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新闻 > 封面故事 >

一块贡石如何成为一个王朝的墓碑

2011-12-04 08:16 《齐鲁周刊》/ 方言 /

  宠女人的唐明皇因“特供”荔枝给小老婆闹了个千古骂名,爱漂亮的慈禧西太后执迷于滋补贡品阿胶、南珠,而“园林艺术家”宋徽宗却因一块石头闹出了大风波。

  公元1105年宋徽宗大兴土木建设艮岳园林,民不聊生,方腊聚啸起义,差点把北宋推入深渊,其中“花石纲”骚扰百姓就是原因之一。而《水浒传》中青面兽杨志就是因为押运“花石纲”在去东京的船上掉链子,才落魄到桥上去卖刀,导致后面的一系列混乱。

  一块上贡的石头纷纷扰扰,成为了一个王朝的墓碑。

  宋徽宗的“美学贡品”

  《水浒传》第12回,卖大刀的杨志对梁山好汉讲了他落魄的原因——“道君因盖万岁山,去太湖边搬运花石纲赴京交纳,不想洒家失陷了花石纲,逃去他处避难。”

  杨志这里说的“道君”即北宋徽宗皇帝,“花石纲”即奇花异石之类的贡品。公元1100年,满含文士风情的宋徽宗赵佶即位。当上皇帝后,为了修建景灵西宫,从江南采回太湖石4600枚。这些千姿百态的石头,立即引起了他的浓厚兴趣。

  公元1105年,徽宗在苏州设置了“应奉局”,一个叫朱勔的苏州人对山石很有研究,被蔡京推荐来管这个局,应奉局的差事就是专门在东南江浙一带为皇家园林搜罗奇花异木,嶙峋美石。花石到手,多经水路运河,千里迢迢运往京城开封。十船一组,称做一纲。

  朱勔为保证“花石纲”的运送,关系国家民生的漕运都被挤在一边,漕船和大量的商船都被强征来运送花石。

  政和年间,安徽灵璧进贡一巨石,高宽都超过两丈,用大船运到京师时,需要拆毁城门才能运到城里,赵佶一见大喜,封赠此石为“卿云万态奇峰”,并在上面挂上金带。宣和年间,朱勔从太湖采得一奇石,造巨舰运往汴京,赵佶为此赏赐役夫每人金碗一只,封朱勔为威远军节度使,更为荒唐的是,他连石头都封为“盘固侯”。

  江南地区士庶人家凡有可供品赏的花石,朱勔必带豪仆健卒,长驱直入,黄封表识,指为御前之物。越州有一大姓人家家藏奇石数块,朱勔派兵卒毁其室庐而取之。惠山有柏树数株,生长于某家祖墓之畔,朱勔派人挖取,竟至破坏棺椁。运送时,还要拆墙毁屋。

  朱勔最终因进贡而亡,彼时甘肃华亭有一株唐时栽种的古树,朱勔等看中后,因枝干巨大,无法通过内河桥梁,只能改由海运,结果是“舟与人皆没”,树与人都葬身大海,成为一起大树进城的古代悲剧版本。

 

  贡石引发的方腊起义

  进贡花石的人个个都能加官进爵,寡廉鲜耻之徒纷纷进贡,其中包括蔡京的儿子蔡攸、东南各地的郡守、两广市舶司、宫廷太监,后来连内陆地区的官员也加入了进贡的行列。《宋史》有记载花石纲之役:“流毒州县者达20年”。

  宋徽宗因为一己所好,弄得民穷财尽、帑藏空虚,江南百姓苦不堪言。北宋年代,农民起义次数之多,多达200余起。

  睦州青溪(今浙江淳县),出产各种花石竹木,朱勔的应奉局常常派差人到那里,搜刮花石。当地有个方腊,家里有个漆园。方腊平时靠这个园里的出产,日子勉强过得去。自从朱勔办了花石纲以后,方腊家屡遭到勒索。方腊恨透那些官府差役,就打起杀朱勔的旗号,发动起义。

  方腊发誓让皇帝的石头变成石碑,也差点把宋朝推进深渊。他的起义虽然失败了,但给北宋王朝一次沉重的打击。这时候,在北方也爆发了大规模的起义,起义领袖宋江等三十六人从河北起兵,在青州、齐州、濮州(都在今山东省)流动作战,打得官军心惊胆颤,一听到他们打来就跑。

  贡石里的文人雅趣

  石头在中国古代神话与意向里颇具力量。女娲用来补天,孙悟空破石而出,贾宝玉为顽石转世,梁山起义因石头开始。

  然而映射到现实层面,宋徽宗的这块石头因“特供”的身份,却成为风尚,赏石文化辐射至官场文坛。赏石玩石成为文人的雅趣进一步流行,黄庭坚、苏东坡、米芾、陆游等人都有石癖。

  苏东坡曾在扬州得到两枚奇石,喜极而赋《双石诗》。他在安徽任职期间常与朋友去各地观景赏石,曾多次到灵璧观赏灵璧石。有一次,苏东坡到灵璧张氏园,见到一块灵璧石状如麋鹿宛颈,被深深吸引,当场作《丑石风竹图》。

  大书法家米芾每当见到奇峰怪石就呼之为“兄”,并袍笏以拜。他的那幅曾创下中国古代书法作品交易价格最高纪录的《研山铭》,核心部分就是奇石研山的摹绘图。并提出瘦、漏、透、皱、清、丑的赏石理论。

  论石专著接连问世。《宣和石谱》记载宋徽宗经营艮岳山石;《渔阳公石谱》辑录文人学士、能工巧匠嗜石的趣闻轶事;杜绾编撰的《云林石谱》收载全国各地出产的石品116种,详细介绍其产地、采集方法及其应用价值。

  宋徽宗因为一己所好,弄得民穷财尽。然而“内供”、“特供”的称号依旧使得赏石成为官场蜂拥追逐的雅事之一。■中国式特供·链接英王室的特供账本□吴越女王的亏本买卖

  有人估计,英女王伊丽莎白二世的私人财产完全可以跻身全球最富有的5名君王。在女王的财产中,房产是最主要的组成。除了位于伦敦中心的白金汉宫,女王名下的不动产还包括占地8000公顷的仙灵汉姆庄园、2000公顷的巴尔莫勒尔度假村、1万公顷的皇家圣田以及多处私人城堡。其中,仅仙灵汉姆和巴尔莫勒尔的价值就高达6100万英镑。

  6月22日,英国财政大臣的一份财政预算案显示,供奉女王的拨款,明年继续保留在790万英镑的水平。

  英国政府拨给王室的款项,从1990年起已经连续20年维持不变。资料显示,这笔款项现在只剩下当初四分之一的价值。

  英国目前对王室的财政安排源自1760年。当时继位的乔治三世国王与政府商定,君主领地交由政府管理,这些财产包括伦敦市中心的房产,乡村的土地和森林,以及英国55%的海滩,而由此产生的盈利收入缴纳国库。作为交换,国会则每年向王室支付定额拨款。这笔“王室领地”财产目前价值大约70亿英镑,每年给国家财政带来2亿英镑的收入,而政府给王室的拨款大约为4000万英镑。

  可以想象,数百年来英国国王们都是在做一项亏本的买卖,如果计较起来,国家不知要赔付王室多少千亿英镑的资金。

  王室的“有机菜园”

  女王开支的72%都用于官员和职工的薪酬,其次是就是餐饮招待。多年的入不敷出使女王不得不开始自谋生路,千方百计搞创收。

  2009年,女王批准在白金汉宫里开辟一个“有机菜园”。这是“二战”以来,首次在英国皇宫里种植蔬菜。二战期间,王室种菜,是为了鼓舞士气,与民众共度时艰。

  伊丽莎白二世追求自然、健康的食品。这句听起来并不为过的话,在今天其实是一种较为“奢侈”的行为了。英国的农作物主要以进口为主,其中普通百姓每天吃的饭菜也多是转基因种植的。不过女王就坚持吃自然种植的谷物制成的面包,尤其是她最爱的胡桃面包。

  如今,宫里的菜园不算大,大约40英亩,外带一个直升飞机起降场和四英亩大的池塘。地里种了洋葱、大蒜、豆、西红柿、生菜和马铃薯等植物。绝不用化学肥料,而是用海藻液施肥,用蒜头驱虫,用井水灌溉,并以肥堆做覆盖料。其中,士多啤梨已有收成,送上了女王的餐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