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新闻 > 热点 >

超级富豪的逃税八卦

2009-08-06 22:11 《齐鲁周刊》/ 许诺 /

  郭台铭逃税了,可以断定他不是第一个爱上“猫和老鼠”逃税游戏的富豪,也决不会是最后一个。拥有豪宅游艇,银行户头几十亿,生活奢华无度,还想来点新鲜的刺激,那就——逃税吧!当逃税成为一种“产业”,富豪们的巧奔妙逃便演绎成一出天花乱坠的娱乐八卦。

 

郭台铭逃税:源自女人的报复


  曾馨莹最近比较烦,小女儿妞妞还在吃奶,虽然不用亲自洗尿布,但总得保持笑脸才好。可是富士康员工自杀案沸反盈天还没结束,老公郭台铭又陷入“逃税门”,鸿海股价连遭重挫,盘中还跌破5日均线,身为老板娘的她怎么笑得出来?


  这一切,全部拜一个叫做臧家宜的女人所赐。


  《壹周刊》前记者臧家宜在博客上大爆惊人内幕,郭台铭遭到民众检举逃税,被美国国税局追讨的税金总金额达39亿美金,以税率40%计算,补税金额为499.2亿新台币。如果美方认定是恶意逃税,将有可能罚3倍款项,总资产800亿新台币的郭台铭面临破产命运。


  其实,郭台铭跟臧家宜是“老交情”了。2006年12月,臧家宜被指借采访和出书涉嫌勒索郭台铭100万美元,判处近两年的有期徒刑,甚至还因此被《壹周刊》开除。直到如今,臧家宜仍坚持自己是被诬陷的:当年她要出一本名为《烈日灼身,不为人知的郭台铭》的书,郭台铭及友人出价3200万元台币主动要求买版权,从头到尾她并没有开口要钱。


  也许这就是“逃税门”的导火索。


  臧家宜爆料说,鸿海美国子公司早在2003年,就曾经遭到美国国税局派遣军队,荷枪实弹搜索查税。而郭台铭亡妻林淑如及其胞弟郭台成在美国的社会安全号码均没有死亡记录,且一直有大量经济活动,在2007年4月还有人用这两人的社会安全号码缴过税——不管林淑如生前多么亲和,也不管她身后是否心安,流言与中伤依旧在所难免。


  根据美国税法规定,如果郭氏家族成员拥有美国国籍,或者具有双重国籍,或者拥有在美国的永远居留权未入籍,其在全球的收入,就均属美国国税局的征税范围。即使没有美国国籍及永久居留权,“若有源自美国的贸易及任何商业活动的收入”,也属于征税范围——郭台铭怎么看都在纳税人之列。


  自1999到2005年间,从鸿海拿到的现金部分高达32亿美元,证券部分则有1.95亿股之巨,这两项相加大约是38亿美元左右。如果郭台铭的逃税行为成立,他将成为台湾地区史上逃税金额最高者。

 

只有小人物才纳税


  美国参议院曾经一次性签发过七十四张传票,大部分是涉嫌逃漏税的富翁,他们发现这伙人将数以亿计的钱洗到加勒比海诸岛国、马恩岛等地以逃避纳税。这其中包括美式足球“纽约喷射机队”老板琼森四世、儿童剧《恐龙战队》制作人萨本、得州阔佬兼美国总统布什选战大金主的威利兄弟、电信业巨擘安德森。


  因为这些资金往来的发生地,名义上都在马恩岛、开曼群岛、英属维尔京群岛等地,在美国没有注册,大富翁们便可以不向美国国税局申报,规避重税。在所有逃税的美国富翁中,利昂娜·赫尔姆斯利无疑是最负盛名的,她逃税的理由也最为与众不同——吝啬。


  《人物》杂志曾经在1988年发表报道称,赫尔姆斯利夫妇极为小气,而且有妄想症,以为人人都要骗他们的钱。利昂娜曾经追讨将儿子遗体从佛罗里达州运送到纽约的费用,还千方百计把儿子的大部分家产据为己有,使得儿媳和4个孙子几乎破产。


  1989年,因逃税120万美元,利昂娜被判入狱4年,罚款710万美元,补充缴税170万美元。证人们在庭上把利昂娜描述成可恨的、奢侈的、满嘴脏话的女人,她的前女管家作证说,利昂娜曾对她讲“我们这样的人是不需要纳税的,只有小人物才纳税”——这是至今为止美国逃税史上最经典的一句话。

 

“避税天堂”的冒险之旅


  逃税,已经发展成为一个规模颇为可观的“产业”,其手法繁多,叹为观止,逃税逃到国外去,已经成为富翁们的共识。


  去年,被《福布斯》杂志列为全球第522大富豪的加州房地产大亨欧雷尼可夫爆出逃漏税丑闻,而与他串通隐藏资产躲避课税的正是前瑞士银行主管勃肯菲德。为了替客户服务,勃肯菲德甚至不惜化身成007谍报员,他曾经利用客户的海外资金购买钻石,然后把这些钻石塞进牙膏软管夹带进入美国,唯独缺少个秀色可餐的邦女郎而已。


  然而逃税天堂并非只有摩纳哥、瑞士等小国。伦敦有23名亿万富翁常年定居,其中绝大多数都是外国超级富豪。吸引他们来此居住的主要原因是英国的税务制度。


  根据英国的税制,富翁们无论在英国以外地区赚了多少钱,都不必向英国政府缴税。1997年布莱尔为首的工党政府上台后,为了吸引更多海外资本,一直不愿修改税制,这让越来越多的海外富翁选择在英国安家置业:


  梅费尔区有英国最高级的酒店、最昂贵的百货公司、最著名的拍卖行以及最豪华的餐厅,这里是沙特亲王阿卜杜拉等阿拉伯富豪的“第二故乡”。南肯辛顿区则是法国人最偏爱的城区,定居者往往是非富即贵的法国名人,像著名演员朱丽叶·比诺什、让·雷诺等人都在这里安了家,甚至有人笑称这里是“第七大法国城市”。


  相比之下,俄罗斯的富商更喜欢居住在伦敦北郊的哈罗、伦敦中心地区的贝尔格拉维亚和南部的切尔西。他们在伦敦的生活方式是很隐秘的,民众一般很难发现其踪迹。


  可是也会有麻烦。


  有一天,流亡伦敦的俄国金融政治寡头别列佐夫斯基,与亿万富豪、英超切尔西球队老板阿布拉莫维奇在街头相遇了,这对因经济问题结下仇怨的同乡狭路相逢分外眼红,他们彼此没有结结实实的熊抱,双方保镖却大打出手,上演一回真实版的《纵横四海》。这出“武戏”被路边商店的闭路电视记录下来,老板因此赚到了数目可观的外快。


 (文据《环球时报》、《世界新闻报》、新华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