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鳌大PK:政商版奥斯卡(2)
人民币升值,谁说了算?
对于周小川来说,博鳌论坛期间的日子想必“不好过”,无论他如何的迂回,始终无法避免被不断提及的加息问题。
在4月10日举行的“从G8到G20:全球经济治理新架构、新原则、新力量”分论坛上,与会发言的周小川成为媒体重点“关照”的对象。先是有记者问,是不是要实现人民币的升值,如果要这样做的话,什么样的调整幅度是合理的,什么时候会作这样的调整?周小川回答:“对不起,这并不是一个讨论汇率的场所,今天的主题是G20。”
主题本来是“放松管制:民间资本与民营经济的力量”的一场论坛,结果变成了谁更腐败的讨论。论坛五位嘉宾,分别是许小年、胡祖六,印度一位企业家,美国一位银行家,远大空调总裁张跃。有趣的一幕发生了:两位中国海归学者谈政府应该放松管制,两位外国人士谈政府要加强管制,一位中国民营企业家谈政府管制很有必要。
【中国央行行长周小川】谁说要加息了?
【美国前财政部部长保尔森】中国是一个主权的国家,中国有权做任何的决定。对中国来讲,人民币汇率提高它的灵活度,对中国是更有利的。中美的分歧是时机问题,而不是方向问题。
【美国前财政部长约翰·斯诺】我们不会对中国指手划脚,中国是拥有主权的国家,人民币是不是升值是中国的事情。如果说美国把中国作为一个操纵国的话,对美国是一个错误的决定。
【中国前任驻美国大使、下任博鳌亚洲论坛秘书长周文重】人民币的升值他(保尔森)认为这个是从长期来看,可能应该是一个趋势。
低碳生活最佳方案:女嘉宾穿比基尼
这次博鳌亚洲论坛的主题是“绿色复苏:亚洲可持续发展的现实选择”。
全球正开始逐步走出经济危机,但面临一个重要问题:新的增长动力在哪里?这时,“低碳”很容易就成了我们要紧紧抓住的救命稻草。哥本哈根全球气候大会,虽然政治家们没有取得期望的结果,却成功地向全球推广了“低碳”这个概念。
在博鳌一场“低碳能源:亚洲领先世界的机遇”的讨论中,当主持人问在场观众中有多少支持亚洲需要在降低能源消耗中发挥作用时,几乎所有人都举起了手;而当主持人追问,多少人支持亚洲国家以牺牲经济增长为代价达成这一目标时,现场一时无人举手。主持人评论道:“这真是一个棘手的问题。”
在博鳌论坛现场,新闻中心扔了不少纸杯、相关机构的宣传资料,会场的冷气较强劲,会场资料还是单面打印……
【博鳌亚洲论坛理事长、菲律宾前总统拉莫斯】在海南这样的热带岛屿上开会为何还要穿着西装、打着领带?我们在大海边开会,建议男士上身穿T恤下身穿短裤,女士可以穿着比基尼。(话音刚落引来满堂大笑,一位台下的嘉宾果真扯下领带响应拉莫斯号召。)
【蒙古国总理巴特包勒德】我想提醒各位:资源不是从祖宗那里继承来的,而是从子孙后代那里借来的。
【中国发改委副主任张晓强】对于过度消耗能源和资源,制造污染的外国投资,中国再也不欢迎了。
【霍英东基金会执行董事助理霍启刚】我同意(发展电动车)有某种程度的作秀成分。但是问题不是说是不是秀,我们问一下为什么要作秀?有时候跟政策、政治是有关系的。
农民和国企高管,该拿多少钱?
一个土生土长的博鳌小伙子告诉记者吕静,让她好好帮他们镇做做宣传因为那样才有更多的人来他们这儿旅游。吕静问:“博鳌十年你的工资涨了多少?”他笑笑说“原来是八百现在还是八百。”吕静问“宣传的再好你能得到什么﹖”小伙子愣了一下说“如果不宣传好我们也许连八百也挣不上了。”
同时,国有企业高管薪酬究竟该如何定?尤其是对于以高收入为特性之一的金融业来说,自金融危机之后,高管薪酬就成为被普遍“炮轰”的对象。从前不久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公布的2009年年报来看,这些银行高管的薪酬相较于前一年普遍大打折扣。
然而,几乎看到这些年报的人都知道,高管薪酬打折扣仅是“权宜之计”。人们还是想问:高管薪酬是不是太高了?究竟多高的水平才算合理?中国究竟该制订怎样的薪酬机制?
虽同是市场经济国家,东西方薪酬文化差异很大。比如美国,经营层高管和普通人员的差距非常大,尤其是CEO,差距上百倍,而日本差距大概在20倍上下,韩国少一些,大概在12倍和13倍左右。
【国民经济研究所所长樊纲】农民不是需要什么社保之类的,而是需要有个好工作。
【中国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迟福林】不管什么用地,它只要是农民的,农民就应该成为谈判的主体。中小城市放开农民户籍,5年左右大城市放开农民户籍。
【国资委副主任邵宁】去年中国央企一把手的薪酬平均是税前58万元,薪酬的结构为资本年薪加效益年薪,少数上市公司有股票期权。我个人感觉是不高的。这个水平反映企业人才市场的价格现实,同时考虑了国情。如果岗位没有市场竞争力,这个企业是没有希望的。
我上星期接待一位挪威的总裁,得知挪威一个高管和工作十年左右员工的薪酬差距是4-5倍。我很诧异:如果美国公司挖人,能保证挪威公司的高管不走人吗?他回答说:“人除了赚钱以外,应该还有别的东西。”
【中海油总经理傅成玉】(2009年博鳌论坛答记者问)如果我收入太低,独立董事和投资者会不放心。但是独立董事定工资标准的时候是参照国际标准,我个人觉得这个标准与中国国情差得太多,不可以拿那么多。傅成玉说,他并没有真拿那么多钱,而是拿来钱以后再捐给母公司。
相关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