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贸区和我们的生活
“自贸区和我们有什么关系?”这句话,白领问,游客问,小企业主也问。
从中央的高调宣布,到上海紧锣密鼓地筹备,通过铺天盖地的新闻和一直通往自贸区的新路牌,“自贸区”概念飞入了寻常百姓家,也在人们的心头挂上了几个问号。
世界瞩目与万人期待的自贸区到底是什么?与我们普通人又有什么关系?我们到底该怎么理解这个新生却不熟悉的事物呢?
未来自贸区的生活畅想
葛翠微在闺蜜圈里热烈的讨论着有关“自贸区”的话题,最集中的莫过于“面子工程”。
葛翠微一直使用英国化妆品牌Boots,Boots拥有超过150年的历史,是英国卖得最好的美容及护肤品。自从几年前无意间接触到,葛翠微就再也没有更换过。不过国内没有专柜,每次翠微都要劳动出国的朋友和在英国留学的表妹代购或邮寄。
“未来应该能够在自贸区买到吧?”翠微知道自贸区并不等于免税港,但根据总体方案,自贸区将深化功能拓展,在严格执行货物进出口税收政策的前提下,允许在特定区域设立保税展示交易平台。可以想见的是,既然自贸区最重要的功能之一是保税商品的展示,那么将有大量进口商品进入中国市场,说不定就有自己大爱的Boots。而且伴随着自贸区的发展,商品的销售成本可能会逐步下降,商品售价也有可能缓慢下降。
吉鲁低声念着《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中的条例:“允许外资企业从事游戏游艺设备的生产和销售,通过文化主管部门内容审查的游戏游艺设备可面向国内市场销售。”
吉鲁在互联网公司任职,对数码和游戏有着天生的敏感:他羡慕“果粉”们可以在上海的苹果零售店外排队,等待全球同步的苹果新一代手机发布。而未来,他可能也会像“果粉”一样去索尼、微软的中国门店排队,求得最新、最炫的游戏机。
“如果有了自贸区,‘尝鲜’新款游戏机就不用比国外慢半拍,眼巴巴等着国内代理商拿货或者朋友从国外带来了。”吉鲁认为,外资游戏机厂商正式进入,对国内游戏玩家的产品保修、服务等用户体验势必更加完善。
上有老下有小的家庭“擎天柱”老马却在想着更有烟火味的事情:好的学区房一房难求,优质医院永远人满为患。
老马有朋友组团到瑞士去医疗旅游,开支可观。自己呢?前几天给略有不适的母亲挂专家号,早起到医院排队,还得再绕上半天事假。现在,他看到此次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的重要任务中有一项“扩大服务业的开放,允许设立外商独资医疗机构”,翻译成通俗语言就是未来在自贸区能享受外资的医疗服务,包括综合医院、专科医院和门诊服务,比如原本要去韩国整容、瑞士抗衰老的人们终于可以足不出国,方便省事了。
显然,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的“蛋糕”里,包裹着充满憧憬的方方面面。前不久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分析,随着自贸区政策明朗,老百姓将能够获得更多与国际接轨的理财产品,更多的海外投资机会,更好的投资理财服务。当然,代价是“复杂程度更高、风险更大”。
拉不住的“自贸区速度”
相比于葛翠微等关心粮食和蔬菜的个人,商人陈伟达嗅到的是机遇。
一直以来,陈伟达是一只“政策顺风耳”,他擅长在各类《措施》《意见》等文件中寻找商机,自贸区当然不能错过。“具体项目并没有想好,总觉得也许传统行业在那里不占优势。”
不过陈伟达特意到自贸区考察了一下,哪怕熟悉一下地盘也是好的。在这里,他深切的感受到“自贸区速度”,首先表现在房价上:外高桥保税区里甲级写字楼汤臣国际贸易大厦目前租金水平为1.8元到2.3元/平方米/天。机场保税区内由于地方有限,所以租金更高,60平方米的物业月租金达到12000元, “比徐家汇、陆家嘴还高”。
可是陈伟达知道,价格远没有涨到头。
目前与上海自贸区直接相关联的是浦东川沙、外高桥和原南汇祝桥、临港新城四个板块。临港地区8月成交的一幅地块楼板价达到每平方米4161元,比今年一二月当地出让的土地价格上涨了30%左右。
据上海中原研究咨询部的监测数据,仅进入9月份之后的11天内,上述四个板块的新房成交量已经超过了8月份,与8月同期相比增幅达到280.5%,并远远超过上海全市同期数据。比如区域内“潼港二村”的一套54平方米两居室,8月底成交价为82万元,目前挂牌价已经达到了90万元,这个房价水平已经超过安亭新镇、松江新城。甚至出现了二手房的惜售现象。
陈伟达觉得这种情形特别熟悉,在此前上海迪士尼获批时也曾出现过。当年,这一重大利好题材曾一度使川沙镇等地楼市的房价短期内猛涨超过四五成,未来的升值空间在数月内即透支完毕。但随着爆炒的结束和房地产调控政策的从紧,一些地区楼市遇冷,部分二手房降价20%仍无人问津,成交量迅速回落。
中国房地产数据研究院执行院长陈晟认为,自贸区的建设将全面促进金融、贸易、航运等领域的快速发展,“这些领域的服务能级都将稳步提升,而相关业务活动最终都将在上海落地,这将形成一批设施完备、功能强大、服务周到的特色园区”。其次,自贸区将有效带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园区之间的服务分工、功能区分将更加清晰,这将推动产业地产沿着产业发展的方向同步前进。
同时,资本市场也开始围绕“自贸区”上演一系列惊险剧情。自贸区概念股从今年7月份就已蠢蠢欲动,8月22日国家正式批准设立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后,上述个股都出现一轮疯狂上涨,根据不完全统计,平均涨幅在30%以上,多数股票有2个涨停,陆家嘴、华茂物流、上港集团等8月22日以来累计涨幅超过100%,外高桥更是接近400%。
业内人士认为,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其意义堪比当年的深圳特区开放。自贸区股票现在处于上涨癫狂期,短期内不宜购买,但从长期来看,是一个值得长期关注的板块,相关上市公司的业绩也将慢慢释放出来。
“进场哲学”里的尴尬
10月14日,由4位温州商人投资的“阿礼尔(上海)网络技术有限公司”拿到了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实行“一口受理”制度后的第一张外资营业牌照。
“没想到这么快!国内其他地方办好一张外资营业执照通常需要1到2个月,我们提交到上海自贸区,4天就办下来了!”公司创始人之一的温州商人陈曙表示,“阿礼尔”公司是由温商以离岸金融的形式在上海自贸区成立外资公司,注册资金300万美元,成立该公司的目的,是为了投资上海的网络公司大家保保险网。
当然还有更隐藏的意思。“由近日保监会发布信息来看,保险业将向外资放开。这给我们带来很多机遇,虽然目前细则尚未出台,但我们不能坐等细则,必须先行动起来,以免丧失先机。”陈曙说。
据了解,自8日正式受理业务以来,企业入驻上海自贸试验区热情高涨。试验区所采取的工商登记“一口受理”模式,以及企业注册资本由“实缴制”变为“认缴制”,为企业设立提供了很大便利。目前试验区每天接待咨询近2000人次,业务办理近600件。大多数是像陈曙一样“先行动起来“的人。
“对于上海自贸区内今天采取的‘负面清单管理’新模式,很多企业、金融机构,甚至决策监管部门,至今为止都还不是很适应,但却出现了内资企业争先恐后‘先拿地进场再说’的局面。”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孙立坚看来,无论个人还是企业,大家已经习惯“正面清单”和“政策红利”的运作模式,所以,这次不少人还是“坚信”只要政府想要做的事情,日后一定会出台更多的优惠扶持政策来促使它成功。
于是,在这样的认识限制下,很有可能,一旦未来利率和汇率以及资本账户完全开放,那些持观望态度、没有准备好的国内企业和金融机构就会陷入到谋求“高收益”的短期盈利的陷阱中,而海外热钱也恰恰会在那时乘虚而入,火上加油,从而导致园区内会先发生“金融脱离实体经济”那种“非理性繁荣”的局面,而不是政府所期待的、通过自贸区建设来形成我国“创新驱动、转型发展”这种可持续的开放模式。
在上海搞自贸区,服务贸易,投资和金融,当然有最明显的优势。自贸区需要靠知识、靠专利、靠金融、靠投资来达到新的增长点。“这里是一个总部经济的概念,相当于大脑中枢。而不是像现在一样,大家进自贸区是抢地的。”
3秒响应 广发信用卡服务再提速
本刊讯 在经历了跑马圈地的大规模发卡时代后,信用卡行业已逐步迈入精细化经营阶段,如何增加客户黏度也成为行业竞争中制胜的关键一点。近期,广发信用卡就通过可即时满足消费者分期、调额申请的SMART-E系统,在精细化服务模式的业务响应速度上再进一级。
据了解,目前对消费者需求的响应速度虽然已成为信用卡行业的重要竞争点,但在消费者较常申办的分期、调额服务中,银行的办理速度却往往需要几个工作日,远未达到“立竿见影”。而广发SMART-E系统就通过对整个流程进行整合,将在线实时受理与需人工批核流程结合起来在一个系统平台上实现,并运用以客户为中心、多渠道整合、统一流程的建设理念,搭建起更为灵活、高效的信用卡服务平台。据了解,在SMART-E系统实现技术突破后,持卡人申办调额、分期业务,调额仅需最短3秒即可收到审批结果,而分期业务的审批结果也仅需3分钟就可发送至用户手机。
在反应速度大幅提升的同时,系统也支持多渠道更简洁的办理流程。目前,消费者可通过网银、手机银行、自助渠道等多种方式申请分期业务,调额业务也在一般银行实行的电话申请外,增加短信、网银等即时办理渠道。
业内人士表示,在信用卡行业更加关注卡片活跃率以及客户黏度的今天,广发银行通过国内最先进的信用卡系统,推出了更贴合客户需求的服务。目前,在整个行业步入精细化经营的年代,银行战略转型已是首要任务。此次SMART-E系统的启用,正是广发信用卡中心面临拐点时刻的重要一步。
相关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