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民生 > 关注 >

刘大成:曾经是个“不务正业”的人

2011-03-06 09:53 《齐鲁周刊》/ 秦振林 /

  他能用鱼皮、竹筒子和马尾做二胡,他能演绎民族、美声和通俗等唱法,他是邻居眼中不务正业的神经病,他是《星光大道》2010年年度冠军,他的名字叫做刘大成。


  2月25日,本刊记者来到济宁安居镇南刘村对他进行采访,听这位农村青年讲述在这片土壤上寻梦的故事。

“地里的活干不了”:唱着歌“突围”


  从安居镇往西三里路的路口右拐,再走100多米就能看到一个村庄。在这个仅有150多户人家的村子里,只有三个姓氏,其中刘姓几乎占了全村99%的人口。这个村子叫做南刘村,也就是《星光大道》2010年年度冠军刘大成的音乐梦想的起点。


  2011年2月24日晚上,刚刚参加完在济宁市区召开的一个记者见面会之后,刘大成连夜赶回了老家。从村口到家门口的百十米路,他走了将近两个小时。


  当天晚上,村子中间的大路被乡亲们围得水泄不通,其中很多人都是从邻近的村子,甚至更远的地方赶来的,他们都要看一下这位《星光大道》的新科冠军。刘大成为这个名不见经传的村子带来了荣耀,也为自己赢来了一份尊重。


  1978年,刘大成出生在南刘村再平常不过的一户人家。父亲刘元才是个地地道道的农民,除了种地之外,他还养过鹌鹑,卖过煤球,这一切都仅仅是为了养活一家老小,而对于更多的事情,他表示自己根本就没想过,也不敢想。


  “不知道怎么回事,大成从小就喜欢唱歌。村里有什么红白喜事,在戏棚子外总能找到他,台上人家唱一句,台下他就学一句。没事儿的时候也常常坐在村里的大喇叭下边,还是一边听一边学。”刘元才说着,看了一下脚底的地板砖。这是2002年刘大成结婚时铺的,4块多钱一块,总共花了不到1000块钱,八九年过去了,依然崭新如初。


  在父亲刘元才的眼里,刘大成一直是个听话的孩子,可就在一件事上这对父子的观点总是统一不起来,那就是唱歌。家人中,只有奶奶支持刘大成唱歌,“他就是块唱歌的料,地里的活他也干不了”。


  上初二时,刘大成辍学了。后来听说济宁市第一职业中学有个声乐班,于是决定报名去学习。但他心里清楚,父亲绝对不会同意的,所以就瞒着父亲在三姑那里借了1500元学费。也就是在这个时候,刘元才终于知道了儿子“不务正业”到了什么程度。


  这时,他与父亲刘元才的分歧更大了。有一次农忙,刘大成因为听歌入了迷而没有到麦场帮着干活,父亲一气之下摔了他的录音机。渐渐地,邻居也开始嘲笑这个年轻人了,他们认为刘大成像个神经病一样。


  “音乐班的缪月玲老师是我学声乐的第一个启蒙老师。她知道我来自农村,能到这里学习挺不容易,对我十分关心。”刘大成说。

  有了老师的鼓励和指导,对唱歌痴迷的刘大成变得更加坚定了。别人练一个小时,他就练两个小时,有一次看到同学那里有本关于三大男高音的声乐书,他就借来全部抄了下来。一年后,当声乐班课程结束时,刘大成已经成为全班进步最快的学生。


  声乐学习班很快结课了,刘大成拿着毕业证求职,结果却是四处碰壁,最后只得去打工,他的追梦之旅第一次陷入了低谷。


  
他成名了,可父亲却开始为他担心


  刘大成给人的印象是内秀外憨。他能用鱼皮、竹筒子和马尾做二胡,能用水管儿做笛子,能用树叶吹出美妙的乐曲,可平时话又不多,不善言谈。


  1996年,职专毕业的刘大成来到曹县棉纺厂打工,在这里,他遇到了自己心仪的姑娘王敏。最初的几个月里,他只是远远地看着她,并不怎么说话。


  当时王敏是棉纺厂的正式工,而刘大成则是临时工,这或许让他多了很多顾虑,即便是半年后因为在文艺上的特长调入该厂宣传科工作。然而爱情的力量是无法抗拒的,后来他就干脆在下班后到了王敏家门前的一片空地上坐着,从月亮在天空的东边到西边。最终,他的憨厚深深打动了王敏。


  棉纺厂倒闭之后,刘大成到了曹县王光烧牛肉厂打工。“厂里有个饭店,我在包间当服务员。客人用完午饭后,我就躲在包间里练歌,从原来的‘天天听’变成了‘天天唱’,这一唱就是三四年。我的嗓子就是在那里练出来的。”刘大成笑着说。


  之后刘大成也参加了一些菏泽市的歌唱比赛,并获得了一些奖项,这极大的鼓舞了他。于是他决定到北京闯一闯,继续追寻自己的音乐梦想。


  2001年,刘大成和王敏来到北京。“当时我们俩租住在地下室里,房租每月260元,条件很差。有几个商家搞促销,我跟着他们唱了几天歌,一天100元。后来就找不到活了,房租也交不起了。”无奈之下,他们又回到了曹县,刘大成回到了烧牛肉厂,在该厂的宾馆里当服务员。因为会唱歌,老板每个月多发给他200块钱。


  结婚后,刘大成感觉到自己身上的担子重了许多,这时他不得不在生计上多下功夫了。可音乐所散发出的魔力依然深深地吸引着他。不久,他买了个随声听,几乎每天都要带在身上,这让音乐离他更近了。


  随后,刘大成又到了济南发展,跟随一些商家搞促销演出,继续着自己的音乐梦想。2010年,一次偶然的机会,一位老乡替他报了名参加《星光大道》。之后他过关斩将,一路杀进了决赛,并最终夺得了冠军。


  在别人看来,走到了这一步就已经很好了,然而刘大成的想法没有这么简单。他希望自己能够在音乐上继续走下去,在艺术上继续深造,并获得专业上的认可。


  即便如此,对于刘大成的未来父亲还是很担心。“没出名之前我倒是不怎么担心他,只是觉得有些不务正业。现在成名了,他倒开始让我担心起来了。唱歌这条道儿越往上越难走,我只希望他能安安稳稳地过日子,就算在外边,能够平平安安地就好。”刘元才的眉头紧锁,担忧的心绪显而易见。


  
从北京回来,他在门口的麦田里为乡亲们开了场个人演唱会


  在鲁西南地区,吕剧和山东梆子是最为常见的剧种,朴素粗犷,很有地方特色,刘大成也是这方面的好手。从小开始,他就在戏棚外边听边学。在他积累的学习资料中,既有声乐方面的书籍,也有山东梆子的磁带、光盘。


  “我们这一带的人,基本上都有在小时候折柳树条当哨子吹的经历,可是像刘大成这样能玩出道道的人还真很少见。”一位刘大成的邻居说道。现在的刘大成浑身都是绝活儿,随手摘片树叶就能吹出婉转动听的调子。


  在南刘村,刘大成有一位二爷爷搞了一个养牛场,里面除了奶牛之外还有猪、羊、狗和鸭子。常到场子里玩的刘大成练就了精湛的口技绝活儿,能模仿很多动物的声音。有一次母亲闷在屋子里生气,他就在门外模仿鸭子的声音,母亲以为是鸭子出圈了,可开门出来的时候看到是刘大成在“捣鬼”,就忍不住笑了。


  土生土长的刘大成深受地方文化的滋养,成名之前,田间地头就是他最宽阔的舞台。从北京回来他办的第一件事就是在门口的麦田里为乡亲们开了场个人演唱会。


  不仅如此,这个鲁西南的年轻人还特别憨厚,有责任感。他也是宝贝回家志愿者协会中的一员。这还要从2008年说起。


  2008年的一天,刘大成和妻子带着女儿到一家商场买东西,可女儿被商场里拥挤的人群挤散了,找了大半天才找到,有惊无险。之后一次看电视的时候,他看到了宝贝回家网站的信息,于是就在网上注册了,成为了志愿者中的一员,负责济宁地区的信息收集工作。


  也是在2008年,一个梁山县的孩子被父母遗弃了,最终流落到了滨州。好在孩子记得父亲的名字,最后通过刘大成的努力,他回到了老家。“虽然是被遗弃的,但我感觉这次孩子回来之后,他的父母一定会意识到很多问题,他们会认真地抚养这个孩子。最起码对孩子本身来说,回到父母身边是很重要的。”刘大成认真地说。


  在南刘村,青壮年一般都出去打工了,村子里只剩下老人和孩子。那么多留守儿童在放学后没有一个安全的地方可以去玩,这让刘大成很不放心。2010年,还在比赛中的刘大成琢磨着要为村里的留守儿童建个活动室。


  “其实有这个想法已经很久了,当时正好赶上当地政府要为农村儿童建立农村书屋,我就申请先在我们这个留守儿童比较集中的地方筹建。”刘大成找到村长协商,最后在村委会的一间会议室里建起了留守儿童之家。


  他买了图书、电视、电脑、电子琴等,让留守儿童在放学后能够有个地方学习、娱乐。刘大成说,以后如果自己不在老家,就让父亲帮忙照看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