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民生 > 关注 >

“被发现”的曹操墓

2010-01-08 10:01 《齐鲁周刊》/ 熊苇杭 /

   2009年12月27日,河南省文物局宣布:在安阳发现曹操古墓。有人兴奋,有人质疑,甚至有人惊呼:别把“曹操墓”弄成了“华南虎”。近年来,各个地方在“文化正宗”、“名人归属”上争个头破血流并不鲜见,背后的动因既一目了然,也颇堪玩味。

 


 

 

说曹操,曹操墓就被盗


    公元218年,曹操留下遗令:“敛以时服,无藏金玉珍宝”,两年后离开人世。此后,他墓葬何处一直成谜。
    2002年,河南省安阳市西高穴村,砖厂工人在取土时意外发现了夯土层,消息被有盗墓经验的人知晓后,立刻断定底下有古墓。随后,这个村子没有安生过。一批批的盗墓贼来到这个地方,趁月黑风高寻找深藏已久的财富。


    2005年除夕,西高穴村村民对夹杂在鞭炮齐鸣中的一声巨响并未在意,直到政府来人,村民们才惊讶地发现挖出夯土的地方被盗墓者炸出一个一米见方的大洞,里面露出了墓穴巨大的青砖。“咱们可以把它们取出来盖座房子。”当时有村民不无玩笑地说。随后,大批的警车时常闪烁着警灯在村子四周转悠,越来越多专家模样的人来到这个乡村,人们在电视上看到安阳市的主要领导成为了这座墓穴挖掘的负责人,村民们才意识到,这个地方,没想象的那么简单。


    2008年12月,河南省省市县三级文物单位组成的考古工作队队员正式入驻西高穴村,发掘刚起步时对墓主人身份一无所知,这处陵墓被笼统地命名为东汉大墓。


    2009年12月27日,河南安阳市市长张笑东在新闻发布会上一脸兴奋:“经科考发现,位于安阳西高穴的东汉大墓被确认为魏武王曹操墓。”


    尘封于地底1700多年的曹操墓真的重见天日了?此消息无疑成为2009年年底最具爆炸性的新闻之一,各路记者手忙脚乱,媒体报道铺天盖地,随之而来的也有各方的质疑。

 

“被发现”的文化虚荣与经济链条


  透过历史烟云,人们对一代枭雄曹操的态度早已有了微妙的变化,用周立波的话来说就是:“他是一只模子。”


  其实鲁迅早就表达了这层意思:“曹操至少是一个英雄。”曹操墓曾有“72冢”之说,说他为了避免死后墓穴被破坏,修建了72处墓冢,它究竟花落何处历来众说纷纭。


  太阳底下无新事,“李白故里,银杏之乡,湖北安陆欢迎您!”2009年8月下旬以来,央视4套播放的这则湖北安陆市形象推介广告立即引起另一“李白故里”四川江油市的激烈反应,四川江油2003年就注册了“李白故乡”的商标,自认正宗,江油市分别向中央电视台与湖北安陆市方面发函,要求立即修改或停播该广告,停止名誉侵权。网络上也是硝烟四起,为究竟谁是正宗的李白故乡争得面红耳赤。


  此外,河南永城与安徽亳州拉扯华佗;江苏盱眙与安徽凤阳为明太祖朱元璋出生地针锋相对……似乎本该属于学术范畴的问题以此种面目示人,引得学界痛心疾首:“斯文殆尽,斯文殆尽!”


    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副院长袁济喜先生专门从事魏晋南北朝文学研究,他认为,类似“发现曹操墓”的事情前几年也出现过。刚刚发现了一些间接的证据就发布“曹操墓在安阳”消息,匆匆忙忙地定论,“并不是很严肃的事”。


  据悉,安阳政府已经进入曹操高陵保护规划编制的程序,并准备申报国家及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还计划建设一座曹操高陵博物馆,最终建成三国文化考古、文物保护基地和旅游景区。据南开大学历史系裴钰教授估算,“曹操墓”每年约给安阳带来4.2亿元的旅游收入。


  
上帝的归上帝,恺撒的归恺撒


  有人说:真实,就是无底洞的那个底,我们能做的只有最大限度地接近它。


  收藏学家马未都说,他看了一下专家学者们判定此墓为曹操墓最直接的证据,就是刻有“魏武王”的石牌与石枕,可惜此两件最有力的铁证并不是考古的正规发掘,而是从盗墓者手中的缴获。征集来的文物为何值得怀疑呢?马未都进一步阐明自己的观点,在近十年政府加大力度打击盗墓的环境下,许多盗墓分子不盗墓了,专营造假,欺骗了许多捡漏者乃至专家,“但愿此两具重要文物不是他们所为”。


  由于没有地面标识,宋代后逐渐湮灭无踪的曹操墓,引发了安徽、河北、河南三地的各自寻找陵墓之旅,我们的英雄曹阿瞒若是地下有知,可能忍不住自现其形,大喝一声:“都消停点,让我睡个安稳觉!”那个时候,曹操墓在哪也就不必争了。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