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赶考进行时(2)
山东出了个“罗彩霞”
有一天,邹志静发现另一个“自己”出现了,那个“自己”和她同名、同身份证号,甚至还无端给她留下了一屁股房贷。
10年前,一个父亲,为了让女儿能够上大学,拿着邹志静的大学录取通知书走进了派出所,这成为后来发生的一切的根源。
父亲为女儿“考”上了大学,在这场啼笑皆非的“考试”中,谁是幕后推手?刘彦丽的表哥和父亲到底做了什么?他们为什么这么做?最终得到了什么?他们是否为她铺设了一条通向未来的金光大道?□本刊记者 吴永强邹志静拨通了“邹志静”的电话
2008年11月26日,这一天对于邹志静来说,是接下来一系列麻烦的开始。
27岁的邹志静是单县人,1999年高考落榜,第二年考上天津工业大学,4年后,她顺利落户北京。
去年,她和丈夫决定贷款买房子时,意外发生了。11月26日那天,丈夫打来电话,说中国银行不给他们贷款。“银行说我的个人信用报告中有在威海的一笔买房贷款,我们自家的房贷审核不能通过。得知后我说不可能,肯定是我的信用报告出了问题,我根本没去过威海,怎么在那里会有一笔贷款?”
第二天,她到银行查询她的个人信用记录。结果显示,她的名下多了许多她不知道的账户。邹志静随后联系到中国银行威海经济开发区分行,工作人员说确实有这笔贷款,且是走正规手续办的。
邹志静发现,贷款者也是一个叫“邹志静”的人,对方的姓名、身份证号码和她完全一致,但学历、电话及家庭住址均不相同。11月28日,邹志静拨通了“邹志静”的电话。邹志静这才知道了10年前的一个阴谋。
一切回到10年前——
刘彦丽的表哥有多大能量?
1999年7月高考之后,成绩并不理想的单县高三学生邹志静决定复读;在外地打工的刘彦丽决定去上大学。两个看似没有任何联系的人被“绑”在了一起。
那次高考邹志静考了550多分,报考的淄博医药学校。录取通知书刚到学校,就被班主任刘民取走了。
不久,刘民手上的通知书被他的三舅看到了,三舅说可以利用这个通知书让自己的女儿去上学。一通思想斗争之后,刘民最终把通知书给了三舅。三舅拿着通知书走进了当地派出所,找到民警时岩,经过一番打点,自己的女儿刘彦丽变身为邹志静。
据刘民介绍,他只知道“三舅没花多少钱就在派出所找了个人,把事情解决了”。他现在感到自己的过失就是当初“没把邹志静的录取通知书及时处理掉”,自从邹志静发现真相以来,他噩梦连连,瘦了25斤。
再看刘彦丽,1999年,在外打工的她接到家里电话,称她可以去淄博药校。“这些事情都是家里的人办理的,她说她根本不知道。去学校报到之前他们还去学校看了看情况。”邹志静说。
父亲的“良苦用心”并没有让刘彦丽真正进入学习状态,上学期间她听不懂老师讲的课。毕业后她去过青岛、威海等地工作,后来嫁到吉林市,户口随丈夫落在了吉林,现在已经下岗。
和刘彦丽通完电话的第二天,邹志静接到了刘民的电话。刘民希望她能给他们一点时间来处理此事,他还找到在北京的高中同学做她的思想工作。据邹志静所说,到了今年2月,刘民在老家“托关系通过非正常手续弄到了同身份的证明”,刘彦丽终于注销了冒名的户口。
一切似乎就这样结束了。
变来变去,她的命运又回到了原点
邹志静没有想到,事情并没有好转,而是继续复杂了下去。
今年4月30日,邹志静发现自己的户口根本就不能在公安部网站查到,“现在就是我的户口也没有了”。随后她咨询吉林的长江路派出所,民警告诉她,可能由于姓名及身份证同号,刘彦丽在注销“邹志静”的吉林户口时,她的北京户口也被注销了。
“房贷办不下来,驾照拿不了,那信用卡呢?股票账户呢?”被称为“山东版罗彩霞”的邹志静感到愤怒,“太荒唐了!一年的复读光阴,房贷下不来房价又上涨,这中间耗费的时间和金钱谁来赔偿?”
事发之后,为刘彦丽办理假户籍手续的民警时岩和单县一中教师刘民已被开除党籍,时岩同时被调离公安机关。同时,单县公安局协助出具邹志静的户籍证明,并赴京帮助邹志静恢复户籍信息。对于刘彦丽,山东省招办将上报教育部,注销她取得的毕业证书。
邹志静终于做回了自己,刘彦丽也不必一会儿自己,一会儿别人,变来变去。父亲和表哥一手策划了她的未来,最终的命运会不会因此而改变?她的命运改变了,最终又因为毕业证的收回,是否又回到了原点?
记者就邹志静事件采访了某派出所民警,民警告诉记者:“身份证和户籍信息具有唯一性,如果同姓名同身份证而人却不同,那么其中肯定有一个是假的。可为什么两个人这么些年相安无事呢?这可能与户籍管理、学籍管理、档案管理中存在的人为漏洞有关。”
相关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