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新闻 > 封面故事 >

李少红的红楼女权

2010-07-16 15:57 《齐鲁周刊》/ 吴越 /

  张爱玲说,自己平生三恨:一恨海棠无香,二恨鲥鱼有骨,三恨红楼未完。红楼与鲥鱼并称虽显荒诞,然而思索之后才发觉,那是大爱与大怨的联合声明。


  新版《红楼梦》的热播,再次引发了一股“红楼热”。对于新版《红楼梦》而言,有人看史、有人看情、有人看美女、有人看造型,甚至有人专等着挑“硬伤”,每个人都能从中看到自己想看的。


  《红楼梦》里的桥段充盈了太多人们的期许,男人、女人都能在里面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潜规则、涉黑、高管的手腕、杜拉拉的挣扎、小三的上位、各房之间的宫心计以及同志之间暧昧的情感,如今的大热话题,几百年前就都有了全面的解读。


  几年来,李少红从未离开过人们的视线。选秀也罢,内幕也罢,无聊的人云亦云也罢,《红楼梦》已是李少红的金字招牌。


  她从来不说自己女权,却把女性的视角发挥到了极致。从她一系列的艺术“反抗”背后,由起初对男性世界的强烈期待,到久久盼望而不得,最后剩下的就是女主角精神崩溃和走向死亡。她每一次对男性尊严所发起的反抗,都要比上一次创作都来得更激烈也更彻底,直到《红楼梦》,达到极致。
 

 

李少红一个人在战斗:是“众人皆醉我独醒”,还是“众人皆醒我独醉”?


  “要是个男人就好了。”杨澜说。


  “没有,我觉得女导演有女人的优势,比如面对压力时比男性更有承受力。”李少红答道。


  如今,李少红的压力可谓大到了极限。


  因备受争议的新版《红楼梦》被推到风口浪尖上,自己也被网友封为“电母”、“雷母”,意指她拍的《红楼梦》太雷人。对于媒体和红学专家众多批评,她选择不以为然:“我们可以把腰板挺得直直的站在观众面前,这么多人能关注《红楼梦》就是成功的。”


  是“众人皆醉我独醒”,还是“众人皆醒我独醉”?面对一边倒的舆论,李少红一个人在战斗。


  “李少红导演太追求独特风格了,无论化妆也好,音乐也好,力求出跳,反而用力过猛,把劲使左了。”李少红专门请来的红学专家西岭雪说。你完全能在《红楼梦》里看到《大明宫词》,看到《橘子红了》。


  “黛玉裸死”成为人们砸向李少红的一个重量级板砖。有网友认为,新《红楼梦》中,黛玉死时没有穿衣服,露出光光的肩膀,这种赤裸而死的处理,实在不符合一个大家闺秀的所为。


  但李少红明显偏爱这场戏,她反问道:“你不觉得很震撼、很现代吗?那段写得太好了,我花了很大精力来拍这场戏。在播这一集的时候,我看有观众在网上留言说彻夜未眠,我也很兴奋。”


  “在低俗盛行,商业化、泡沫时代的今天,非常需要崇尚唯美……新‘红楼’是唯美的艺术品,不是单纯的商业片。”上海作协副主席王纪人如是说。


  李少红充分发挥了其作为女人细腻、缜密的思维。她认为,原著里描写了很多当时的时尚元素,所以她尽量把它们呈现出来。“比如黛玉喜欢吟诗,像个文化青年一样,她就代表了那个时候的时尚,是一个诗人。又比如昆曲,这都是当时在文人雅士中流行的时尚,和现在的摇滚乐一样很‘潮’,当时根本都还没有京剧,就是昆曲最时尚。这种时尚元素在《红楼梦》里面非常多,和我们现在时尚的概念是一样的。”

 

一个女人的史诗:每一次对男性尊严发起的反抗,都要比上一次来得更激烈更彻底


  周迅说自己每次描述李少红,就以“她是一个女人”开场。黄磊的评价则是:“作为女性导演,她有很强的意志力,而且很人性。”但显然李少红自己并不喜欢女性导演这个词汇。至少在问到这个问题的时候,她抵触的情绪很明显。


  以女人做主角,并不等于导演就在用自己的女性视角。不管是繁漪、武则天还是秀禾,女人故事的背后无不体现着男性世界的强大和威严。如同毕业两年当了4部戏的副导演之后,刚想尝试自己做导演就发现怀孕了一样。“哭了好几天,但还是要生。女人呗!”


  李少红说:“谁说我女权了,我每部戏最下工夫的就是男性角色。”虽然她不喜欢人家拿女导演的问题问她,她的无奈在于,“男导演几年不拍戏没关系,女导演两年不拍戏就可能被遗忘了。所以我的工作不能止步。”


  李少红每一次对男性尊严所发起的反抗,都要比上一次创作来得更激烈也更彻底。在李少红执导的影视作品里,人们总是能够明晰地看到她对女性意识的强调和一种个人化的、女性化的对于社会、对于人生和对于女性自身的认识。


  正因为如此,她才能在《血色清晨》中将异国作品与中国情境完美融合,讲述了深刻的现代中国寓言;她才能在《橘子红了》中又以古典唯美的笔触书写幽幽情殇;“武则天”、“太平公主”同样还是“被侮辱与被损害的”,充满了悲情的女性色彩。


  这一切,在《红楼梦》中达到极致。可以说,李少红的《红楼梦》,就是《橘子红了》和《大明宫词》的一个集合与升华。


  《红楼梦》中,李少红大量采用红色,彰显贾府之华贵。张艺谋和李少红在影片中同时用到了红颜色,张艺谋是把红颜色和黑颜色搭配使用,颜色的强烈对比中有种攫取人的力量。李少红也用到了红颜色,但是她是把红颜色和金色搭配使用,同一色系的补充中有抚慰人的力量。


  的确,男女有别。

 

李氏“红楼观”:贾宝玉是富二代,林黛玉是文青、宅女


  文革时,李少红第一次读《红楼梦》后觉得鬼话连篇。“这是本坏书,最好不要看。”当时的李少红还用毛笔在书上做了这样的批注。


  30年后,作为女性导演,李少红的“红楼观”别具一格:现代社会和200年前《红楼梦》时的社会什么都没变,人际关系没有变、社会结构没有变、人的情感也没有变,所以,“只要你是中国人,不管你是80后、90后还是其他年龄层,理解《红楼梦》都不是一件很难的事。”在她看来,贾宝玉就像现代的富二代,林黛玉可以被称为文艺青年。


  “贾宝玉生活的状态和现在的富二代很像,但他也和普通的年轻少年一样,有发育时期朦胧的爱情,有初恋。此外,现在不少富二代家里也有像贾母这样的老人,有像王夫人、贾政这样的长辈。”李少红说。


  在《时尚》的专访中,李少红运用职场规则解读新版红楼的人物关系,犀利地提出“林黛玉是典型的文青、宅女”、“贾母更像默多克”等新颖理论。


  “宝钗即便想得到宝玉的爱,她也不会表露她的感情,只有宝玉挨打的时候绞了绞小手绢露出了心疼,但是她赶紧把感情压下去了,这才是那个时代的人。”李少红说,“林黛玉非常渴望宝玉当面表达出对她的爱,所以她总会要问宝玉‘你爱不爱我’,而且问了一遍还不成。如果在现代,黛玉就是文艺青年,她爱写诗,敢于把才思表露出来,她所有的诗都是写意的、渴望爱情的,这是我感觉到的黛玉。”


  作为贾氏集团的CEO,王熙凤是铁腕人物,“按我的方式去做”是她的不二法门。李少红说:“她是优秀的管家型人才,她的管理方式责任到人、注入很多管理理念;她追求成功,注重实效,目标明确,行动果敢。”


  无处不在的李氏女性视角,给新版《红楼梦》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新鲜血液。于是,我们在新版《红楼梦》中还看到了盗版《宫心计》、枪版《金枝欲孽》、洁版《金瓶梅》。


  毁之誉之,定论尚早。不过,能将《聊斋》、《宫心计》、《金枝欲孽》等等揉作一团出售,胆大心细,也是一种别样的风景。


  “看新红楼要用发展的目光,中国只有李少红导演能翻拍《红楼梦》。”作家陆琪说,“过去的经典代表着过去的审美观和价值观,也代表着过去的美好。但现在的时代,需要的是新的审美和新的经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