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邻日本(2)
菅直人的难题:日本对谁说不?
就像1923年的关中大地震将日本引向法西斯,新的大地震会将日本引向何方?
震灾之困或将对日本政治经济生态“逼向”20世纪80年代里根模式。就目前公共债务看,日本政府缺乏财力和有效融资渠道筹资,这或将打消其亲力亲为参与灾后重建的思路。其一,今年日本政府负债将达997万亿日元,为GDP的228%;而且当前日本国债收益率曲线上翘、CDS上升;显然,日本政府举债将受国际金融市场制约。其二,当前日本税负已接近于拉弗曲线的边际值。通过增税为灾后重建筹资不太具有可行性。因此,当前日本首相菅直人否认民主党与自民党达成加税共识,并表示将采取一种“新政”模式为重建筹资。
谈到日本大地震对世界各国经济的影响时,美国高频经济信息社首席经济学家卡尔·温伯格说,日本大地震的影响主要通过两种渠道传导给世界经济:一是日本是第三大出口国,世界上有很多国家的企业依靠日本提供的产品,供应链中断将使它们生产中断。二是日本是各种商品的进口大国,需求的变动将引发国际市场价格动荡。
日本制造业在世界经济中占据突出位置,生产全世界五分之一的半导体,以及份额可观的世界最先进机器设备和太阳能电池板。
灾难发生后,日本汽车、钢铁、酿酒和造纸等行业大范围停产,上述情况可能致使全世界相关产业出现关键零部件短缺局面,从而引起产品价格短期迅速上涨。另外,作为世界第三大原油进口国,地震同样影响国际能源价格。
日本政坛长期以来存在一个特殊的“家族世袭”现象,近期日本政坛漩涡中心的三个人,福田康夫、麻生太郎以及前首相安倍晋三,都是著名的“世家子弟”。“世袭议员”一直是日本政坛的特色,上世纪六七十年代那一批“打江山”的第一代议员已经告别历史舞台,他们的继承人已经成为日本政坛的中坚力量。
草根派的菅直人,面对岌岌可危的日本,下一步该走向何方?
相关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