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新闻 > 热点 >

我经历的“5·15动车趴窝”事件

2009-06-24 10:11 《齐鲁周刊》/ 解永敏 /

  从两年前开始运营,到今天如同城市公交一样的便利,无数人对风驰电掣般的动车组偏爱有加。然而,似乎是动车组对某些方面的“不适应”,或许是某些方面对动车组的“不适应”,使得动车组两年间“趴窝事件”频出,由此带给人们的诸多麻烦,也就派生出了另一层面的“不适应”。


  5月15日,D6010次动车由青岛至济南在淄博与章丘间“趴窝”两个小时,记者亲历了此次事件。

 

14时55分:“趴窝”开始


  5月15日14时55分左右,一趟由青岛发往济南的D6010次动车组在淄博至章丘路段突然停下,并“趴窝”整整两个小时,据事后了解,胶济线上多趟列车因此受影响晚点或滞留路上。


  按照列车时刻表,D6010次动车组中午12时39分从青岛站发车,本应在下午15时30分到达济南站。本刊记者正好乘此趟动车组由青岛至济南,在车上经历了“两个小时”中“乘客们的诸多记忆”。


  D6010次动车组刚停下没多久,车上便广播称是“临时停车”。对这样的广播,乘客们大多没在意,乘火车旅行许多时候都能遇到此类情况。半小时后,D6010次动车组依然纹丝不动,车内停了电,空调也不再运行。


  “临时停车会这么长时间?”


  “究竟还走不走啊?都说动车快,如果像这样停着不动,再快又有什么用?”


  ……


  一些乘客开始烦躁不安,有的从座位上站起来,有的干脆离开座位在过道上走来走去。这时,动车组上的广播依然称是“临时停车”,究竟为什么“临时停车”,却没作任何解释。列车长第一次来到记者所在的第一车厢,有乘客询问“临时停车咋会这么长时间”?她称因“电路故障所致”。记者询问电路故障会停车多长时间?如果乘客按原计划到济南办事,耽误了怎么办?她劝大家要有点耐心,称像“临时停车一般不会超过一小时”。


  此时,记者注意到除了列车长到第一车厢巡视,还有一名女列车员和一名女保洁员(胸牌显示)在车厢里做着卫生、送水工作。由于无法打开车窗通风,曾有乘客要求开车门下去“喘口气”,列车员摇头称“不可能,因为谁也不敢开门让乘客下车”。


  “动车半路‘趴窝’不是第一次,去年就发生过,有急事坐这样的破车能把你给急死……”一由青岛到济南的北京李姓乘客有些着急地说。

 

“开门通风,不可能!”


  据了解,如今中国铁路上行驶的动车组列车都是采用全封闭设计,发生故障前车厢内温度稳定在22℃左右,空调停止工作后车厢内温度直线上升,许多乘客感觉到了闷热,特别是老年乘客,有的称“受不了,再这样下去可能会休克”。


  15时40分,记者所在的第一车厢16、15号座位上,就分别有一87岁和一80岁的老大爷和老大娘出现头晕呕吐症状。老人们是由子女陪同从青岛到济南,在青岛站发车时,记者注意到两位老人满脸喜色,高兴地望着车内设施,感觉很新鲜。此时,老人们面色苍白,子女们几次找列车员,要求打开车门通风,均遭拒绝。


  由于车厢内闷热程度已无法忍受,不少乘客情绪开始躁动,纷纷寻找乘务人员,继续要求打开车门下车透气。记者注意到,一女保洁员正与几名情绪烦躁的乘客对话,保洁员有话语惹怒了乘客,乘客喊着“这样的态度在动车上服务不称职”的话,非要她给个说法,直到列车长再次巡视到第一车厢劝开才了事。


  据悉,D6010次动车组列车长一直在向上级反映情况,但按照列车未到站不能打开车门的规定,无法满足任何乘客要求。好在,第一节车厢似是倒挂的车头,头上有一门正对车内通道,老人子女经与列车员再三协商,并称这样继续下去就拨打110电话报警,列车员只好将头上的门打开。虽然那门并不直接通到外面,门内还有一小型操作间,但有些空气透了进来,两位高龄老人被子女扶到门口,渐渐好了些。


  记者前排有三名乘客来自济南铁路局下属单位,看上去同样被闷得难受,其中一女乘客一直喊着要吃雪糕,称再这样下去会晕倒。记者注意到,女乘客头上脸上都是汗,她旁边同行者见状,称事情“都不愿意发生,可发生了乘客有什么办法?找谁也解决不了”。


  16时20分,仍有乘客嚷着开门下车透风,记者后面20号座位上一女乘客满脸通红,嚷着闷得肚子疼。车上乘警巡视过来,将双手抱在胸前对乘客说:“求你了,有规定,开门通风万万不可,得为大家的安全负责。”记者接了他的话问:“今天不算太热,如果夏天动车出现这样的故障,有人闷休克了,还说是为大家的安全负责吗?”


  
制度缺失怎么办?


  16时40分,列车长再次巡视到第一车厢,记者问她“临时停车一般不超一小时”,如今已近两小时,怎么解释?她显出无奈的表情,称很快“有内燃机车过来将动车拖到济南”。她还称后面“临时停车”还有两趟,也安排了内燃机车将其拖回。


  此时,一威海女乘客着急地找到她,称从青岛到济南,再由济南回威海,回威海的车票早已买好,现在看来到济南后肯定错过了乘车时间,还耽误了在济南要办的事,应该怎么办?列车长回答:“车到济南站领导们肯定到现场,有什么事可找领导解决。”


  记者问,故障停车两个小时,车内闷得人心慌,为何不多些乘务员巡回给乘客做解释和心理安抚?列车长回答车上只有她和两名乘务员及两名保洁员,顾不过来,并称“动车上乘务人员少是在与国际接轨”。有乘客问:“人员少是与国际接轨,国际上的动车也经常这样‘临时停车’吗?”


  17时05分左右,D6010次动车组启动;17时30分,终于到达此次行程的终点济南站。事后记者从铁路相关部门获悉,电路故障是导致D6010次动车组“趴窝”的原因,其他部分列车晚点则是由于目前济青动车和普通列车仍然行走同一线路所致。


    “上面有规定,中途谁都不能开门通风。”动车两小时“趴窝”期间,记者不止一次听到乘务人员说出这样的话,而对乘客相关的心理安抚,却一句也没有。对于制度谁都理解,可制度是否有缺失?如今,面对突发事件都有应急预案,现代化的动车突然“趴窝”不知是否也有应急预案?毕竟,这关系到六七百名乘客的身家性命!


■相关链接


动车中途“趴窝事件”何其多

 

沈阳至北京D12次动车组故障,致百余乘客滞留


  2007年8月20日,由沈阳北开往北京的D12次列车途中出现故障,在辽宁葫芦岛火车站被迫停滞。数百名乘客换乘随后赶至的K100次列车抵京,比原D12次动车到京时间晚点约7小时。据有关规定,北京站只能退还乘客两次列车票价的差价,并对给乘客带来的损失表示歉意,但站方无权决定给予乘客补偿。


济南至北京“动车”空调故障 数百旅客滞留


  2008年6月26日,因空调出现故障无法制冷,济南至北京D36次列车经停德州站时,数百名闷热难耐的旅客拒绝上车,造成列车延误。据悉,当天山东最高气温34度,车内封闭,透不过气,有位68岁的高血压乘客晕厥。


沪杭D670次动车组因电力故障中途“趴窝”两小时


  2008年7月2日,由杭州开往上海南站的D670次动车组因电力故障中途“趴窝”两小时,由于车窗及车门无法打开,车厢内闷热严重,导致车内两名乘客短时间晕厥。期间,餐车出售的冰水、饮料被抢购一空。


  故障总共持续了两个小时,无数乘客要求列车员打开车门下车透气,列车长数次向上海铁路局反映情况,但按照列车未到站不能打开车门的规定,无法满足乘客要求。


沪宁D406动车组故障,千余乘客暴晒2个半小时


  2008年7月17日上午9点57分,上海开往南京的D406次动车组中途突然停运,车上千余名乘客在南京市栖霞区地界原地“搁浅”2小时36分,由于全部16节封闭车厢空调供应出现中断,烈日暴晒下,车厢如同蒸笼,众多乘客纷纷下车躲避,多名乘客出现中暑症状。铁路部门称,此次列车中断运行系机器故障所致对因列车晚点给旅客造成不便深表歉意。


北京长春D23动车组故障停运,90分钟后乘客转乘


  2008年7月27日,由北京开往长春的D23次动车组行至通州双桥旁时突发故障,停止运行。90分钟后,D23次动车组全体乘客转乘一辆新调的动车出发。据悉,列车原定下午5时20分从北京站出发,但5时35分才开出。停驶半小时后,列车方才回复,称“列车出现机械故障,将另调其他动车前来,全体乘客将转乘另次动车”。


济南至青岛D603次动车淄博王村段“趴窝”两个多小时


  2008年11月6日10点50分左右,由济南发往青岛的D603次动车行至淄博王村附近时突然停下并“趴窝”两个多小时,多趟列车受此影响晚点或滞留路上,有关部门称原因疑是电路故障所致。下午1点10分,动车才重新启动驶往青岛,晚点达两个多小时。