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最擅长的,是“他杀”也是“自杀”
英国伦敦大雾、印度博帕尔化学泄露、乌克兰切尔诺贝利核泄漏、日本大地震核泄漏……人类在取得科技进步的同时也饱受其害,而这些重大公共安全事故的背后,只要深究,通常会归因于人祸。这个时代,人类最擅长的,或许就是“自杀”。
还有多少个广岛、长崎、切尔诺贝利?
发生在1986年4月26日的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爆炸事故,导致周围6万多平方公里土地受到直接污染,包括远在1500公里外的德国部分地区。尽管事件已经过去了25年之久,但是由此而引发的灾难从未在这25年里停止过。
2006年9月18日,“绿色和平组织”发表的报告指出,核泄漏事故造成致癌死亡人数约为9.3万人。在俄罗斯、乌克兰和白俄罗斯,有超过20万人死于与辐射有关的疾病。
2010年,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表示:“切尔诺贝利核事故导致34万人被迫离开家园,数千名儿童罹患甲状腺癌,上百万人生活在对自己健康和生活的忧虑之中,其影响持续至今。”
令人遗憾的是,切尔诺贝利核事故并非人类第一次领教核技术的厉害。1945年,也就是二战末期,美国在日本投下的两枚原子弹曾然其发明者爱因斯坦痛心疾首,多次表示后悔发明了原子弹。
“小男孩”的50公斤铀中只有1公斤发生了核裂变,在广岛上空600米处造成100万摄氏度的高温,在爆心点500米处,冲击波造成的压力相当于向每平米的面积施加19吨的压力,很多人因为内脏破裂而死。作为爆心点,“广岛医院”被抹去,相声桥上的铁轨扭曲了,人们瞬间死在电车里。在狭长的长崎,1/3的城市永久性地消失了,上浦天主教堂只留下一面墙壁。直到今日,广岛和长崎在日本人心中仍有抹不去的阴影。
时隔66年,日本再次陷入了核恐慌,2011年3月11日,日本东部发生9.0级大地震,因为该地有多处核电站而发生了核泄漏,从而演变成为一次祸及多国的国际公共安全事故。
在弃核举步维艰的今天,没有人知道未来的10年、20年甚至100年当中,还有多少个广岛、长崎、切尔诺贝利。
向着未来输出的公共安全事故
1984年12月3日凌晨,印度中央邦首府博帕尔市北郊,美国联合碳化物公司印度公司农药厂一个储气罐内的压力急剧上升。储气罐装有45吨用于制造农药西维因和涕灭威的原料——液态剧毒异氰酸甲酯。3日零时56分,储气罐阀门失灵,罐内的剧毒化学物质开始泄漏,并以气态迅速向外扩散。
第二天早晨,博帕尔市好像遭遇中子弹袭击一样,一座座房屋完好无损,但到处是人和牲畜的尸体,好端端的城市变成了一座恐怖之城。
这就是震惊世界的博帕尔化学泄漏事件,它直接致使3150人死亡,5万多人失明,2万多人受到严重毒害,近8万人终身残疾,15万人接受治疗,受这起事件影响的人口多达150余万,约占博帕尔市总人口一半。
中国、印度、巴西等国家在浓缩了西方200多年的工业革命历程的同时,也时时刻刻处在安全事件的高危期。事件发生后,一旦处理不当,灾难造成的影响会急剧扩大,而且后果还会长时间遗存。
今年3月11日“东日本大地震”所引发的核泄漏事件再次提醒人们,这是天灾,但更是人祸。而后者几乎是所有重大公共安全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
相关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