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是三季报中的“鲁股王”
截至10月30日,共有134只鲁股发布了三季报。今年前三季度,134只鲁股净利润总额为231.35亿元,较2011年同期的313.77亿元,减少约82.42亿元,降幅达26.27%。
具体到个股,兖州煤业领先鲁股三季报净利润排行榜;丽鹂集团则在业绩增幅方面名列鲁股第一;单季利润冠军则由烟台万华摘取。
“见光死”的三季报头阵
“净利润980.2万元,同比提升62.8% 。”10月9日, 鲁股鲁丰股份一则公告揭开了A 股三季报的序幕。据鲁丰股份三季报披露,今年7月至9月,公司实现净利润980.24 万元,同比上涨62.80%。整个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29亿元,同比下降4.98% ;基本每股收益0.06元,同比上涨 50%。
敢于提前亮家底的,多半肚子里有货。打响沪深两市三季报“头阵”的鲁丰股份理所当然地受到了市场的炒作,股价连续四个交易日拉出阳线。但是,鲁丰股份同样不能避免“见光死”的命运:在其三季报披露结束的当日,该股收报11.59元,下跌0.77%。
相关数据显示,截至10月30日,共有134只鲁股发布了三季报。今年前三季度,134只鲁股净利润总额为231.35亿元,较2011年同期的313.77亿元,减少约82.42亿元,降幅达26.27%。其中,第三季度单季净利润仅为55.7亿元,较2011年同期的89.19亿元锐减33.49亿元,这也直接拖累了前三季度的整体表现。
具体到个股,兖州煤业仍位居榜首,以前3季度48.26亿元的净利润遥遥领先;处于破产重整中的*ST海龙则交出了一份并不让人满意的答卷,净亏损4.02亿元成为鲁股亏损大户。在业绩增幅方面,与2011年同期相比,丽鹏股份以2623.58%的净利润增幅名列鲁股第一,石油济柴持续亏损,3185.05万元的净亏损是去年同期的7.3倍。
在盈亏方面,108只鲁股在第三季度实现盈利,26只出现亏损,亏损比例约为19.4%,较2012年中报15.1%的亏损比例再次扩大。与2011年同期相比,由亏转盈的公司仅有4家,首次出现亏损的则有15家之多。具体到个股,第三季度,烟台万华凭借23.04%的净增长一举成为单季利润冠军,*ST黄海则延续亏损态势,单季2.22亿元的净亏损在鲁股中垫底。
在徘徊中筑底大制造业
近几日,丽鹂股份的股吧里颇为热闹。相较来说,其位于烟台市牟平区姜格庄镇丽鹂路的公司内便显得太淡定。这里厂房屋舍俨然,工人们按部就班,对于三季报,他们并不特别热衷。创建于1995年的丽鹂是防伪瓶盖行业龙头,其铝防伪瓶盖已在国内同类产品市场中占据第一,生产规模占据同行业30%左右,并进入海外市场。
如今,丽鹂成为业绩增幅第一的“鲁股王”。据其三季报显示,前三季度每股收益0.33元,实现营业总收入4.43亿元,同比增长7.58%;实现净利润2811.41万元,同比增长2623.58%。国泰君安给予公司2013年22倍市盈率,维持“增持-A”的投资评级。
与丽鹂相比,鲁股传统的“盈利王”兖州煤业则出现了7958.74万元的单季度净亏损,降幅达107.38%,而2011年同期,其单季净利润高达10.79亿元。对于突然出现的亏损,兖州煤业方面表示,行业环境导致毛利率下滑是主要原因。
也许我们必须承认,鲁股三季报表现让人担忧:业绩下降幅度、亏损公司数量均较半年报时有所扩大。亏损公司更多地集中于制造类大公司,它们很多是鲁股的“中坚力量”,如兖州煤业,山推股份、青岛碱业等生产制造类巨头,其中山推股份、青岛碱业的亏损分别为7612.02万元、7254.39万元。
即使不亏损,实现盈利的公司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利润下滑。据统计,第三季度,仅有57只鲁股实现业绩上升,剩余77只则出现业绩下滑甚至亏损,占比高达57.46%。同时,鲁股的盈利能力也在下滑。据统计,仅有27只鲁股实现了净资产收益率提高,剩余107只在净资产收益率方面均出现不同程度下降,占134只鲁股的79.85%。
ST股的业绩之春
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是,在净资产收益率增长前五名中,翻身的ST股占据四席。其中,*ST大成2011年同期爆出-141.12%的净资产收益率之后,通过资产重组实现强势回归,前三季度的净资产收益率达到15.83%。另一方面,除鲁银投资外,由亏转盈的公司如 *ST轻骑、ST德棉和*ST华科均为重组公司,其实现的净利润维持在千万元级别。
“ST股在重组时有着大量资产注入,其各项指标都能够显著提升。”齐鲁证券资深分析师刘保民接受记者采访时解释说。而根据规定,上述3家ST公司如果能在年内延续良好表现,2013年就能顺利“摘帽”。
“监管层对ST股退市有明确的界定,涉及到的公司肯定希望通过完成重组等办法改善业绩状况,尽早‘摘星脱帽’。”山东财经大学证券期货研究所所长张延良预计,山东ST股重组动作或将持续提速。在他看来,上市公司各项指标与宏观经济形势有密切关系。“整体经济形势已经处于底部,第四季度可能会有所好转,与三季报相比,年报的数据可能会好一些。”
相关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