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长宽:把书念到底
一天,88岁的老父亲捧着我的学位证书,看了又看,喃喃地问我:还要念吗?我说:要。已经在读博士后。父亲那刚刚舒展开来刀刻般的皱纹立刻又蹙成了一道道沟壑。过了好一会,无语的父亲看着我,轻轻地一声叹息:四十多岁的人了,别太累了。随即两行难名的泪水缓缓渗出,仿佛在讲述着一个遥远的故事。
那一年我十五岁,参加了中考,并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第一名。对于一个学习成绩优异的孩子,应该面临着两个选择:一是上中专,迅速毕业,参加工作;另一个就是升入重点高中,考大学。父亲却告诉我:咱家里能供你念中专就已经尽全力了,上了中专你就可以吃国家粮,毕业后可以娶个城里媳妇。
“吃国家粮,娶个城里媳妇。”就是七八十年代乡下人最富有幻想的幸福生活的全部内涵,也是那个年代农村学生的最高理想!就是为了这样一个理想,很多优秀的农村孩子义无反顾地放弃了上大学的机会。但是我渴望到大学里读书,渴望自己能成为村里第一个大学生。
没有哀求,也没有抗争,因为我理解父亲。就在无数的羡慕和惋惜中,我义无反顾地背上了行李。
临行前,父亲攥着我的手叮嘱:你中专毕业后,一定要一边工作一边读书,把书念到底……。“把书念到底”这句话,尽管当时我还没有完全理解它的含义,但是它却连同着我的梦想深深地浇铸进我执著的信念之中。
也正是这句语重心长的话语和父亲那清贫不屈的脊梁支撑了我二十多年来的行动:在清晨,我翻开又合上了一本又一本的书;在夜晚,一支又一支的铅笔在我的手中秃短……几百万字的读书笔记和一本又一本的学历证书,仿佛是在一次又一次地不停地堆砌着“把书念到底”。
岁月虽逝去,信念更炽燃。因为它已经成为一种习惯,成为一种精神,成为一种骄傲,更成为一种生生不息的动力……
把书念到底……
(谨以这段文字献给与我有同样经历或感受的朋友)
2009年4月13日
相关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