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新闻 > 热点 >

欧洲红色最小国的消失

2009-08-06 22:09 《齐鲁周刊》/ 唐繁 /

  作为欧洲第一个以和平方式获取政权的共产党,摩尔多瓦共产党人党曾经在全世界引起震动。不过随着7月31日提前大选正式结果的公布,摩共也终于黯然走下执政的神坛,丧失独立组阁的权力的摩共将与四个反对党共同组阁,欧洲最后的一点“红色”也开始消失了。

 

“这个结果是亲欧洲政党的胜利”


  摩尔多瓦中央选举委员会7月31日傍晚公布的提前大选正式结果显示,5个政党进入新一届议会,其中摩尔多瓦共产党人党获得44.7%的选票,得票率居首,但未获得单独组阁的绝对多数。


  摩尔多瓦是议会共和制国家,总统由大选后产生的新议会选出,且总统候选人必须获得61个议席以上的支持才能当选。在今年4月5日举行的议会换届选举中,摩尔多瓦共产党人党(以下简称摩共)赢得60个议席。但是,由于反对党集体抵制,摩共推出的总统候选人以一票之差无法当选。在6月3日举行的第二次总统选举再次失败后,总统沃罗宁宣布解散议会提前大选。


  显然,这次大选的最终结果十分符合反对党的利益。虽然摩共在新议会中拥有48个席位,但紧随其后的自由民主党、自由党、民主党和我们的摩尔多瓦联盟得票率均超过5%,都将获准进入议会。


  兴奋的自由民主党领导人弗拉德·菲拉特说:“这次选举是真理的胜利!”他明确表示要和其它三个政党——自由党、民主党以及“我们的摩尔多瓦联盟”结成同盟,“我们必须找到一个必要的折中方法,达成妥协和一致,从而使摩尔多瓦最终实现民主统治。”


  而自由党的副领导人多林·吉尔托阿卡的说法显得更加的赤裸裸,他说,摩尔多瓦共产党人应该“加入反对党兵士们的行列,并且决不能干扰摩尔多瓦通向‘欧洲一体化’之路。”


  当然,这一消息让西方媒体更为兴奋。英国《泰晤士报》报道称,欧洲最后一个共产党政府似乎踏上了丧失权力之路。BBC记者汤姆·艾斯勒蒙特则说,“这个结果已经被视为四个亲西方、亲欧洲政党的胜利”。


  
摩尔多瓦的“红色”历程


  作为前苏联地方党组织的后继者,摩尔多瓦共产党人党于2001年2月25日通过议会选举成为原苏东地区第一个执政的共产党,也是第一个以和平、民主的方式夺取政权的政党,这一事件在前苏东地区乃至全世界引起了震动。


  2009年3月5日,摩尔多瓦举行1991年独立以来的第五次议会大选。根据7日公布的结果,自2001年以来就一直执政的摩尔多瓦共产党人党获胜,得到了101议席中的61席。一些参选的反对党派对此十分不满,声称摩共在大选中舞弊,不仅组织支持者举行抗议示威,而且用暴力冲击总统府和议会大楼,造成近百人受伤和大量财产损失。这场被西方媒体炒作成反对共产主义的“革命”和“起义”的骚乱成了摩尔多瓦政局动荡的开端。


  在利益面前一切形式都要靠边站,实践中的摩尔多瓦共产党人党在选举中非常现实的把“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作为竞选口号,提出把摩尔多瓦建成一个国家富足、人民安康的新社会,并且实现社会生活的民主化,经济现代化和与欧洲的一体化。这与其在党章上规定的共产主义的奋斗目标已相去甚远。


  在此次世界金融危机中遭受重创的摩尔多瓦经济,如今平均月工资只有350美元,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更是预测,今年摩尔多瓦的国内生产总值将急剧下降9%。摩尔多瓦人的心情正如政治分析家乌兰德·卢潘Vlad Lupan所认为的那样,“我们可以选择融入欧盟,如果共产党继续执政,我们的一切将照旧,看不到任何变革,只能听那些纸上谈兵的政治声明”。


  由此来看,共产党人如果想要继续执政,那必然要把其执政目标修改得更为符合反对党的意愿,那么,无论是何党派当选总统,都已经无法改变其“红色”政权消失的现状了。

 

东方还是西方?这是一个未知数


  这个夹在乌克兰和罗马尼亚之间的东欧小国,在某些国家眼中显得比较“另类”,因为它是现在欧洲惟一“共产党执政的国家”。


  在摩尔多瓦选举之前,西方媒体就认定,选举最终结果将决定摩尔多瓦是否投入欧盟的怀抱。而面对选举的初步结果,即将卸任的摩尔多瓦总统、共产党领导人沃罗宁仅仅表示,选举是“最重要的成就”,摩尔多瓦“能够举办文明和民主的选举”。


  如此看来,尽管四个反对党赢得了足够的席位,具备了组建政府的资格,他们也有理由为扫清了主要障碍而乐观,但是并不意味着他们能够选出一个接替现任总统的继承人,更不能像一些人所认为的那样可以“投入欧盟的怀抱”,因为俄罗斯首先就不可能会答应。


  俄罗斯承诺为摩尔多瓦提供5亿美元贷款以帮助摩尔多瓦应对全球经济危机,而根据最近中摩之间达成的协议显示,中方贷款是俄罗斯计划提供贷款的2倍,超出美国“千年挑战账户”可提供的最高援助金额3亿美元。中国正在去俄罗斯“后花园”,欧盟在以极大的诱惑力诱导摩尔多瓦人民,而俄罗斯与美国则一直虎视眈眈。一切的结果都在显示:博弈将会持续进行,俄罗斯、欧盟、中国、美国,世界永远在进行四方会谈。


(文据环球网、新华网、《东方早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