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资在蚕食中国“农业主权”?
“如果你控制了石油,你就控制了所有国家;如果你控制了粮食,你就控制了整个人类。”这句据说出自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的名言,被臧云鹏铭记。
作为农业问题专家,臧云鹏长期关注国际资本在中国农业各领域的运作问题。2007年创办《大生》杂志后,他开始了解到中国大豆“沦陷”的现实以及始末。从此,深入关注和探究国际资本对中国农业各领域的渗透,成了他的“主攻方向”。此后几年间,他发现从大豆到棉花、玉米,再到种肥、饲料、养殖、农产品加工等领域,国际资本大肆渗透,甚至已呈控制之势。有一组数据:2010年,中国进口大豆5480万吨,80%来自美国;中国食用油市场,65%以上份额掌握在外资手中;2011年,中国进口棉花336.38万吨;2010年,美国某玉米种的播种面积占中国玉米播种总面积的13%;中国每年生产化肥消耗1000多万吨钾盐,其中600多万吨依赖进口;一粒洋种子,竟然可以卖出金子的价格……
外资已渗透中国农业全产业链
记者:外资对中国农业的渗透和控制,目前到底到了何种程度?
臧云鹏:单纯从商务部公布的实际利用外资分类来看,农业利用外资占我国实际利用外资总额并不高,一般都在1.9%左右,比如我国2012年利用外资总额是1117.2亿美元,而农林牧渔业实际利用外资20.6亿美元,占1.84%。但从农业产业链角度看,还应将用于化肥原料的磷矿、钾矿计算进去,但这一项在商务部外商投资目录中则被列入“采矿业”,农副产品加工业、食品加工业、饮料制造业、烟草制品业、农业机械等则被列为“制造业”中。农产品的批发、零售业又被列为“批发和零售业”。如果将农业全产业链都计算在内的话,外资渗透的程度可能会出乎意料。
外资的狼烟已经渗透进中国农业整个产业链,且在部分领域呈现绑架和控制之势。在种业方面,世界前十大种子公司在中国都有投资,而且国内前7大种业公司多有合资。真正掌控种子市场的这些公司,在研发上都有外资渗透。在种肥方面,化肥企业目前多为中资企业,但钾肥三分之二都需要进口。
在粮食贸易方面,外资还没有完全控制,但已经显露苗头。比如某外资公司在江西以高价争粮来挑战国家储备粮公司,一旦形成较大规模,将导致不可估量的危险。
加工行业控制贸易和种植,目前加工企业基本上也都处于合资状态甚至被外资所控制,中国压榨产业70%以上都由外资控制。目前外资也已开始进入养殖和种植环节。
利润是最根本的目的
记者:这些渗透对于中国自身利益会产生什么危害?
臧云鹏:现在我国粮食总产量实现了连续九年增长的态势,但其中存在结构性问题。我们国家目前所需钾肥、大豆的三分之二和棉花的三分之一都要靠进口。玉米也开始出现这种迹象,中国过去是玉米出口国,现在变成了进口国,每年进口接近200万吨,这种趋势还将逐步扩大。
与其他行业不同,农业的加工业可能会受到种业的控制,种业也有可能受到粮食贸易的控制,连锁性非常强。农产品从种植到养殖有一个生长周期,在这个周期中有很多变数。如果其中一个环节,尤其是种业被外资控制,将影响到整个产业链,危害到我国整体粮食安全。
记者:外资渗透和控制中国农业的目的是什么?除利润以外是否还有更深层次目的?
臧云鹏:利润是最根本的,如果有其他目的也是因为利润。每个国家、每个企业都有自己的利益。包括美国在内的大多数西方国家,实际上是企业控制政治,竞选的时候企业为你出钱,当上总统后自然要为这些人说话。因此,它们的国家行为自然会为企业服务。
开放了市场,并没有换来技术
记者: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两会期间曾在《人民日报》撰文指出,“来自国际种业巨头的竞争压力非常大,它们的整体实力和集中度非常高。”“如果我们的粮食种子受制于人,将很危险。”这种趋势是不是现实存在的?
臧云鹏:是的。李登海先生是研究玉米杂交的世界第一人,跟袁隆平先生一起享有“南袁北李”美誉。他创立的登海种业与美国杜邦先锋种业合资成立了登海先锋种业有限公司,随后为自己原有拳头产品创造了一个强劲对手——“先玉335”。这款产品的研发由先锋种业在辽宁设立的独资公司铁岭先锋种子研究有限公司来进行,因此登海种业没得到任何技术。在管理方面,负责公司运作的总经理由外资公司聘用,也没学习到管理经验;登海先锋的育种工作在登海先锋酒泉分公司进行。在酒泉分公司,外资实现了控股——酒泉分公司由登海先锋和美国杜邦先锋分别占51%和49%的股份组成。因此,这家分公司的外资所占股份实际上达到了74%。作为一家上市公司,登海种业绝大部分利润来自于其合资子公司的合并报表。如果刨去子公司收入,实际上处于严重亏损状态。
几年下来,登海种业只能依靠合资公司利润来支撑它的财务报表,而没有实现当初取得外资公司技术和学习先进管理经验的目标,等于外资公司只是用了登海种业的“壳”,交了租金而已。这不是一个特殊的个案,而是具有一定代表性。实际就是,开放了市场,并没有换来技术。
政研齐下“对抗”外资渗透
记者:外资对于中国农业的渗透和控制如此严重,我们对此可以做些什么?
臧云鹏:首先要完善相关政策和立法,对关系到国家安全或影响人民日常生活,从而涉及公共利益的关键部门采取限制或禁止性措施。此外,我国《种子法》规定,如果外商投资中国种业,必须由中方控股,即达到至少51%的股份。现在外资公司一直要求修改《种子法》,尤其是控股问题。这点一定要坚持住,绝不能轻易修改。
第二,加强自主研发,提高服务水平,增强中资企业自身竞争力。在种子进化史上,科技的提升和亩产量的提高,是提高总产量的根本。美国人布朗曾发表一篇文章《21世纪谁来养活中国人》。对此,袁隆平先生认为,靠科技力量可以养活中国人,即靠提高单位产量。他还指出,国际水稻研究所的超级稻没有完成这个任务,杂交水稻做到了。事实上,袁隆平先生研发的两季稻的实验室水平已达到亩产1000多公斤。近几年,李登海先生领导登海种业积极研发新产品,使登海种业逐渐走出低谷。这完全是靠坚持独立自主研发,而不是依靠外资、获得人家的技术。
第三,政府应加大对民族农业产业的投资和扶持。我们现在的外汇储备是3.3万亿美元,购买美国国债1.2万亿美元。美国人拿着我们的钱回过头来投资,我们为什么不自己来投资?目前民营企业面临着贷款门槛过高问题,政府可通过降低贷款门槛增加贷款发放量,来加大对民营企业的扶持,形成民族产业力量的壮大。这是比限制外资更有前景的作为。
第四,调整国有企业的角色和定位。国家在参与国际竞争时需要一个相关的战略,国有企业应是实现国家战略的企业形式,应以掌控战略资源为目的,而不能完全推向市场,以盈利为目的。应通过对国有企业进行二次改革,让它们回到战略企业的位置上去。
扶持民族农业以维护“农业主权”
记者:很多人并没意识到外资对中国农业控制所产生的危害,您有什么建议?
臧云鹏:应该呼吁建立“农业主权”概念,创造舆论环境,唤起大众的“农业主权”意识。首先要在粮食总产量不断增长前提下,掌握粮源主权,即掌握粮食贸易的主动权。目前我国农业加工企业多以外资为主,他们依靠雄厚的资金,以较高价格和优良服务向农户收购粮食,与中国粮食储备管理总公司形成竞争。粮食安全问题是国家战略问题,目前国家开始扶持和培养种粮大户,建立“家庭农场”概念,这是一个“要塞”一样的存在。“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把它守住了就会守住整个中国农业。因此,下一步我们需要制定政策,在不违背WTO承诺前提下将种粮大户的粮源掌握在手中。二是要掌握种源主权。大豆的沦陷始于2003年底美国农业部发布减产消息,当时美国企业界做了一连串的操纵,中国的压榨业全部沦陷。三是政府要意识到威胁“农业主权”的安全隐患。比如将来在农业上可能会出现某种资源缺陷,需要进口时对方会提出相应政治条件。要对这些安全隐患有一定的预测能力,并做好应对准备。
(文据《国际先驱导报》)
■资讯
贴近客户需求运营WLAN网络
中国移动山东公司WLAN客户突破300万
本刊讯 中国移动山东公司按照集团四网协同战略,以为客户提供高质量的网络,满足客户高数据流量需求为出发点,大力建设WLAN网络,截至2013年3月底,已覆盖校园、居民小区、农村、交通枢纽等5万多处热点区域,WLAN接入点近100万个,客户规模已突破300万户,手机、电脑、ipad等使用终端接近700万部,日流量峰值占集团流量均值30%以上。目前,WLAN在三网流量分流中占比突破80%,2G网流量增长趋于平稳,2G/TD/WLAN流量结构更加合理,时长、流量、收入、用户规模、网络规模等指标均居集团首位。
贴近客户需求建设WLAN高质量网络。根据客户数据流量需求,中国移动山东公司将建设重点放在学校、社区、农村、公共区域四类区域,以“手机家中流畅看视频”为WLAN网络建设标准,确保客户流畅使用,目前手机客户已突破180万。
创新认证方式,简化登录步骤。基于MAC认证的手机和电脑免认证登录方式,1个手机号(手机号为上网账号)可绑定5部手机、电脑、ipad同时使用“自动登录”功能。目前已有480万部终端、80%客户选择使用“自动登录服务”功能,客户开通自动登录后,进入WLAN覆盖区,不需要再次输入账号和密码便可直接上网。
全方位服务,方便客户使用。中国移动山东公司设立10086222客户服务专线,专项受理WLAN业务投诉、咨询和电话业务办理,建立WLAN网厅自助服务专区,提供资费办理、客户端下载和终端设置等服务。支撑短信一键式业务开通方式发送80到10086,提供热点覆盖地图,便于客户随时寻找热点覆盖区域。
持续做好网络优化工作,动态满足客户需求。中国移动山东公司重点加强对弱覆盖、过覆盖、拥塞区域的优化以及频率优化,着力打造精品WLAN网络。
相关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