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新闻 > 封面故事 >

战争中的女性影像

2011-12-26 07:40 未知/ 阿灿 /

  ■往事

  她们用影像记录战争,也记录历史。美国摄影师玛格丽特·伯克·怀特与德国导演雷妮·瑞芬舒丹,尽管她们的作品无可避免地打上了政治的烙印,但其艺术之美,至今摄人心魄。

  怀特:她拍摄了克里姆林宫遭受空袭

  二战期间,怀特是第一位获得授权的女性战事通讯员,负责欧洲战事的报道。

  1930年,怀特成为第一个获准进入苏联采访的西方摄影记者。在此之前,苏联从未对任何西方摄影记者开放过。1941年春,怀特再次到苏联旅行。当时纳粹德国的飞机正在大肆轰炸莫斯科,她是唯一留下来的外国记者,她拍摄了克里姆林宫遭受空袭时的情景。

  怀特的苏联之行和出色工作,使她在1935年的民意测验中被列入美国20名著名女性之一;1936年,她又被列入全美10名最著名女性之一。

  1942年8月,她到英格兰拍摄美军B-17轰炸小组参战情况。后来又到南非作摄影报道。在从北非去南非的途中,她所乘的那艘船被鱼雷击沉,许多人丧身海底。她奋力游上一只救生艇,与死神搏斗了整整一个晚上,第二天获救。1944年,好莱坞电影导演A·希区科克根据她的经历摄制成故事片《救生艇》。瑞芬斯塔尔:希特勒最欣赏的天才摄影师

  1902年,瑞芬斯塔尔生于柏林一个商人家庭,先是以一个芭蕾舞者成名。后来,希特勒把她变成了国社党电影的首席指挥,她也藉此成为天才并成了纳粹政治的美学诠释人。

  不久之后,她接受希特勒的个人委托,为国社党的1934年纽伦堡军事阅兵拍摄纪录片,这就是她最为世人激赏和诟病的《意志的胜利》。摄制期间,第三帝国向她提供了无与伦比的拍摄条件,她首创了电影史上的很多摄影技巧;在大场面的把握上,至今没有一个导演可以超越。

  1936年,瑞芬斯塔尔为柏林奥运会拍摄了一部纪录片——《奥林匹亚》,这也成了她的经典之作。《奥林匹亚》后来在电影史上得过4个大奖,但在众多影评人看来,她“把奥运会转化成了法西斯仪式,旁白中不断出现的‘战斗’、‘胜利’字眼,都透露了创作者的法西斯信念”。但这部影片所记录的人体之美和仪式之美,让以后的电影人叹为观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