到唐山大地震那样巨大的灾难,几十万人伤亡、一座城市被摧毁,都咬紧牙关,硬是没要国际上的一分钱援助。这次不过是造一所大学罢了,怎么能开口向外面的人去要钱?”
最后是邓小平帮助宁波人打破了思想的桎梏。1984年8月,邓小平在与时任国务委员的谷牧谈话时说:“宁波人海外侨胞人数不多,但质量较高。要把全世界的‘宁波帮’都动员起来建设宁波!”
包玉刚不仅自己倾心建设宁波大学,还积极主动为宁大的建设穿针引线。迄今为止,有近50位海外“宁波帮”人士先后捐赠逾2.5亿元人民币用于学校各项建设,其中包括宁波帮的一代精英——包玉刚、邵逸夫、赵安中、曹光彪、顾国华、闻儒根、王雄夫等等,以及他们的第二代、第三代。
相关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