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是鲁股“铁公鸡”?
数据显示,截至2011年年报,山东上市公司连续5年以上未进行过分红派现的共有14家。其中,山大华特业绩逐年上升,手头现金日渐丰厚,但从2002年以来就未进行过分红派现,可谓坚定的“铁公鸡”代表。
5月9日,证监会正式发布《关于进一步落实上市公司现金分红有关事项的通知》,表示将进一步采取措施提升上市公司对股东的回报。在监管之手层层收紧后,持有上述公司股票的投资者能否获得等待多年的分红回报?
苹果都分红了,山大华特依然“铁公鸡”
2011年,山大华特的年报相当好看。
年报显示,公司2011年每股收益0.52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9375万元,同比去年增长了32.90%。
可作为股东之一的张铭并没有太多兴奋,因为山大华特的董事会再次拒绝现金分配。
据了解,目前A股市场仍有47家“铁公鸡”公司上市以来从未进行过现金分红,且10年以上未分红的公司多达245家。相关统计显示,截至2011年年报,山东上市公司连续5年以上未进行过分红派现的共有14家,其中就包括山大华特。
张铭知道,一直以来,山大华特在医药与环保双引擎带动下显得动力十足。不久前有媒体曝出多名婴幼儿食用补钙产品金奇仕后出现佝偻病。而山大华特子公司达因药业生产的伊可新,正是用于预防和治疗维生素A及D的缺乏症,如佝偻病、夜盲症等,且连续9年市场占有率第一。另一方面,山大华特涉及的环保业务也利润可观。
自2007年以来,山大华特的净利润逐步上涨,多年的盈利也让其未分配净利润水涨船高,至今年一季度,已经达到每股1.682元。其手中持有的现金从2007年初开始逐步递增,从4000万元左右的水平已达如今的1.5亿元(截至2011年底),最高时达到2亿元。
然而,与连年增长的利润相比,山大华特的吝啬更令人印象深刻。自2002年“10送1转增6派现0.25元”后,山大华特长达十年时间未实施分红派现。
张铭曾经多次询问山大华特不分红的原因,得到的答案无非是:“公司处于发展时期,生产经营和建设投资规模不断扩大,资金需求也相应增加,同时,金融机构借款利率在高位运行。为保障公司持续发展和股东的长远利益,公司将未分配利润留存公司作为营运资金。”
“今年苹果公司都分红了,可是山大华特依然铁公鸡。”张铭不管年报和累计净利的数值,对他来讲,“只要赚了钱,就应该分给中小股东,起码让我们尝尝甜头。即使有项目要做、有地要买,但为何不能分红?总不分红的话,这股票也没什么吸引力。”
ST鲁股:想说分红不容易
相比之下,ST金泰的股东颇有些“有冤无处诉”,十多年过去了,分红是零星的,股东大会连年不开,现在就连抱怨都有些祥林嫂之嫌。山东金泰的职工们有些绝望。
至今仍有些人试图联系时任山东金泰董事长兼党委书记的刘黎明。一位老职工透露,去年3月30日,刘黎明前往上海考察一个股票分析软件,被突然赶到的济南警方采取了强制措施。此前,警方对刘进行了至少半年的秘密侦查。
“现在想找他也没办法了,连董事长都被抓起来了,还想什么分红呢?”据了解,就在刘被羁押后的几天内,其后期投资的润博投资财务室突然发生“火灾”,所有的账目、文件被“一把火烧了个干净”。知情者说,“一部分重要的材料此前已经被警方取走,但这个事故也说明,有些人的确企图要掩盖什么。”
其实,其他上市时间较长的鲁股大都有过派现经历,但派现大多是在其上市初期,而后至今多年不派现的也不在少数。1993年上市的ST轻骑,从1997年起已连续14年未派现;ST鲁北、新华锦、中航黑豹这三家1996年上市的公司,除2000年有过一次派现外,也有10余年未现金分红。
值得注意的是,在累计分红为零的10只鲁股中,地产鲁股占到比较大的比例。
如ST园城,前身为1996年上市的烟台华联发展集团,ST园城2005年借壳上市,上市至今未见分红。因前身也是鲁股,若追溯到1996年上市后,也仅在1997年和2000年有过两次送股,连续未派现时间长达15年。
而2006年借壳ST济百上市的天业股份则是鲁股中连续未现金分红时间最长的。从其前身济南百货1994年上市算起,该公司连续17年未曾现金分红,仅有的一次还是对1993年度原股东10送5派1.5元的分配方案,放在1994年实施。此后17年,仅在1995年和1998年有过两次送转股,天业股份在入主后于2010年推出过一次10转10的分配方案。
不分红,股民永远是“投机者”
在其他成熟的资本市场,投资者除了博取股票价格差价之外,买股票的目的大多是为了赚取红利,从而分享公司成长果实。而国外的上市公司红利大多也要比银行利息高得多。在国内市场,投资者的回报却在很大程度上缺失了红利这一块,大多数人不指望红利赚钱。
相关数据显示,成熟市场中,美国上市公司的现金红利占公司净收入的比例在上世纪70年代约为30%到40%;到80年代,提高到40%到50%。目前,不少美国上市公司税后利润的50%到70%用于支付红利。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一直以来中国上市公司“分红派现率”水平都很低,年度分红水平大多是每股派现几分钱或一两毛钱。
“长期以来,我国证券市场一直没有形成回报股东的氛围,分红的上市公司不多,铁公鸡现象普遍。”中国人民大学经济研究所教授杨春刚认为这不仅损害了投资者的利益,更是伤及了资本市场,使得投资者买卖股票只为了博取价差,而不看重长期回报,追涨杀跌成风,加大了市场风险,监管层应该继续加强管理力度。
5月9日,证监会正式发布《关于进一步落实上市公司现金分红有关事项的通知》,表示将进一步采取措施提升上市公司对股东的回报。按照《通知》要求,证监会各派出机构将核实了解本辖区累计净利润为正、现金流情况较好但未分红公司的详细情况,并将该类公司作为关注重点。
“A股上市公司将会越来越重视现金分红,这一定是大势所趋。” 武汉科技大学金融证券研究所所长董登新表示,经过监管层的“训导”与“教化”,A股上市公司“分红面”正在逐渐扩大,尽管整体分红水平并不高,但这与过去相比,已是一个不小的进步。更何况,上市公司再融资必须要以现金分红“达标”为前提。
对于应当如何规范当前上市公司分红制度,董登新提倡现金分红,尤其是“按季分红”,有利于营造一种重视价值投资、崇尚长期投资的市场氛围,从而引导理性投资,并以业绩和分红来区分公司的好坏及投资价值大小,而不是按股本大小来对股价进行排序。
■链接
鲁股分红红榜
数据统计显示,截至2011年12月31日,除两家2010年上市的公司没有分红外,其余鲁股上市后均至少进行过一次分红。在这123家公司中,有44家公司自上市起就坚持分红,占统计上市公司数量的35.77%。
在分析多个指标后,可以筛选出张裕A、烟台万华、青岛海尔、山东黄金、泰和新材、鲁泰A、东阿阿胶、烟台冰轮、华泰股份、莱钢股份、九阳股份、兖州煤业、歌尔声学、晨鸣纸业等公司。这些公司自上市以来,分红连续性和稳定性较强,分红数额较大,“现金分红/净利润”较高,是山东分红水平较高上市公司的代表。
烟台万华
自2001年1月5日上市,共发行4000万股,募集资金4.5亿元。此后,一直没有从市场再融资。但是上市11年来,烟台万华每年坚持分红,截至2011年底,仅向普通投资者(不包括大小非)现金分红就达到11.8亿元;如果算上大小非股东,烟台万华向全体股东现金分红高达32.52亿元,是其融资额的7.2倍。
张裕A
根据wind数据统计,山东每股累计分红送转金额在3元以上的上市公司有20家,占统计公司数量的16%。其中,张裕A以8.45元高居榜首。
值得一提的是2008年上市的泰和新材、九阳股份和歌尔声学三家公司,它们仅上市3年就能跻身山东上市公司分红前列,特别是三年平均分红在1元以上实属不易。
兖州煤业
派现28亿元,向来大手笔的兖州煤业再次派出巨额“大红包”。这使得兖州煤业的累积分红次数达到14次,成为山东省内上市公司分红次数最多的公司。在分红总额方面,14年间,兖州煤业累计分红高达143亿元,毫无疑问地成为鲁股之首。
九阳股份
高比例分红第一股。自2008年上市后,年年高比例分红。2008年10转9派8元,当年每股收益2.5元,股利支付率为35.5%;2009年10转5派7元,股利支付率为87.5%;2010年10派5元,股利支付率64.10%。2011年半年报的分红计划更为惊人,为10派7元,而半年报业绩每股0.36元,股利支付率为194%。3年多来,九阳股份现金分红总额已达14.8亿元,与其15.1亿元的总融资额相差无几,堪称“不圈钱”典范。
相关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