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山口上的财富蓝宝石
蓝宝石“疯”了。
在山东昌乐,从去年一季度到今年一季度,一轮又一轮蓝宝石价格飞涨让不知多少人陷入癫狂。
“有一个美丽的传说,精美的石头会唱歌。”长期以来,蓝宝石以其晶莹剔透的美丽颜色,被视为吉祥之物。在古埃及、古希腊和古罗马,蓝宝石就被用来装饰清真寺、教堂,并作为宗教仪式的贡品。前不久的英国威廉大婚,王妃凯特佩戴已故王妃戴安娜当年用过的蓝宝石钻戒。
蓝宝石之所以成为蓝宝石,盖因为其稀有、珍贵,以及其所附着的文化意义。如果抛开各种修饰,失去了品位和欣赏的视角,蓝宝石只不过就是一块儿石头。
1986年,昌乐发现蓝宝石,目前已成为国内最大、世界罕见的大型蓝宝石产地,其所产蓝宝石具有颜色深、颗粒大、双色性显著、晶体完整、特异宝石多、艳色宝石多等特点。然而,蓝宝石不同于其他商品,它在制造无数一夜暴富神话的同时,也吞噬了无数贪婪的投机者。20多年来,蓝宝石对昌乐的改变依然在继续。
近日,本刊记者赶赴昌乐,探寻蓝宝石的生命密码,以及一座县城命运的起承转合。
传说:在那遥远的地方
在昌乐,很多人向记者讲述关于蓝宝石不同版本的故事:
“当年日本人占领昌乐后,在昌乐推销‘洋火’,老百姓有蓝火石,‘洋火’销不动。为了推销‘洋火’,日本人开始大量收集蓝火石,当时叫乌金火石,找个地方集中扔掉。如果现在谁能找到当年被扔掉的蓝火石,真是发大财了。”
“村里的妇女在地里小解,用尿冲出一块石头,黑乎乎的,太阳一照,泛着蓝光,起了个名叫‘黑石’。”
有民谣曰:“昌乐有三宝,蓟蓟菜、茅根草,乌金火石不用找。”
更多的人愿意把这笔老天赐予的财富归功于先人,没有先人的灵光一闪,就没有昌乐人的今天:周初姜子牙封于齐,建都昌乐营丘,曾预言“此地有宝,可惠及子孙”。此说法寄托了人们对姜太公的崇敬之情,让人会心一笑。
“地处山东半岛地震断裂带上的昌乐县在1800万年前的新生界时期爆发了中国东部最大规模的火山群。”对昌乐的蓝宝石有多年研究的山东省计量科学院的研究员黄文惠说“炽热的地下岩浆在喷出地球表面的一刹那部分熔岩和氧气产生了化学反应在高温、高压的作用下形成了三氧化二铝蓝宝石晶体。”
一块刚刚出土的宝石矿怎样才能变成价值连城的蓝宝石呢﹖
矿工们先用高压水枪筛选矿石然后再根据矿石的大小分别挑选蓝宝石。如今在昌乐有不少从事蓝宝石加工的企业。这里再也不像十几年前那样廉价地出售蓝宝石原料而是形成了从选料切割到首饰加工的珠宝行业每一道工序都是由受过专业训练的技师来完成。
昌乐蓝宝石自始至终便有一种泥土特性,坐拥千万、高谈阔论的前农民们,谈起蓝宝石来,就像谈论萝卜白菜一样,曾经很长时间,蓝宝石仅仅只是一种商品,变化是近几年的事情。
英国王室的尊贵VS中国农民的品牌
“宝石赚宝马”式的财富效应,在昌乐司空见惯。蓝宝石经销商们放大了对高品位蓝宝石的升值预期,不少蓝宝石加工与经营商都紧盯矿区生产动向,甚至出现一宗好蓝宝石原料有30多家加工经销商盯着的现象。
当地蓝宝石圈“大佬”赵延年语速飞快,戴有一颗硕大的蓝宝石的左手在空中挥了一下:“在英国,最奢侈的是蓝宝石,用钻石衬托蓝宝石。英国人代表一种贵族化的生活,最高的消费者带动向前发展,它代表的东西就是我们追求的目标。”
能从昌乐看到英国的人,还是少数。
赵延年在即将开业的万国珠宝园中买下了一套300平方米的商铺,许多朋友认为这样的商铺面积太大未免浪费,但赵延年有自己的想法:“蓝宝石是奢侈品,人们不愿意像在商场里买东西那样购买蓝宝石,他们更需要一个高档的、私密的环境,让人在其中享受到高品质和品位的购物过程。”
然而,更多的人还在观望,他把原因归结为“开始做的时候,都是农民,一直到现在,很少有大学毕业后回来从事这个行业,人的意识达不到。”
长久以来,蓝宝石与王公贵族一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爱德华八世毅然放弃江山而成为温莎公爵,携手辛普森夫人,成就了一段梦幻般的爱情。如今童话里的主人公都早已逝去,只留下了一系列绝美的珠宝,祭奠着那段爱情的美好。其中最负盛名的有一枚猎豹胸针,白金制成的猎豹蹲坐在一颗喀什米尔磨圆切割蓝宝石上,挺拔的身姿透露出王室独有的尊贵气质。在这场轰轰烈烈的爱情里,蓝宝石更像是一个符号,标记着天长地久。
在昌乐,从土地里生长出来的一种文化基因正在以自己的方式向遥远的英国王室靠拢。
蓝宝石的记忆
与黄金、翡翠等具有的现实价值不同,蓝宝石完全是点缀人生、点缀生活的奢侈品。事实上,中国古代已有玉石文化、翡翠文化,却独缺蓝宝石文化。这一方面与人们的认识有关,另一方面也与国内长时间没有大型的蓝宝石产地息息相关。
有人说蓝宝石是神的礼物,是秋天的宝石,9月的生辰石。它深邃悠远的独特蓝色来自神的恩宠,让所有看到它、触摸到它的人都感受到不可思议的强烈吸引力,就像被引入充满梦幻的无限夜空,体会从未有过的宁静、智慧与平安。
“涨价带动的不仅是我们昌乐县,带动的是一种理念,一种品位。有朋友打电话说,济南宝石涨钱了,他的意思不是粮食涨价,涨了就没得吃了,他们说涨价是好事,这代表中国人的一种品位,不是昌乐的品位,中国人知道好东西值钱了。”赵延年说。
“什么是‘宝’?与你有缘、心灵相通的是宝,得到认可的就是宝。人们的追求不一样、感应不一样,所以对宝的定义不一样。这就需要我们用文化内涵来提升蓝宝石的认同度。”昌乐县县长曹晓楠向《齐鲁周刊》记者描述道。
做文化、做品牌,被看作是昌乐蓝宝石的未来。宝石城管委会所在的“万国珠宝园”,寄托了昌乐蓝宝石的发展方向:打造会所式的宝石交易展览场所,并最终实现宝石城的上市。
中国宝玉石协会副秘书长史洪岳认为,昌乐蓝宝石颗粒大、晶体好,特异宝石多,为世界罕见,本身很有特点。但作为收藏品,收藏的不单单是材质,更为重要的是收藏一种文化、一种记忆。
价钱疯长背景下,一方面是捂货不卖,另一方面,正如赵延年所说:“我经常拿出我的宝贝,一件一件欣赏,就像欣赏我的孩子。”长期以来形成的感情,让蓝宝石成为一种奢侈品之外的必需品。另一位宝石经营者张龙中对记者说:“除了蓝宝石,我不知道我能干什么。”
这是一条不归路,曾经把蓝宝石当白菜卖的昌乐人,20多年坐拥财富,在坐吃山空的巨大恐惧面前,一种贵族和民间结合的文化体系逐渐形成。
相关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